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图为航拍汕头城市面貌 方淦明 摄 |
汕头“百载商埠”文化内核地标——小公园骑楼片区 方淦明 摄 |
汕头特区的城市新面貌 方淦明 摄 |
大批汕头民众在平整特区征用土地 赵映光翻拍自《鮀城旧影》2 |
文/赵映光 王漫琪 黄东华 华夏大地上,改革开放的浪潮从来都是奔腾不息的,而这股浪潮在1981年的11月14日涌向了南海之滨的汕头——当天,汕头经济特区在市郊约1.6平方公里的荒地上成立了——这个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的红头船故乡,自此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正式驶入了由“省尾国角”迈向改革开放前沿窗口的发展“快车道”。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回首过往,汕头已凭借着丰厚的海内外资源和“杀出一条血路”的冲劲,在全国经济版图上留下了突出的印记;而展望未来,汕头这列在改革之初启程的“列车”动力更足,正按照汕头市委书记方利旭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汕头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三四四”工作部署,满载着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期待和希望,驶上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全新历史轨道。 特区初创 1.6平方公里荒地上掘出“试验田” “我们本土一个潮汕,海内除了本土之外有一个潮汕,海外也有一个潮汕。”汕头人常常会这样对来访的客人介绍,遍布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万潮汕籍侨胞,在汕头特区成立之初贡献良多。 确实如此,在汕头市区、乡野的学校、公共设施等,迄今还可以见到以港澳和海外华侨的名字来命名的建筑,这一些都是潮籍侨胞对汕头特区建设最为温暖有力的支撑。 据介绍,1979年4月,广东省委就提出,希望中央能根据广东紧靠港澳,华侨众多的特点,给予特殊政策,在深圳、珠海、汕头建立出口加工区。最终,在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决定在广东省内的深圳、珠海、汕头试办“出口特区”。 中央的这一重大决策,让汕头人民和海外侨胞激动不已。当年底,时年68岁的著名爱国侨领庄世平就邀请了多位东南亚华侨实业家参与汕头特区的选址工作,并且游说他们回乡考察投资。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暂行条例》,经济特区从此便在神州大地正式诞生了。1981年11月14日,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宣告汕头经济特区正式创办,其区域面积1.6平方公里,选址在市郊龙湖。至此,汕头被推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侨胞们回乡投资,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更是空前高涨。 1984年,汕头特区还建立起全国唯一一个“特区顾问委员会”,由庄世平担任该委员会主任,香港各界21名代表人物担任第一批顾问。此后,北京、澳门、加拿大、上海等地也先后组建起汕头特区顾问团(组),为汕头争取资金投入、优化投资环境、协助解决各类困难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不过,在一片荒地上创建起来的汕头特区,虽然有爱国爱乡侨胞们的鼎力相助,但人多地少、交通基础差、资金欠缺、远离经济发展核心区等短板,让初创期的特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与挑战。 从当时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到,初创时期的汕头特区一片荒芜,既缺钱又缺人,与深圳、珠海毗邻港澳,拥有相当突出的地缘优势相比,汕头周边几乎没有可依托的对象。 尽管如此,凭借为改革探路的开拓精神,汕头特区还是顶住各方压力,并提出了“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投产一片、获益一片”的新思路,不断挖掘内生动力。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第一任主任刘峰就曾这样回忆称:办特区,财力和人才都极为重要,但重中之重还是改变人们保守陈旧的思想,对症下药、除旧布新。 于是,从“24小时审批答复制度”首开全国政府机关承诺制先河,到出台我国首部个人独资企业条例,再到全国第一个保护华侨房地产权益的综合地方性法规发布,汕头经济特区凭借“杀出一条血路”的冲劲和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硬是用全国率先的改革举措为特区发展闯出了一条路。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突破地域的限制,汕头特区曾先后3次扩容:1981年,汕头经济特区设立时占地仅1.6平方公里,1984年,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为52.6平方公里,分龙湖和广澳两个片区;1991年,汕头经济特区范围又扩大至234平方公里,几乎涵盖整个中心城区;2011年5月1日,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汕头全市。 如今,40年沧海桑田,历经了各种各样潮起潮落的汕头特区,也在我国的改革开发发展大潮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成绩单:从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7.28亿元,到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增至2356亿元,增长320多倍;从1978年汕头人均GDP仅为419元,到2017年汕头人均GDP达到了42134元。 而且,受益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汕头民营经济也非常活跃。截至2017年,汕头上市公司达32家,稳居全省前列。民营经济单位29.29万户,占全市经济单位的96.6%;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1685.64亿元,占该市GDP的七成;民间投资1697.52亿元,超全部投资的八成。 扩大开放 特区中的特区“侨”筑国家级平台 从筚路蓝缕的创业到在全国经济版图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汕头特区在过去40年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从横向比较来看,汕头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同为首批特区的其他兄弟城市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激发内生动力,进行二次创业,将是汕头实现全面振兴发展,甚至“弯道超车”的有效途径。 汕头特区是因侨而立、因侨而兴的,打好“侨牌”仍然是汕头未来发展的关键,而这样的机遇就在2014年的9月15日幸福降临了。当天,国务院批复同意汕头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下称“华侨试验区”),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华侨”为主题、“经济文化合作”为纽带的国家级发展平台。 这意味着,汕头特区的发展再一次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而华侨试验区也成为了汕头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特定区域。 因此,同年12月8日正式挂牌运作以来,华侨试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就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招商、高效率服务和高端引领、创新引领、人才引领、现代引领”的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推进试验区建设和发展,并且先后出台了包括试验区开发建设、现代产业发展、总部经济园区建设、华侨板等多个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许多政策方面的创新让它成为了经济特区中的“特区”。 新土地承载着新希望。在低空掠过东海岸大道的镜头中,填海新造的24平方公里土地上,高楼林立渐成规模,已经落户的高科技和总部企业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一个全新的“特区”正在拔地而起。 据华侨试验区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华侨试验区将重点打造“一个平台、两个基地、三个中心”,即“构建海外华侨华人聚集发展创新平台,打造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华侨文化对外传播基地和建设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国际采购商贸物流中心和旅游休闲中心”,积极打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推动汕头全面振兴发展。 目前,高标准规划建设汕头东海岸新城新津、新溪和塔岗围三大片区,已经完成围填海建设并实现了互联贯通;东海岸大道已于2017年国庆节前成功通车,成为了广东沿海经济带最美滨海公路的一段;明园、泰盛科创园已经落户并施工,粤东首个地下管廊也在此启动建设。 而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华侨试验区也在经济和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侨务工作的新模式。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华侨试验区推行的“一工作日审批制”,其效率比当年特区“24小时答复制度”更进一步,比如明园汕头国际科创金融城项目从洽谈到落地用了不到4个月,华润集团注册股权投资基金仅用了3个小时就拿到了执照。 此外,2015年9月,华侨试验区在多方支持下还创设全国首个以华侨为核心概念的区域股权交易板块“华侨板”。截至2018年1月,“华侨板”累计挂牌企业492家,其中8家成功转板到“新三板”、2家增资扩股4119万元。可以说,华侨试验区起步区建设已初见成效,集聚华侨华人交流、发展、创新的格局也已初步形成。 近期,华侨试验区还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之一、获国侨办批准设立“侨梦苑”,这里正在成为凝聚侨心侨智、汇集侨资侨力的强力磁石和崭新平台。 在最近的两年多时间里,汕头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的“创建文明城市、强化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汕头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也为这座城市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形象和营商环境,实现了信心回归、潮商回归、形象回归、特区精神和效率回归。 二次创业 补短板增优势再创特区新辉煌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到了不惑之年,而曾经历过潮起与潮落的汕头特区也在近年来的发展中重新起势,奠定了再次出发的坚实基础。那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汕头该如何进行二次创业、开创特区的新辉煌? 对于这个问题,汕头市委书记方利旭在经过深入调研后,已有了明确的思路。6月20日,方利旭在中国共产党汕头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作了主题为“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特区再出发”的报告,对汕头的未来发展之路进行了描绘和部署。 上述报告称,汕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揽汕头工作全局,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补齐科技创新能力、城市化进程、城市软实力“三个短板”;突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区域科教文卫中心、建设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培育壮大高端现代服务业“四个重点”工作;打造自由贸易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国家高新区、汕头江湾新区(暂定名)“四大平台”,奋力把“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落到实处,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努力把汕头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出水平。 当前,汕头正着力构建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区域经济中心。方利旭提出的上述这“三四四”工作部署,其实也是汕头要推动汕头特区再出发、实现“弯道超车”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在“认识自我”这一问题上,方利旭认为要以筹备省实验室为契机,补齐“科技创新能力”短板;以推动乡村振兴,补齐“城市化进程”短板;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补齐“城市软实力”短板。 据了解,今年以来,汕头一直在积极筹建省实验室,力争实现在今年11月挂牌,不断提高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科技研发水平和对地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实现校城融合、相得益彰;汕头计划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大力发展农村产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并结合此次环保督察提出的意见部署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与此同时,方利旭要求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要做到“办事规则公开透明,服务态度要好,办事效率要高,让群众办事舒心放心”。 只有认识到自身不足之后,才能有所针对地提升自己。汕头市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以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为支撑、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应用化学等新兴产业,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培育一批营收超100亿元、300亿元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产值超500亿元、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 而除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外,汕头还计划接轨国际,发展科创服务、商务服务、智慧物流、数字创意等高端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此外,汕头要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就要提升其集聚辐射力,就必须在科技创新、教育、文化产业、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大投入,打造成为粤东地区的科教文卫中心。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方利旭提出,没有优质快速的交通体系,汕头就无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目前,国家赋予汕头打造国家级的交通枢纽的任务,进度只能加快不能落后。 针对“提升自我”的问题,汕头创新性地提出了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统筹推进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南部大建设、北部大提升,优化城市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革再出发的当下,汕头市还提出了打造自由贸易区、华侨试验区、国家高新区、汕头江湾新区(暂定名)“四大平台”。其中,汕头江湾新区(暂定名)是首次提出的概念,汕头决定在该市的“西部大开发”中将潮阳区河溪镇、西胪镇、关埠镇、金灶镇等榕江片区,谋划建设汕头江湾新区(暂定名),形成引领全市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功能区。 在“超越自我”的问题上,汕头提出要以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担当新作为,牢牢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找准工作的立足点和发力点,把发展的路子走对走实、走好,再创特区新的辉煌。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的召开,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再出发、奋力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的“进军号”,为办好经济特区、再创汕头新辉煌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方利旭在汕头市委常委会专题传达省委全会精神的会议上,发出了“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再创汕头经济特区新辉煌”的行动号召。 而在“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科学论断下,正在进行二次创业的汕头特区此前已制定出台了《关于我市加快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六方面30条人才新政,并配套各级财政每年投入近2亿元,为汕头实现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提供了深度政策支持。 接下来,汕头还将制定实施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用好省里赋予的部分省级管理权限,参照各类试验区、示范区和先行区,打造叫得响、立得住、有汕头特色和亮点的改革品牌,全面梳理、制定出台可借鉴、可操作、可落地的政策措施,推动各项支持政策在汕头系统集成、集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