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西改扩建是广东目前投资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
文/王丹阳 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加速形成。
作为“交通强省”广东目前投资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汕尾陆丰至深圳龙岗段改扩建(以下简称“深汕西改扩建”)以党建引领,助推高质量建设,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现代化交通发展新格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深汕西改扩建项目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建设的关键之年。围绕建设中心任务,深汕西改扩建充分发挥党建的红色“引擎力”,设置党员责任区,突破改扩建关键核心技术,借助科技+信息化智慧工地手段,推行安全快速工业化智能建造技术,实现 “智造深汕 引领未来”理念,引领全国高速公路改扩建潮流。
强引擎 为群众办实事 路网互联打造湾区新交通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继续走好未来的路。不负重任,不负时代,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深汕西高速公路是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G15)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高速公路于上世纪80年代末按汽车专用公路规划,起于汕尾市陆丰,路线向西途经汕尾市、深汕合作区、惠州市、深圳市,终于深圳市龙岗区,全长约146公里,于1996年底建成通车,现状为双向四车道。此次改扩建采用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计划2024年全线建成通车。涉及参建单位100余家,参建人员13000余人,党员200余人。
如何在道路建设中秉持初心使命,积极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如何在建设中攻坚克难,提升国家公路大通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深汕西改扩建学史力行,着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建设,打造路地共赢、和谐发展的新型路地关系。
既有深汕西高速公路在深汕合作区境内长约24公里,线位穿越滨海黄金地段的鲘门片区、人口密集鹅埠片区,土地资源非常紧缺。深汕高速、厦深铁路、324国道皆汇聚于鲘门片区,交通路网过于密集。特别是既有高速公路对整个深汕合作区形成切割,且偏离合作区中心区,不能有效疏导中心区的交通,不利于合作区作为一座现代化滨海产业新城的发展规划。
为促进深汕合作区未来建设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项目多次与合作区管委会进行沟通讨论改线方案。
同时,在积极推进改线方案中,深汕西扩建党支部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开展调规报告编制、重新用地预审、补划永久基本农田、重新规划选址等多项前期专项重新编制工作。线位调整后不但促进了交通安全,释放了土地资源,而且在合作区的赤石片区、鹅埠片区增设了互通出入口,有利于地区的交通疏解,为深汕合作区打造粤东经济腾飞的“桥头堡”提供向外辐射的运输大动脉,助力“飞地”区域协调发展。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回望百年党史同时,更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
深汕西改扩建沿线途经稔山镇亚婆角滨海景区,这一景区是大湾区各城市自驾游稔平半岛的最近目的地。仅有一条曲折狭窄的乡道引导游客前往,且该乡道三次下穿高速公路,视野效果及行车舒适性极差,一旦遇上小型刮擦事故就会造成大面积拥堵,对当地群众出行与景区经济发展不利。
项目将深汕西高速左侧拼宽扩建侵占的乡道,置换到现状高速右幅,优化后的乡道Y871路基宽度由6米扩展到12米。为确保扩建过程中乡道保持现有通行能力,深汕西扩建党支部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技术攻坚,将扩建施工对当地交通的影响降至最低,并将乡道改为一次下穿高速公路,让沿线群众行车更安全和舒畅。
此外,为兼顾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深汕西改扩建将逾100公里施工便道融入沿线农村公路体系,将施工便道升级改造为乡村旅游公路和自行车道、步道等,拓展公路旅游功能,造福沿线群众。
筑堡垒
深化“党员责任区” 当好高质量发展先行官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才能有战斗力。
自2020年以来,深汕西改扩建项目紧紧围绕项目建设的中心任务,在建设的重点、难点工区设置党员责任区,让党旗在工地一线高高飘扬,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及辐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改扩建难关逐个被攻破。同时,项目开发一体化平台上的云支部创建了“党员责任区”板块,使党建工作真正融入项目建设管理。全体建设者通过手机就可查看全线各责任区的数量及占比,点击单个责任区可以实时跟进相关进度及安全、质量情况。打开网页或一体化APP,即可查找到中国共产党历史知识、党建理论知识等,各参建单位也可在板块内上传党课资料,共同分享党史学习开展经验,还能学习先进责任区的经验。
在深汕西改扩建TJ1标逾1万平方米的大型钢筋加工配送中心,车间内的操作工人凭借几台电脑,即可完成施工所需的钢筋构件加工,钢筋切割加工精度误差可控制在毫米级,产能提升近6倍。
这是深汕西改扩建党员责任区发挥党建红色“引擎力”的成果之一。在引入全套钢筋加工智能机器人,实现钢筋生产加工全产业链闭合式自动化流水作业生产线后,钢筋加工产能和钢筋构件质量的大幅提升。
多项智能智造也在党员责任区机制下创造着速度与激情。比传统生产工艺产能提升5倍的广东首个小型预制构件自动化生产线在深汕西改扩建投产;广东首个新泽西护栏自动化生产基地的新泽西护栏预制工期比传统工艺可缩短将近一年,护栏也更加坚固;在深汕西改扩建淡水1号大桥路段上,工人有序拼装8米高的预制装配挡墙,短短150米的路段即可节约1800平方米的土地资源,相当于空出了4个标准篮球场的面积,高达8米的挡墙更是目前国内装配式挡墙工艺中的最高尺寸。
着眼工作实效,项目下一步仍将持续深化“党建责任区”机制,不断释放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打造“智慧新扩建”品牌,让深汕西改扩建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练兵场”,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添砖加瓦。
话初心:
共建聚合力量 打好深圳水源保护攻坚战
作为深圳三大蓄水库之一的松子坑水库是东部水源工程重要的调蓄水库之一,主要承担深圳坪山和龙岗部分片区以及深圳全市供水网络体系中的备用应急供水任务。
深汕西改扩建有2.7公里路段穿越松子坑水库,其中约1.1公里位于二级水源保护范围内,跨水库水域范围主要为松子坑大桥。如何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中保护水库水源,成为深汕西改扩建规划松子坑大桥建造方案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本着建设环保公路的绿色理念,深汕西扩建党支部依托党建三方共建机制,与深圳东江水源工程管理局、施工单位通力合作,多次到大桥施工现场考察并召开专项会议,力求最大程度降低造桥施工对松子坑水库的影响。
三方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学习研讨会,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了解东江水源和深汕西高速的发展史结合起来,通过参观松子坑水库的企业文化室和深汕西改扩建项目特有的展览馆,互相了解,提升对水源保护和城市建设发展的认知。
最终,选择采用右侧拼接扩建大桥的总体扩建方案,减少桥体占地,避免对水源的直接影响。同时,改造方案多措并举,增强对松子坑水库的保护能力,采取保护措施避免事故发生时污染水源的可能性,共同守护东江水源安全。并把松子坑水库的栈桥、平台搭设、钢围堰施工、桩基础施工、下构施工列入百日攻坚活动中。
如今,这种互促互补、充分挖掘和拓展党建资源要素的经验模式,正在深汕西改扩建全线“多点开花”。深汕西改扩建通过探索支部结对共建新模式,实现党建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