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需求 直击“急难愁盼” 东莞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2021年06月30日 余宝珠

今年投入使用的人民医院立体停车场

截至2021年5月,全市已建成养老机构50家,共有各类养老床位11953张

东莞长安行政服务中心

今年2月,新建成的博涌小学投入使用,为虎门增加公办学位1350个

东莞市中心广场

  

  文/余宝珠 图/王俊伟

  

  今年5月,东莞市黄江镇袁岗路上4000多平方米的建筑完成清拆,多年悬而未决的征拆问题得以解决,困扰周边居民出行的“断头路”这次终于要打通了。出行不用再绕路,周边环境也将得以改善提升,周边居民纷纷为这项民生实事点赞。黄江镇聚力城市路网交通建设,鸡啼岗、袁岗路两条存在多年的“断头路”有望先后贯通,不仅解决老百姓出行“痛点”,更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打通“断头路”,解决群众生活困扰,这是黄江镇开展“学党史、办实事”行动的一个生动实践,也是东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小缩影。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莞各级各部门坚持知行合一,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贯穿始终,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东莞重点聚焦民生需求,直击“急难愁盼”,攻坚克难,找方法寻出路,有效解决了一些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难题,让广大市民群众共享实践工作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察民情,聚焦“五位”民生需求

  

  聚民生察民情,东莞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事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出以来,东莞直面市民群众“急难愁盼”,聚焦解决学位、医疗床位、停车位、养老床位、就业岗位“五位”难题,制定政策抓落实,以实际行动解决群众民生需求。

  针对广大群众关注的公办学位问题,东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着力推动教育扩容提质,提供更多优质公办学位。据介绍,今年东莞计划新改扩建45所公办中小学,目前进展顺利,预计8月底前将完工35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约3.59万个,12月底前再完工10所,新增学位约1.09万个。这其中,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改扩建项目现已完工,可新增学位3600个;万江第一小学改扩建项目已完工,计划2021年9月投入使用,将新增学位900个。“有了更多优质学位,我们的孩子也可以在东莞上公办学校了。”在东莞务工多年的黄女士,正在准备材料,计划把户籍迁到东莞,教育品质的不断提升,让她对这个城市更有信心了。

  对于群众聚焦的看病和医疗床位问题,位于中心城区的东城街道主动作为,协调统筹东城医院周边大楼,用于扩建院区,预期增加6203㎡的业务用房、140张床位,改善群众就医环境,解决群众住院难问题。作为东莞业务最繁忙的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3000多个床位几乎天天爆满,一床难求成了常态。对此,该医院创新推出的精细化管理举措,经过统一调配,弹性管理,将病床使用率达到最大化。据介绍,东莞市人民医院发挥指挥棒作用,促使医生主动控制医疗和检查的费用,想方设法提高治疗技术,将患者尽快治愈出院。现在,该院平均住院日从9.91天降到8.45天,减少14.73%的住院时间,既提高了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又降低了医疗费用,获患者及家属频频点赞。

  交通出行与市民群众息息相关,停车难一直是困扰东莞市民的烦心事。在停车位问题上,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多渠道加强停车位供给,已成功推动市人民医院立体停车场等一批停车场投入使用,缓解部分公共场所的停车难题。今年1至5月,东莞完成配建及路外公共停车位27316个。按照计划,东莞全年将推动建设不少于6万个停车位。该局统筹推进智慧停车云平台建设,打造城市停车“一张网”,发挥数据资源整合功能,实现智慧停车,让群众享受掌上智慧停车云平台带来的便利。

  在群众聚焦的养老问题上,东莞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上门照料工作,为独居老人解决实际问题。来自东莞市民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全市已建成养老机构50家,共有各类养老床位11953张。目前,全市打造142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依托社区资源建设了47个长者饭堂和556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

  就业方面,东莞人社部门多举并进,推出系列促就业“组合拳”,今年1-5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7116人,帮扶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6717人。今年以来,东莞人社部门积极举办“就业服务日”“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会,落实就业服务24小时不“打烊”。与此同时,实施“春风令”用工服务行动,面向企业送招聘、送技工和送培训,满足了企业15.44万人的补员、增员刚性需求。

  

  解民需,打造“智慧+”政务平台

  

  听民意解民需,东莞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办实事,倾力打造“智慧+”政务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以来,东莞全市各镇街(园区)、各单位依托网上办事平台,创新举措,在简化群众办事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上狠下功夫,推动政务服务信息化、高效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寮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民看完病结算时,只需拿出手机在“粤省事”小程序上点开医保电子凭证,就可以轻松完成付款,并自动实现了医保结算。这整个过程不到30秒,参保群众只需展“码”即可结算,大大提高和优化东莞参保群众就医的便捷度和体验感。这是东莞医保信息化的真实写照,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得以实现。据介绍,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顺应“互联网+人社”趋势,大力推进电子社保卡签发工作,目前全市电子社保卡签发量达917万,排名全国前列。目前,东莞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实现电子社保卡扫码支付、全流程应用覆盖率100%,电子社保卡(含电子医保凭证)累计扫码支付突破87万笔,交易金额突破13000万元。此外,东莞市医保局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松山湖中心医院、东华医院、友华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医保服务试点,满足群众对互联网诊疗服务的需求,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纳入医保基金的支付范围,诊疗费和药费医保的负担部分,可以实现在线直接结算。

  在开办企业电子化上,东莞一直是全省全程电子化改革的探路者。疫情发生后,香港居民来往内地非常不便,东莞市市场监管局便出台《东莞市港资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实施方案》,细化流程,让港人港企足不出户也可在内地办理营业执照,进一步激发港资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据介绍,东莞市市场监管局近年来已陆续完成内资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全程电子化登记,并在全省以东莞为蓝本进行复制推广。现在,该局以“六个率先”在电子签名、电子档案、智能服务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截至目前,有近20万家企业受益于全程网上办流程,享受“互联网+政务”带来的种种便利。

  此外,东莞各镇街推出个性化智慧政务服务,让群众办事更舒心。塘厦镇、凤岗镇积极探索“跨区域通办”,其中,凤岗可实现259项政务服务事项“深莞通办”;而塘厦镇则对接深圳龙华,在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等145项政务服务事项上实现“跨城通办”。樟木头镇推出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帮代办、上门办、指尖办、周末办、就近办等“我为群众办实事”六项便民服务,让群众办事免受“排长队”苦恼。洪梅镇依托洪梅市民中心打造“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推动实现1400多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东莞还通过增设“绿色通道”、优化业务功能等举措,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特殊群体的困难事、烦心事。东莞市民政局把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事项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通过使用“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逐步解决残疾人申请补贴面临的“多次跑”“折返跑”等难点堵点问题。在国家和省尚未出台门诊费用异地直接结算方案的情况下,东莞市医保局积极主动与深圳医保部门对接,率先探索实施深圳参保人在莞门诊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和技术方案,及时为近4万名深圳参保在莞工作的华为员工解决了门诊就医结算问题,为企业在莞发展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医疗保障。

  

  纾民困,基层治理有效改善

  

  纾民困解民忧,东莞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实事,提前化解矛盾纠纷,共建和谐稳定。

  道路通畅是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是对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检验。近段时间以来,黄江镇痛下决心,针对辖区“断头路”痛点带来群众生活的困扰,全力出击解决停滞多年的征拆问题,推动包括袁岗路等多条“断头路”的贯通。打通了“断头路”,实际就是打通了“民意路”,这一民生事项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认可。今年,除了存在十多年环城路鸡啼岗“断头路”将在年内通车外,黄江还将全力打通生态路和深圳公明之间的“断头路”。该“断头路”打通后,黄江第二条连接深圳的主干大道将贯通,毗邻深圳的区位优势将实实在在转化为交通优势,持续为黄江发展赋能。

  “从叫号到拿证件,整个流程只花了20多分钟”,近期在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办理户政业务的王女士对公安业务办理效率称赞不已。这得益于东莞市公安局在全省范围内首推的公安“一窗式”模式,让市民业务办理可实现一次性快速办结。据介绍,东莞市公安局将分散在各部门受理的187项涉民生类业务进驻市民服务中心,按照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窗口集中同一场所办事服务,推动全市33个镇街(园区)公安“一窗办”,实现“就近办、一次办”。自新模式推行以来,群众窗口办事时长(含等待时长)较改革前缩短33.7%,居住证制发时间从10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户政非即来即办时间从11个工作日缩短为8个工作日,业务办理效率大幅提升。

  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东莞市检察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通过“互联网”智慧手段,解决异地和解“出行难”。据介绍,东莞市检察院通过“东莞检察”微信公众号和12309检察网,构建云检察平台,在线为辩护律师提供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询服务。前不久,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采用远程视频技术,联合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为身在东莞和北京的双方当事人进行询问与和解工作,实现异地“云和解”。此举是东莞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利用远程视频技术协助办案的大胆尝试,为群众提供异地和解便利,避免群众舟车劳顿、耗时费力,体现检察人性化办案,消除了案件当事人身处各地、交通不便等不利影响,切实化解了社会矛盾,让公平与正义来得更早更有效率。此外,第三市区人民检察院与东莞市公安局、第三法院搭建刑事一体化网上办案平台,实现刑事案件全流程电子化流转。东莞法院健全完善诉调对接“1+2+3”模式,通过一个诉调对接中心和线上线下两个调解平台,构建专职调解、律师调解、特邀调解三大调解队伍,全力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全市法院通过诉调对接机制成功调解案件103903件,调解成功率63.93%,从源头减少了诉讼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