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摄影凝视中国 以木刻展现时代 ——广州美院美术馆两大展览同期启幕 2021-09-12 朱绍杰

展览现场

《台湾的鹅户》 黄永玉

《挖壕沟》 胡一川

《怒潮组画之一:起来》 李桦

《汽笛响了》 罗清桢

《中国·长征》 安东尼·劳伦斯(英)

  

  文/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日前,《凝视中国——外国人眼中的中国(1840年代至今)》摄影书展及《移动的时代之眼——广州美术学院藏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作品展》先后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昌岗校区美术馆拉开帷幕。

  前者展出来自影上书房的101本摄影书籍,呈现摄影术发明三个世纪以来,外国人如何观看中国并表现中国近现代历史;后者展出一批新进发现的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巡展之原作,细致展现中国革命美术的基因和线索。

  

  通过摄影作品观看历史

  

  《凝视中国——外国人眼中的中国(1840年代至今)》摄影书展由著名摄影学者顾铮策展。展览以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为依据,展现了近200年的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王璜生在致辞中指出,“凝视”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他期待在这个展览中,不仅仅能看到摄影作品,还能看到更多的关于历史学、社会学等丰富的内容。

  其中,英国人约翰·汤姆逊是努力以较为完整的形式呈现中国的重要的西方摄影家之一,他的《中国和中国人影像》当仁不让地成为这一阶段中最重要的视觉财富;费利斯·比托则因其记录下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土地上的战争行为而受到关注;而长期生活在云南的法国传教士方苏雅,则以其对于像中国西南地区这样特定区域的相对深入的观看,为后世所记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正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共产党,其艰苦奋斗的经历当然受到西方关心中国命运的各方人士的关注。展览展出了几本珍贵的直接聚焦中国革命实践、包含了大量照片的珍贵图书,其中有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与哈里森·福尔曼的《红色中国报道》(《北行漫记》)等。

  此外,本展览还设置了一个特别单元“北京上海双城记”,将外国摄影师在不同历史时期加以特别关注、拍摄制作的北京与上海这两个城市的摄影书放在一起,希望让观众看到对于具有不同特质与历史的城市,他们是如何探索其特性,以及在探索中反映摄影的潜能与可能性。

  

  木刻艺术的时代线索

  

  《移动的时代之眼——广州美术学院藏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作品展》展出的则是一批鲜为公众所知的近现代木刻作品。这批作品为1946年至1949年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巡展之作,于2019年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和该校图书馆在特藏文献中爬梳整理所发掘。此批木刻作品大多带有完整的衬纸和展览标签,标签包括“抗战八年木刻展览”“第四届全国木刻展览会”“全国木刻展览会”“全国木刻流动展”“广东广雅中学”等五类。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胡斌表示,经初步研究,这批作品很可能是1948年秋季“第四届全国木刻展”在上海首展后,组合其他展览作品来粤巡展,因1949年上半年战事和上海解放而滞留广州至今。在公立美术馆中关于“木协”作品的系统收藏非常欠缺,这批来源于不同巡展的原作,有相对的完整性,对研究新兴木刻运动在1945年至1949年的活动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这是一个关于展览的展览,这些作品正显示出由抗战走向新中国之间这个过渡期艺术思想、主题和风格等方面的变迁。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华全国木刻协会(1946-1949年)曾组织了“抗战八年木刻展”和第一至第四届“全国木刻展”,展出的作品不仅首次大规模总结了8年来中国新兴木刻的发展与成就,并通过新创作的作品折射出1945-1949年中国过渡期的方方面面,譬如上海的社会和经济危机、木刻家赴光复后的台湾旅行创作、解放战争、人民艰难的生活和对新世界的希冀。

  今年也是新兴木刻运动90周年,这些作品曾一度使得左翼、革命的文化被进一步宣传普及并得到广泛认同。展览主办方期待,对于它们的重新发掘,能够让观众更深入地走进那段极具社会意义的创作和展览的原境,获得更多构成中国革命美术的基因和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