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顺德 党建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 “改革先锋”顺德再出发,拟打造全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标杆 2021年06月30日 欧阳志强

顺德“强中心”战略引领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建设 陈志广 摄

格兰仕智能化生产车间

顺德“城市客厅”景观 梁凯 摄

  

  文/欧阳志强

  

  “中国家电之都” “中国家具商贸之都”“中国塑料建材产业之都”“中国涂料之乡”……作为制造业大区,佛山顺德拥有28个国家级品牌称号,已连续九年位列全国高质量发展和综合实力百强区(地级城市)之首。从区位等角度来看,非省会、非临海的顺德放眼全国并不起眼,但谁都没想到众多开创性的改革会在这个地方发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

  如今,顺德正在进行一场有关土地与产业的改革,其通过1000多个日夜,开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多种创新模式,其“工改工”思路对顺德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因此成为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央媒争相报道的常客,并担负着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顺德样板、顺德经验,贡献顺德力量。

  今年正值建党100周年,不忘初心追寻红色革命印记、成千上万的村改党员干部奋战一线、“改革精神”始终立足为人民谋取幸福……顺德实践正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顺德人用双手书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史诗,展现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顺德精神。

  

  顺德的“自我革命”

  要让低端低效破旧的村级工业园退出历史舞台

  

  伴随着轰轰隆隆的挖掘机鸣声,一个个村级工业园被拆除,逐步退出了顺德的历史舞台。众所周知,围绕土地而进行的改革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但顺德人依旧勇往直前,因为他们知道,通过村改腾出来的数十万亩工业用地,它可以承载顺德在新时代的新梦想,可以让顺德在大湾区群雄逐鹿中有足够的底气,也能为顺德高质量发展提供广阔的土地空间。对于“改革先锋”顺德而言,他们的“不变”就是变,因为这样的“自我革命”太熟悉了。

  要知道,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顺德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改革开放春风一来,顺德大批农民率先“冒着风险”洗脚上田办工厂,乡镇、村办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为日后顺德制造业扬名海内外立下了汗马功劳,也让顺德成为当时被人津津乐道的“广东四小虎” 之一。

  村级工业园曾经助力顺德实现了从农业弱县到工业强区的跨越发展。然而,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造就了高强度的土地开发,让顺德806平方公里大地上挤满了低端破旧的村级工业园。

  据统计,当时的顺德全区共有382个村级工业园,占地13.5万亩,拥有1.9万家企业,占用全区已投产工业用地面积的70%,却只贡献27%的产值和4.3%的税收。高消耗、低产出、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落后,已不符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成为制约顺德经济转型升级的障碍,产业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制约。村级工业园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有段时间,不少本土优质企业因土地空间无法满足增资扩产的需求,选择离开顺德,而优质项目想要进来顺德,也因此望而却步。这让顺德一度陷入困局。

  一切转变从2018年说起,彼时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1月份召开的顺德党代会将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确定为区党委政府“头号工程”、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要举全区之力攻坚克难,4月份顺德召开村改千人动员大会正式启动吹响村改冲锋号角,十大镇街主官表态发言立下“军令状”。当年10月份,顺德又一次被广东省赋予改革的历史使命,扛起改革大旗,获批率先建设广东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希望“顺德样板”“顺德示范”能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批复要求,顺德围绕高质量发展,聚焦村级工业园改造,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上,要勇于突破,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机制创新。

  当时在佛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时任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看来:“这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但我和我们顺德的干部队伍坚定不移,作为一场没有退路的战斗,作为一场必须打又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因为它就是顺德的未来。假如顺德的村级工业园改造成功,可以再造两到三个产业顺德。所以顺德并不是没空间,空间的潜力无限。”

  

  顺德的“筑巢引凤”

  焕发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一子落,满盘活。面对村改推进中的重重阻碍和困难,历经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成千上万的顺德村改铁军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敢教日月换新天”,他们把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英雄气概,在这场攻坚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村级工业园,并探索出了宝贵的顺德经验、村改精神。

  记者了解到,三年多来,顺德主动创新35项政策做法,累计出台96份配套文件,探索出政府挂账收储、直接征收开发等9种改造模式,初步形成了“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促进工业用地集约高效利用的长效机制。

  每一次制度创新都能给顺德带来新的动力,甚至达到几何式的增长。在政策的支持下,历经3年多的村改,截至今年6月,顺德累计完成改造整理低效土地超11万亩,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也让顺德成为众多优质项目进入大湾区的重要入口。

  顺德坚持“工改工”为主不动摇,确保70%以上的村改项目用于工业,改造为现代化主题产业园,拟将382个村级工业园整合为20个产业集聚区和30个现代产业园。先后引进了机器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一大批企业,包括世界级开源芯片基地、大族机器人全球总部、海天华南总部产业基地、广州弘亚数控华南智能家具装备数字化生产销售总部等,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巨大空间。

  据统计,目前,顺德近200家机器人生产及配套企业形成了投资过千亿元的机器人产业集群,产量占全国机器人的5%。顺德已有3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机器人换人”,累计应用逾5000台机器人。

  村级工业园改造腾出的产业空间,让顺德本土优质企业纷纷增资扩产,他们把目光都投向数字智能化转型。其中,美的机电项目落地在顺德首个超500亩连片改造项目杏坛光华德彦工业区,以推动美的集团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升级,打造全国工业4.0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争取建设世界级灯塔工厂;而顺德另外一家本土企业联塑集团数字化智能工厂则选择在龙江大坝工业园启动建设,以期构建顺德高端装备产业基地。

  另外,顺德外迁企业踊跃回流。值得一提的是,顺德龙江还专门实施企业“回家工程”,出台政策措施为外迁企业“回家”创造条件,目前已有多家企业确定回流龙江增资扩产。

  据龙江镇镇长孙春刚介绍,在很多人看来,村改很难,历史问题和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是不可能的;改革难度比当年顺德产权制度改革更高,没人敢碰。

  但在村改铁军大胆闯、大胆试,迎难而上解决问题后,孙春刚惊奇发现,大家对村改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破冰攻坚”到“一马当先”,从“群众拒绝开门”到“出门笑脸相迎”。

  村改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高质量发展,一头挑着乡村振兴。数据显示, 2020年顺德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83.5亿元,集体经济收入43.9亿元,相比村改前分别增长了63.4%、31%,为城乡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创造了提升城乡品质的历史机遇。

  对此,《广东省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复制推广顺德村改经验,用好改革创新“关键一招”。其中,区内平衡调整土规、单一主体归宗改造视同政府收储、工业厂房按基本单元分割、预支存量建设用地奖励指标等核心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

  

  顺德的“改革精神”

  “识做、坚嘢、搞掂”重燃当年改革激情

  

  现如今,顺德是全国最大的空调器、电冰箱、热水器、消毒碗柜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电饭煲、微波炉供应基地,涌现出家用电器、机械装备两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崛起了美的、碧桂园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而顺德能有今天的成绩,都是靠着顺德人敢为人先,刀刃内向的改革走过来的,也就不难理解顺德为什么能够成功地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顺德人口中常说的“村改精神”,它其实是顺德各种改革精神的再深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敢饮“头啖汤”的顺德人创造诸多的“全国第一”。当时,全国最佳农民企业家区鉴泉在顺德北滘创办北滘裕华风扇厂,成为我国社队企业的第一家亿元企业,1984年,裕华试制出全国首台鸿运扇。

  顺德家电因此进入了黄金时期,在20世纪,全国首条机器人自动装配吊扇的生产线、全国第一个组合式电饭煲、国内第一个直筒式自动保温电饭锅、康宝电器厂生产的全球第一高温消毒柜、全国第一台分体式空调器、万和发明的中国第一台超薄型水控式全自动燃气热水器等纷纷在顺德诞生。

  1993年,美的集团成立并成功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1998年,格兰仕微波炉更是以450万台的年产销规模,成就中国家电行业第一个“世界冠军”。与家电同步起来的还有顺德的家具、涂料、五金、装备制造业等产业。

  在外人看来“顺德第一”的背后,当然有着顺德敢为人先的精神,但每一次改革都并非易事。时间回到1978年8月8日,顺德建成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容奇镇制衣厂,在当时这是非常“冒险”的行为。后来也证明,“胆大”的顺德人是对的, “三来一补”被定义为与当时农业领域的安徽小岗村“承包到户”一样,都是解放生产力的伟大创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前奏。

  1987年,顺德便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县向工业县的跨越发展。顺德改革并未停止,上世纪90年代中期,顺德又在全国率先启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期实现二次创业,成为中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先行者。同时,顺德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在自发性轰轰烈烈地开展着,2002年中编办在顺德调研行政体制改革情况后,决定将顺德列为全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

  改革开放初期,顺德有位领导人用本地话形容顺德人:识做、坚嘢、搞掂。它的意思就是:会干、懂得如何干(识做);品质过硬(坚嘢);善干、干得好(搞掂)。

  如今,“识做、坚嘢、搞掂”的顺德人在8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2020年创造地区生产总值3593.62亿元,打造了全球家电产品的最大生产基地。顺德连续十二次入围“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村改总攻取得决定性成果,新增上市企业数量为历年之最。

  

  顺德的“红色名片”

    勿忘初心追寻顺德革命印记

  

  为了啃下村改“硬骨头”,顺德先后派出多批青年党员干部下镇街、下村居社区,支援村改攻坚,让青年干部在实践中去发扬顺德“改革精神”,深化提炼出新时代的“村改精神”,真真切切坚守初心,为群众办实事。

  回到95年前,顺德县北滘乡农民协会成立时收到的一份特殊贺礼。那是顺德鸡洲乡农民协会赠送的一面特殊“旗帜”,现存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斑驳的红布上写着四个大字:农为党本。这面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顺德人勿忘初心、牢记使命。

  “顺德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在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看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大潮中,中国共产党领导顺德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改革开放后,党带领顺德人民坚持“工业立县”、率先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推动顺德从一个农业大县跃居全国县域发展前列。

  今年4月20日,顺德区公布了第一批顺德区党史学习教育参观点名单,共有15个点,包括顺德县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中共顺德县支部展示馆、西山岗顺德革命烈士纪念碑、顺德工业发展馆等。这15张“红色名片”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辉煌历程的顺德实践,弘扬共产党人及爱国志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各个历史时期锻造形成的伟大精神。

  同时,顺德精心推出12条“大巴党校”红色精品线路,进一步整合红色教育资源,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12条线路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涵盖10个镇(街道)的革命遗址、历史文物、工业制造、知名企业等50个考察学习点。

  另外,6月21日,顺德区启动“清洁村庄·献礼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顺德各村居将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和志愿者,在“七一”前全面开展一次以行政村居为单位的村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 同时,顺德区创作的曲艺作品《村改迎春风》入选中国曲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曲艺作品”,将组织表演团队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展演展示活动。

  目前,顺德共建立613支党群先锋队,共有队员约3.6万人,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他们活跃在基层一线,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在紧急关头凝聚成了疫情防控的红色力量。

  

  顺德的“未来规划”

  确定“五个标杆”战略定位聚焦数字经济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顺德将继续乘风破浪勇立潮头,以期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示范经验。

  近日,《佛山市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印发实施,作为指导顺德未来5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顺德提出,“十四五”期间,将以打造全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标杆、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县域标杆、岭南水乡风情的美丽中国标杆、中小城市全域国际化标杆、社会治理现代化县域标杆为战略目标,全面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

  该《纲要》提到,到2025年,顺德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0亿元。推出38项重大建设项目涉及新基建、重大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综合交通运输等九大领域,投资总额约816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顺德把数字经济提到重要的战略地位,“十四五”期间,顺德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达到50%,包括大力布局建设“5G+工业互联网”,在数字经济产业基础较为坚实的镇(街道)率先建设高标准数字经济集聚区等。

  从重大项目来看,仅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基建总投资就达到了235亿元,包括建设7795个5G基站,以及五沙(宽原)大数据中心、中航云国际数据传输枢纽等数据中心项目等。

  “十四五”期间,顺德拟以打造“2+4+4”产业集群为重点,其中, 重大产业集群领域重大项目10个,总投资约1940亿元;两大优势主导产业:智能家电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战略性产业:智能机器人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

  同时,顺德拟打造全球制造业创新高地,争取国家、省、市重大科技平台落户顺德,提高原始创新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能力;加快顺德(龙江)数字装备园、联塑新材料产业园等百亿元级项目建设;推动一批企业规模迈向十亿元、百亿元、千亿元;实施企业上市“金凤凰”计划,奋力推动上市企业数量翻一番; 实施“919人才工程”,包括投入不低于10亿元人才补贴,提供10000套人才房,引进培育高层次产业人才10000名等。

  “十四五”期间,顺德将以“强中心”引领品质城市、魅力小城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3000亿元投资提升城乡品质,打造“三环六轨联十镇、四铁十高通广深”的内联外通格局,加快走出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的顺德之路。另外,民生保障领域重大项目9项,总投资近427亿元。全面推动顺德六大教育行动;优化15分钟医疗圈建设;建设大湾区文化凤城,重点做强顺德特色的美食、功夫、岭南水乡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