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程中做出杰出贡献获颁“共和国勋章” 敢医敢言钟南山 仁心仁术行天下 2020年08月18日 新华社

钟南山 新华社发

  1972年的一天晚上,广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室接到了要求出诊的电话,值班医生钟南山迅速按址上门诊治。

  当年11月28日,媒体报道了这次紧急出诊。那时,钟南山36岁,刚刚从北京医学院调入广州这家医院担任住院医师两个多月。

  2020年8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84岁的钟南山“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程中做出的杰出贡献。有关这一表彰的报道迅速在中国的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得了数以亿计的点赞和评论。

  “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的公示称,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钟南山“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做出了杰出贡献。

  48年的时光过去,那个在夜间奔行出诊的年轻医生,已成为“中国人民的钟南山”。

  

  逆行 改变中国抗疫进程

  

  2020年1月19日,两张照片在中国的各大互联网平台上广泛流传。一张照片里,钟南山神情疲惫地靠坐在一列高铁餐车的座位上;另一张照片,则显示了两张1月18日从广州前往武汉的高铁车票。

  这两张照片引发中国网民的强烈反响,因为就在不久前,钟南山还向全国发出呼吁,希望普通人如果没有特别迫切的需要,不要前往武汉,但他自己却毅然“逆行”,并且在一天后果断提出了疫情存在“人传人”现象,从而改变了中国的抗疫进程。

  1993年起就跟随钟南山学习、工作的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冉丕鑫说,他对钟南山敢于果断分析疫情并做出关键性的判断并不意外。

  “他(钟南山)最珍贵的品质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疫情期间,老百姓都说,出不出门要听钟院士的。这是人们对他最朴素的赞美和信任。”冉丕鑫说。

  这并不是钟南山第一次“敢医敢言”。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他就在“衣原体是病因”几乎已经成为定论的背景下,以客观事实和临床经验为依据,提出并证实“非典”病因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他还面对极大的外部压力,坦言当时北京的疫情传播没有得到有效防控,对当时疫情防控工作走上正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书本上没有的,只能在实践中摸索。”钟南山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但在告诫公众严格落实防疫要求的同时,钟南山也始终对中国抗击传染病工作充满信心。在“非典”期间,他通过精心制定治疗方案,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最终使广东成为全球“非典”病人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之一;今年一月底,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为焦灼的时候,他大声疾呼“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公众的抗疫信念。

  这种实事求是、“敢医敢言”的品质,在他担任社会职务时也同样得到了充分体现。他先后当选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期间,他曾就大气污染、食品安全、医疗体制改革等提出众多建议。

  

  成长 “从最基本事情干起”

  

  钟南山生于一个典型的医生之家。他的父亲钟世藩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是著名的儿科专家;母亲廖月琴,同样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广东省肿瘤医院创始人之一。

  钟南山曾说,在他的生活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父亲钟世藩,而对别人的同情心都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

  1955年,钟南山考入北京医学院,1960年毕业后从事放射医学教学。1965年,钟南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1年,他从北京调入广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从最基本的事情干起”。

  1979年,钟南山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首批公派留英人员。在出国之前,他的英语还不流利。在英国,他一个月只有6英镑的生活费,剪头发都得自己剪,有时不够钱坐公共汽车,他就跑步去医院。

  尽管不容易,但钟南山坚持了下来。在英国求学期间,他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取得了6项重要成果,完成了7篇学术论文,其中有4项分别在英国医学研究学会、麻醉学会及糖尿病学会上发表。

  1981年11月,钟南山回到中国,一直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工作,并于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酷爱运动和健身。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是他如今依然保持着北京医学院(后变更为北京大学医学部)110米栏(成绩是15秒9)和400米栏(成绩是55秒1)两项纪录。

  现在,在中国互联网上可以找到许多钟南山的“肌肉照”,他的健身、打篮球和跑步照片也广为流传。

  今年7月,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专门邀请钟南山和他的夫人、中国女篮前国家队主力球员李少芬到现场观看了CBA的比赛,并请钟南山对CBA的比赛进行了防疫指导。

  “我非常佩服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其实我们搞医疗也一样,不到最后,不能放弃。”钟南山说。

  

  现状 “我是个看病的大夫”

  

  眼下,钟南山仍然在医院一线工作,这也让“挂钟院士的号”成为很多患者的最大心愿。

  钟南山每周都安排固定时间坐诊“专家门诊”,一般一个下午看10多个患者,都是经过筛选的疑难杂症。他对每个病人的病情都会仔细询问。一些病人说,钟南山总是会把听诊器焐热了,才放在病人身上。这让他们非常感动。

  “医学是对人的治疗,医生是治病人,而不仅仅是治病。”钟南山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钟南山也长期坚守在国际医学研究一线。2009年,国际临床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公布了3篇2008年度最优秀论文,由钟南山领衔的论文《羧甲司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作用(PEACE研究):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得票数最高。

  今年以来,钟南山率领团队发表多篇新冠肺炎论文,并先后数十次以线上、线下方式参加各类国际交流,介绍中国抗疫经验,研讨全球抗疫形势,得到了与会全球医学和科技界人士的高度赞誉。

  在一次国际会议中,他说:“因为我们走过了艰难的路,所以要相互支持,通过交流让其他国家少走弯路。”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