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3年08月11日 宋善文

  

  □宋善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所提出的五项举措中,第一条就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中,又强调:“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我们是否还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有一些不正确甚至错误的议论。我们必须亮明态度、决不含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可见,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们明确回应社会上一些不正确甚至错误议论的实际行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把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使市场经济朝着“高水平”方向前进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就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让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更大提高,让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源泉更加充分涌流,使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

  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增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活力。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市场主体有活力,市场经济才有生机。增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活力,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要因时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要继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为各类市场主体各展其能提供良好营商环境。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和不断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筑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体制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高水平市场经济才能有稳固的根基。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必须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加强产权激励。必须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维护清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必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培育和弘扬公平竞争文化,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稳致远。

  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就必须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重点,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用更高水平开放倒逼市场化水平提升。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构建和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商品、资金、技术、人员更大范围流通,不断完善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以更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在深化市场化改革中提升市场化的水平和层次。

  

  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定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市场经济的这个“社会主义”定语,规定了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社会主义框架内的市场经济,是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约束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是我们发展市场经济的大前提,也是我们发展市场经济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的底线。

  加强党对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的集中表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鲜明特征。只有加强党对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领导,才能确保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只有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把党对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治理效能,持续提高市场化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因此,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推动经济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立场,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高水平的市场经济提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品质。

  以“两个毫不动摇”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新征程上,只有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动摇,才能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为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稳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物质保障,确保经济发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只有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最能促进生产的是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全面地发展、保持和施展自己能力的那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鼓励劳动创造,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我们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分配制度,才能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市场经济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又能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

  

  坚持辩证法、两点论,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好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发生了新变化。这些新变化要求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两方面的优势。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如何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历来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的一大难题,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解决这一难题的过程中,强调要讲辩证法、两点论,既要“有效的市场”,又要“有为的政府”,“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新征程上,我们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同时让政府作用发挥得更好,在实践中不断破解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

  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积极作用。”市场经济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市场经济也不是万能的,它本身具有许多弊端——特别体现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市场失灵、生产无政府状态、贫富两极分化、道德沦丧等现象上。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充分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以系统思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深走实。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但必然会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以系统思维健全改革推进机制,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建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不断在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基地研究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