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青少年在“5·20”向党和国家“表白”
江门少年儿童讲述江门籍革命先烈故事
党史课堂深入群众生活每个角落
江门通过合唱比赛等活动掀起党史学习教育高潮
文/图 陈卓栋 彭纪宁 江宣 谭耀广
百年“红”流奔腾五邑,侨乡热土崛起湾区。肩负建设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江海门户重任的江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迈入“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江门从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寻找思想力量,蓄势奋发。
不忘来时路,走好新征程。江门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以争先姿态“学党史、悟思想”。通过学深悟实激发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江门“办实事、开新局”,取得了一季度GDP增速全省第三的“开门红”。1月至5月主要经济数据也持续向好。
矗立于粤港澳大湾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江门昂首阔步,为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奋勇争先。
学党史 比学赶超氛围热烈
记者了解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江门坚持高位部署、系统谋划,形成党史学习教育“1+10+N”工作格局。
今年年初,江门市委出台了《中共江门市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把党史学习教育提升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江门党史学习教育的10项重点工作随即铺开。组织党员干部自学、高质量开展专题学习、组织多形式专题培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开展专题研究、组织专题宣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开展党史进校园系列活动、做好宣传引导……各项重点任务逐步落实、见效。与此同时,各地各单位“自选动作”百花齐放。
按照“1+10+N”工作格局,江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热起来、活起来、实起来、干起来。出版一批党史普及读物、推出一批党史精品课程、打造一批党史教育基地、擦亮一批红色文化名片、组织一批党史宣讲活动……依托本地红色资源,“五个一批”活动在全市掀起比学赶超学党史的热潮。
热潮在红色遗址中迸发。今年3月,江门公布了全市22个党员(党史)教育基地名单。广大党员干部走进这些教育基地,重温建党百年以来江门人民“听党话、跟党走”的历史。在江门市第九中学的中共新会支部旧址,他们感受着江门革命先辈们拥抱马克思主义,在黑暗中为中国寻找曙光的勇气;在江海区顺天里114号中共四邑地委旧址,他们重温老一辈江门党员在白色恐怖下坚持真理、不畏牺牲的斗争故事;在鹤山市宅梧镇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他们聆听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统一战线、浴血抗击日寇的悲壮故事;在升起江门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新会区大鳌镇桃荫别墅,他们重温江门人民获得解放的历史性一刻。
学校是“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正身之处,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江门各学校“请进来、走出去”,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讲党课”。紫茶小学邀请江门革命前辈谢创之子谢军威向师生们讲授其父亲革命斗争的故事,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谢创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农林双朗小学以皮影戏为载体,自编、自导、自演皮影戏《少年英雄王二小》《南楼七壮士》,让红色传统发扬光大;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工程”培训班,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不断提高青年大学生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各学校还举办“五四”青年节“快闪”和“520以我初心·向党表白”活动,向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表白”。
而在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党课”随处可见。在新会区司前镇新建村的“流动课堂”,党员干部和群众齐聚小公园上党课、学党史,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在开平,当地特聘《刑场上的婚礼》主人公周文雍等革命先辈的后人组成“红色后人讲党史”宣讲团,深入社区,通过讲好本土红色故事凝聚精神动力;恩平市街头,4辆公交换上崭新的红色新衣,成为行驶在恩平街头的党史学习“流动课堂”,乘客在乘车途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和熏陶;江海区把党史课堂搬到城央绿廊,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人人学理论”的浓厚宣传氛围;鹤山市古劳镇通过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棋盘游戏中,以此让党史学习教育更生动地进入到广大村民群众中……
高位部署、系统谋划、打通“最后一公里”、把“党课”送到群众身边……江门党史学习教育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此外,江门还注重宣传引导,举办“大湾区 大未来”“江山多娇 盛世如愿”采访采风活动;率先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新闻发布会;经验做法获得中央、省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宣传热度高居全省前列。
悟思想 吸收力量化作动能
学百年党史,领悟真理光辉。江门牢牢抓住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根本,上至领导干部,下至人民群众,从学习中领悟、吸收思想力量,并将其化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奋勇争先的强大动力。
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江门在全省率先举办厅处级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班,并邀请红色后人、党史专家、著名学者等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讲述党史故事,切实让“关键少数”从思想上感悟伟大力量。
其中,在6月11日的江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著名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作者、《深圳特区报》原总编辑陈锡添讲授了“邓小平春天的故事”。陈锡添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真实感人的细节,重温了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珠海视察时的重要讲话,分享了背后的新闻现场和历史故事,展现了伟人的战略魄力、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
鲜活生动的学习会让江门的领导干部对改革开放历史有了更深了解,进一步坚定了改革开放、真抓实干的信心、决心。“四十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江门市委领导谈及学习心得时深有感触,并将思悟所得化为对江门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工作的指导:“要全力以赴在‘十四五’开新局、起好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
而广大党员群众也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吸取“养分”。党史学霸PK赛、“七彩流动课堂”、“百年征程盛世歌”合唱活动、“观影学史”……覆盖百万人次的学习活动,每一场都是思想“洗礼”与“醍醐灌顶”。就在近日,江门市委宣传部等部门推出反映江门市革命先辈英雄事迹的连环画《党史邑事绘》,其中所描述的悲壮故事震撼了党员群众。
其中一期连环画描述了江门革命先烈、中共中央“特科”红队队长龚昌荣烈士的事迹。市民梅瀚心不仅仔细阅读,还在红色故事宣讲比赛中主动传播:“他是1925年入党的老革命,是广州起义的敢死队连长,是百发百中威震敌胆的神枪手……他,就是龚昌荣,一个为党的事业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梅瀚心表示,英雄的伟大,在于他的伟大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我们不仅仅要敬佩,而且要学习,学习他的坚贞不屈、对党忠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第一侨乡,江门还从自身独特的华侨历史中挖掘党史,举办“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侨心向党 同心圆梦——五邑华侨华人与中国共产党”展览等,以此凝聚侨力。
近日,在江门市委宣传部的策划和指导下,江门市博物馆、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以及江门本地民间侨批收藏者通力合作,挖掘侨批中的党史,一个个侨心向党的故事由此广为流传。印尼华侨陈金秀希望回国读书,投入党的怀抱;加拿大华侨梁葆常回国积极参政议政,“用行动来参加到革命队伍里”;英国华侨余礼津盛赞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支持的工人运动,认为“倘再进一步,则我中国未可限量也”……江门市博物馆宣教文创部主任张一知感慨,在整理这些侨批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华侨先辈的那份家国情怀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支持:“他们把自己的爱国、爱党热情灌注于实际行动,回国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投身国家建设,为祖国的发展真正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精神让我非常感动。”
办实事 为民服务践行初心
“以前我们是自己挑山水、打水井来解决用水问题,但水量无法保证,水质还浑浊。现在好了,能够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啦!”最近,开平市赤水镇瓦片坑村村民吴伯看着清澈的自来水,总是难掩喜悦之情。不久之前,这条村终于供上了自来水,彻底告别“用水难”。这是江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的最新成果之一。
从学习中获得动力,将动力投入于实际工作之中。江门在全省率先谋划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江门市四套班子领导牵头负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带头边学习边调研边落实,市四套班子领导深入基层调研200多人次,截至5月底,全市党员干部累计走访群众10万余人次,直接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00余条和问题诉求800余项。
办实事活动抓问题、列清单、促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聚焦“构建宜居城乡环境”“推进平安江门建设”“抓好基本民生保障”“提高教文卫体质量”“完善便民服务体系”五大民生领域,选立了15个专题100项工作事项和市级5批“民生微实事”,包括江门首批微实事、“惠企利民”专项、“抓好党建惠民生”专项、“执法为民”专项、“退役军人事务”专项。
各级各单位贯彻“学史力行”,大兴“办实事”之风。今年是荔枝丰收年,为了防止果农遇到销售难或越卖越便宜的困境,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我为荔农办实事”活动,积极为果农对接电商平台,确保荔枝销量;江门公安交警部门巧用“加减乘除”法,精准发力解决群众办事难题,创新开展电动自行车登记服务,推出网上预约办服务,完善内部监管等措施,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江门市水利局将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列入年度水利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并成立工作专班,以问题为导向,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和技术指导,积极解决推进“梗阻”问题。
根据要求,江门力争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即6月底前完成一批民生事项。目前,一批事项已经初见成效,如新增完成集中供水覆盖138条自然村,受益人口约2.32万人;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品质提升行动,江门启动老旧小区改造55个,新建城市“口袋公园”178个,新增停车位25.2万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整改工作顺利通过复查验收;江门市公安局统筹推进“一站式涉企服务机制”建设,设立“大湾区企业办证绿色通道”等。据统计,截至6月中旬,全市共收集民生实事2541项,已办理1263项,总体完成率49.7%,参与办理的党员群众达20万人次。
“学史力行”也贯彻到基层干部的思想与实践中。近日,江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副主任梅鸣健就前往恩平市东成镇横岗头村担任第一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重温了很多革命先辈的故事,更加坚定了我在本职岗位上守初心、办实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到岗头村后不久,她就积极沟通、争取上级支持,成功为村里的道路安装上太阳能路灯,大大方便了村民群众和孩子们的出行。
开新局 谋篇布局奋勇争先
党史学习教育,是进军“十四五”的动员令,更是开辟新时代新格局的前进号角。江门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1+1+5”工作举措结合起来,奋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江门市委领导指出,党史学习教育让江门全体领导干部体会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江门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之路,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将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推上更高台阶。
开新局需要大手笔。3月上旬,江门举行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活动,全市共128个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总投资728.4亿元。活动中,有95个产业类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投资额336亿元,占第一季度集中动工(投产)项目总投资的46.2%,为今年江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响了头炮。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江门全市新增项目动工(投产)投资额实现大幅增长,与去年第一季度同比增加280.8亿元,与去年第四季度环比增加202.6亿元。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是江门扎实推进“工业项目建设提速年”的务实举措,这些项目的动工(投产),对江门市促投资、稳增长,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新局需要强基础。5月,一场“5+N”产业集群发展大会拉开了江门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在大会上,江门推出由《江门市培育发展“5+N”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及相关政策组成的“1+N”政策“组合拳”,正式启动江门市“5+N”产业集群“链长制”,向广大企业家和全社会发出全力打造“5+N”产业集群、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在新征程的起点上,江门正谋划大发展,大力培育千亿产业,建设千亿强区,打造千亿国资平台,力争“十四五”时期工业投资达5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1.5万亿元,GDP达4500亿元,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量级质级跃升。
开新局需要大智慧。5月20日,江门市首届“520”人才节拉开帷幕。发布人才工作标志、“侨连世界 邑聚英才”口号,命名全国首个“人才岛”,发布江门人才绿卡,举办广东省制造业江门市引才合作交流会及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工作交流活动……江门以实际行动聚天下英才,用最大的诚意爱才、最优的政策聚才、最暖的服务助才、最好的平台用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创业激情,以城市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向人才致敬。
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江门在新时代赢得“开门红”。今年一季度,江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1.4%,增速位居全省第三,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建党百年之际,江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肩负建设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的伟大使命,为推动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做出江门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