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食用底油被工作人员从车上卸下倒入进料口
废弃食用油脂经过“精加工”,便可被制为清洁能源生物柴油
文/羊城晚报记者 梁怿韬 王隽杰
图/羊城晚报实习记者 饶盼
废弃的食用油脂一旦管理和处理不善,极易成为“地沟油”。记者11月11日通过对处理企业和职能部门的走访获悉,广州已具备将废弃食用油脂资源化处理的能力,废弃食用油脂经“精加工”可变为生物柴油,出口海外。
变废为宝
广州市自今年10月26日起实施《广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了杜绝废弃食用油脂返回餐桌,资源化处理废弃食用油脂等要求。
“废弃食用油脂的不妥善处理,很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隐患。”广州东部生物质综合处理厂运营方——朗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卓向记者展示了“粗加工”和“精加工”后废弃食用油脂的产物区别。
记者观察可见,左边第一种看起来色泽与普通的食用油无异。张卓介绍,这种油就是粗加工毛油脂经过去色去味后得到的“地沟油”,普通人很难分辨,容易回流到餐桌。而右边的三种产品分别为生物柴油、甘油和植物沥青,是废弃油脂精加工后的产物。
张卓介绍,通过LBD生物柴油制备技术可将废弃油脂中的甘油三酯催化、精馏后转变为脂肪酸甲酯,这一不可逆的化学过程会将废弃油脂转变为生物柴油。这些生物柴油一方面通过石油企业内销或出口至欧盟,另一方面作为增塑剂制备原料出售。
值得一提的是,生物柴油属于生物质可再生清洁能源,对环境十分友好。另外两种副产品同样有其价值,甘油可用于化妆品生产,植物沥青则是铸造黏结剂的主要原料之一。根据广州东部生物质综合处理厂目前的处理能力,废弃食用油脂入厂后只需8-12小时“精加工”,便可被制为生物柴油。
应收尽收
“杜绝重新回流餐桌,是广州管理废弃食用油脂的首要任务。”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韦彩嫩介绍,除了朗坤公司的广州东部生物质综合处理厂外,目前广州还有四到五家企业在处理废弃食用油脂上具有完善的处理流程和环保设施。
根据市城管部门的推算,在“应收尽收”的背景下,广州每天约有300吨废弃食用油脂产生,当中包括厨余垃圾油水、餐饮废油、动物尸骸脂肪油等。结合现有合规企业的处理数据,广州的废弃食用油脂的收运现状还没有做到“应收尽收”,相当大一部分废弃食用油脂并没有流向合规处理途径。
韦彩嫩介绍,《办法》针对废弃油脂,明确了更为有序、高效的收集、处置办法。通过有价收购的方式,鼓励餐饮企业等产废者将废弃油脂通过合法途径销售;其次,明确废弃油脂处理的特许经营模式,规范市场秩序;最后,明确废弃油脂处理的技术标准,即通过深加工将其变为不可食用成分,杜绝废弃油脂回流餐桌的可能。至此,广州市针对废弃油脂的处理已经形成了立法规范、设施兜底的闭环管理。“只要前端收集到,后端处理就能兜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