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非遗,你可以这么做 2021年05月28日 堂上作文 何旭晴、郭子健、何龙

蓝靛蜡染 (资料图片)

  

  (本栏目与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


  文题

  

  (2021年广东省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黄与众多村民、居民一起参加由送大暑船非遗保护中心组织的社区“送大暑船”节庆活动,感受到了祈求渔业丰稔、国泰民安的喜庆气氛。

  小张在月亮故乡非遗文创中心创立的“千匠百艺”扶贫车间,运用传统古法蓝靛制作工艺,制作蓝染文创产品,成功脱贫。

  小新在短视频平台上传自己演唱的传统戏曲,有京剧、越剧……得到很多用户的关注和赞赏,不少网友通过她的演唱对中国传统戏曲有了新的认识。

  文物不应只存在于博物馆,非遗也不应只活在过去。

  请你以中学生代表的身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活动的开幕式上发出“传承文化,你我同行”的倡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完成一篇倡议书。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学生习作

  你我携手,让文化“活”起来

  

  □何旭晴 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10)班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我很荣幸,能作为中学生代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活动开幕式上发出“传承文化,你我同行”的倡议。

  提到文化遗产,你我的潜意识可能自然就会想起博物馆,想起那些被陈列在冰冷的玻璃柜中、来自过去某个年代的物品,它们在那里任人们观赏,却安静不说话。人们总说,文物不应只在博物馆中,要让文物活起来、让国宝会说话。但怎么让文物“说话”?或许首先就是要让文物走出博物馆。文物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它们所代表着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一直存在于你我身边,在人间流传。想要传承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非遗就不能只“活在过去”,也要“活在当下”,更要“活在未来”。这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共同行动。

  让文化“活”起来,需要积极参与非遗保护活动。在前段时间,有同学参加了送大暑船非遗保护中心的社区“送大暑船”节庆活动,与他们一同喝彩,一同欢笑,他感受到祈求渔业丰稔,国泰民安的喜气氛围。亲身参与,可以真实触摸;亲身参与,可以真切感悟。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这是我们从小学就开始背的二十四节气表。在寒来暑往、斗转星移间,二十四节气指导着我们的农耕生产,传递着先民们的智慧。或许我们少有农事的经历,但对“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此类谚语总不会陌生。在背诵的过程中,我们能体会到农耕文明的魅力,以及节气对现代人诗意生活的启示。传承非遗文化,需要我们投身其中,感受其魅力,才能更好地让其“活”起来。

  让文化“活”起来,需要创新形式。非遗在民间,有一些还活跃在贫困落后的地区,传承文化与脱贫攻坚创新结合、综合发展,可以在助力脱贫的同时,拓宽非遗职能,激发非遗的生命力。例如,月亮故乡非遗文创中心创立了“千匠百艺”扶贫车间,既给当地贫困百姓提供了经济收益,又能让更多人学会传统古法蓝靛制作的工艺,使蓝染工艺得以传承;又如贵州丹寨的“非遗+文旅”模式,让游客现场体验制作苗族蜡染,感受非遗的魅力。传承非遗文化要从新角度出发,拓宽、丰富其原有的单一文化职能,古为今用,才能让更多百姓民众参与其中,共同传承。

  让文化“活”起来,需要借助新媒体。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仅满足于走进博物馆欣赏文化,更希望借助新技术更深入体验文化、了解文化。借助时下流行的短视频将非遗文化带给大众,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上传自己演唱的一段传统戏曲、一段太极拳展示,大众便能从精短的视频中获得对非遗的新认识。或许各位看过李子柒的视频,由此对田园诗意的生活方式心生向往;或许各位也看过“阿木爷爷”的视频,由此对榫卯技术倍感兴趣。视频中呈现的传统技艺、非遗文化,在古色古香中传递着先人的智慧。借助新媒体,让更多人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介绍非遗文化、传播文化魅力其实并不困难,只需要我们动动小手,就能利用新媒体轻松完成。

  文化传承不能止步于博物馆冰冷的玻璃展柜中,只有将传统融入生活,创新地赋予传承更多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让大众感知到文化的温度,才能真正地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因此我倡议:传承文化,你我同行。参与一次非遗活动,向朋友介绍非遗文化;拍摄一段与非遗等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传承文化的方式众多,那么不妨从本次活动开始,切身参与“活”非遗,共同传播“动”文化。

  祝愿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倡议人:×××

  2021年×月×日

  

  教师点评

  

  这是一道“材料+主题+情境”式的作文题目,我姑且称它为“材料作文的3.0版本”。这类作文题目条件限定多,留给考生的发挥空间不太大,需要考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密度”。

  在满足考场作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何旭晴同学的这篇作文能在众多中规中矩的作文中脱颖而出,我觉得表现在两个“气”:一是文气畅通,二是生气盎然。

  首先是文气畅通,文章以“让文化‘活’起来”作为论述的焦点,紧贴材料的结论性语句,而不是泛泛而谈,因此立意精确而有针对性。同时,根据三位同学的经历提炼观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展开,结构清晰合理,符合倡议书的文体要求。

  其次是生气盎然,题目限定了发言者的角色为“中学生代表”,在内容和表达上就应突出中学生的身份特征,而不是普通群众、行业精英等。例如,背诵二十四节气、李子柒、阿木爷爷等内容,就非常符合中学生的实际生活;“怎么让文物‘说话’”“或许各位看过”等的表述,亲切随和、温暖人心,而不是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表现出中学生时代特有的纯朴自然。

  (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语文老师 郭子健)

  

  非师点评

  

  本题给出了三个参加非遗活动的例子,要求以中学生代表的身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活动的开幕式上发出“传承文化,你我同行”的倡议。这一题目有四个重点:例子、身份、说服力和鼓动性。

  本篇作文领悟了三个例子体验、实用和创新的要点,并在“让非遗活起来”上加以发挥,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但命题要求“以中学生代表的身份发出倡议”,作文中“中学生身份”还体现得不够,倡议书在展览活动的开幕式上宣读,语言最好要有激情,这样才能有鼓动性和号召力,本文在这方面稍有欠缺。

  (《羊城晚报》高级编辑 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