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的兴宁城区 |
流光溢彩的兴宁大道扮靓兴宁城夜色 |
新建成通车的济广高速 |
龙田美丽乡村 |
刚刚过去的台风给梅州兴宁城带来一丝清凉。宁新街道洋里村文化活动中心广场上,三十多位老人穿着整齐的练功服,伴随着音乐节奏时而舒缓、时而激昂、一招一式、潇洒飘逸。在中间10平方米左右的舞台上,则是另一组广场舞台爱好者在翩翩起舞。而在舞台的一侧健身处,有几位老人带着小孩在健身器材旁嬉笑打闹。 在这里,几乎每天下午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洋里村自从2015年建设了文化活动中心后,村民们茶余饭后健身娱乐便有了好去处。 像洋里村文化活动中心在兴宁市共有453个,这也折射出了市民们经济条件普遍改善,对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十二五”期间,兴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3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倍,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增长6.24倍。党的十八大以来,兴宁市发展不断提质增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达30.56%和35.5%。 除了经济快速发展有目共睹,兴宁在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也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2014年振兴发展评估考核中兴宁位于梅州第二,高质量推进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城市扩容提质走在梅州各县(市、区)前列,得到省市领导多次肯定和表扬。目前,兴宁市将继续落实两大政策,扭紧三大抓手,全力打造梅州副中心城市、粤东工贸重镇,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总量。 产城联动助推经济快速发展 依托300多平方公里的宁江盆地,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一座新城发出勃勃生机。改革开放以前,兴宁城建成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6万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东风新区的建成、城西片的改造、南部新城的开发……兴宁城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已形成了50平方公里、30万人的中等城市规模。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这座美丽的小城,沿着205国道行驶,往南望去,一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座南部新城正蔚然崛起。 据兴宁市住建局副局长曾然介绍,兴宁新城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在“轴带生长,一核两翼”的空间格局上,规划行政文化中心区、商贸物流园片区、电子商务区、旅游服务片区、滨江商住片区、城东居住片区和神光山生态旅游园7个片区。近几年来,兴宁在城市建设中投融资共计200多亿元,在这七个片区中以欧尚超市、兴宁毅德城为引导的商贸物流园片区已初具规模;以电商示范基地、广东壹号、“农村淘宝”等项目示范带动的电子商务区发展如火如荼…… 在兴宁新城的建设中,离不开工业园做坚实的产业支撑。工业园打破传统的独立建设模式,将园区的发展与城市的建设相融合,搭建园区与城市之间的关联线,使新城发展有产业做支撑,而新城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又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大平台。 在位于兴宁城西北处的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是2014年确定的广州市天河区帮扶共建产业园,规划面积达10平方公里,以机械机电制造、五金电子、玩具、食品药品为主导产业。至目前,园区共有进园企业78家,计划投资总额达125亿元。 为了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兴宁市不断加大本地企业扶持力度,优化服务。“我们市建立了一个服务企业工作微信群,群是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企业的负责人组成,一旦企业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在群里反映,相关职能部门便立即去解决,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兴宁市招商局局长许杰浩告诉记者。 此外,为了让企业在园区内“待得久,多产出”,园区还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花了大力气,建设资金多达16.64亿元,完成污水处理厂、220KV变电站、安置区首期、园区外环路等基础设施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民幸福感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十二五”期间,兴宁市共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8.56亿元,实施项目28个,完成三级公路以上公路改造建设25条243.75公里,建设新农村公路763.454公里。“十三五”期间,兴宁市计划投入资金77.21亿元,计划实施交通建设项目55个,建设新农村公路300公里,实施生命防护工程2734公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1月中旬,兴宁又一大重点民生项目喜讯传来——兴宁大道双幅通车了!这条道路连接着兴宁老城区、南部新城、梅河高速兴宁西出口,全长约4.1公里。作为兴宁城市扩容提质中南部新城的大动脉,对于拉开城市架构,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兴宁城市品位,意义十分重大。 此外,全长4.245公里,投资2.3亿元的福兴大道已建设完成实现通车,总投资4.59亿元国道205洋里至茅塘段绕城改建将于2019年春节前全面通车。据兴宁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继续推进“八纵八横”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城大动脉。 不仅如此,兴宁也在积极推进各项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投入3.2亿元,实施了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城市“后花园”;投资5000多万元,全面完成华侨中学扩建、市一幼扩建、第十小学迁建工程,新增优质学位3000个。总投资6.69亿元的新城三所学校(齐昌幼儿园、齐昌小学、兴宁一中南部校区)已于去年秋季开学;全面启动兴宁市人民医院异地(整体)迁建、水口镇中心卫生院升级改造等一大批民生项目。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对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大。自2014年起,兴宁市除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规划区外的行政村、居委,均积极筹集资金,因地制宜抓规划,掀起“一村一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高潮。目前,兴宁市共建成标准的村文化活动中心453个,实现“一村一文化活动中心”在行政村(居委)全覆盖的目标。 除了“一村一文化活动中心”,兴宁还在城区建设文化驿站,据兴宁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化驿站主要建在城区医院、企业、酒店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推出戏曲演出、书画交流、艺术沙龙等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至目前,兴宁市首批10个文化驿站已完成建设。“兴宁是著名的文化之乡,既是‘中国围龙屋之乡’,也是‘客家山歌之乡’,兴建文化设施建设,让市民们继续擦亮客家文化。”兴宁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 因地制宜提速乡村振兴 “望着一片绿油油的韭菜花田地,风景如画,真的是太美了。”张先生周末与朋友从梅城到兴宁市龙田镇金星村千亩韭菜花基地游玩,顺便买一些农产品,“旁边的火龙果基地,听说也很不错,等下过去看看。”张先生对记者说道。 金星村距离兴宁县城不到10公里,2013年年底,兴宁精致高效农业韭菜花基地建设项目在该村启动,带动2000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2017年以来,兴宁市又对现有的韭菜花基地“扩展功能”,增加观光体验等项目,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据该村村支书廖淦辉介绍,金星村流转给基地的水田有400亩,在基地常年打工的村民有80多人,按田地租金600元/亩·年、每人平均工资2500元/月计算,韭菜花基地增加了该村农民收入264万元。 此外,龙盘村是兴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并列入兴宁市“两镇八村”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目前正在建设观光大道、观景平台、瓜果长廊等田园观光项目,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乡村旅游新热点。 早在2017年8月,广东省制定出《关于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实施方案》,兴宁龙田镇的碧园村、羊岭村,合水镇的罗陂村便在这2277个省定贫困村里。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兴宁市制定了“两镇八村“策略,将龙田镇龙盘、金星、凉伞三个村和合水镇溪唇村等八村联合起来,以示范片的形式,推进“乡游、村乐、民宿”联动发展模式,真正形成一个旅游产业带。 在金星村旁,矗立着一栋具有独特民国风情及西洋风格的两层洋房,该楼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是廖慷将军的故居。“我们将以将军楼为核心,建成一个集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乡村旅游、教育实践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龙田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总规划面积约300亩,计划投资4500万元,将打造成农村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同时,兴宁以58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为重点,以60个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带动全域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改变村容村貌。而且各村根据自身地域特色,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金星村竖立63座新型LED路灯,解决村民夜间出行照明问题。 除了已规划的“两镇八村”示范区外,兴宁市60个示范村均在进行“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罗陂村产龙眼、蓼塘村搞垂钓、羊岭村种蔬菜、碧园村养鸽子……以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发展,全面构建农民持续增收脱贫长效机制。 据统计,截至目前,兴宁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1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0451个,共有10020户、22567人实现脱贫,占脱贫总人数的76.3%,完成了省定脱贫任务。 书记访谈 梅州市委常委、兴宁市委书记余其豹: 用高质量发展书写新时代答卷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等重要要求。而今年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兴宁市,将如何突出重点书写新的篇章呢?日前,梅州市委常委、兴宁市委书记余其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兴宁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梅州市委的部署,对标“四个走在全国前列”重要要求,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动实践,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兴宁新答卷。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请问兴宁将如何贯彻落实? 余其豹:兴宁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和梅州市的决策部署上来,奋力加快兴宁振兴发展步伐,为我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出力量、作贡献。 一是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下真功夫。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等10个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落实好“容缺受理”制度、信任审批模式等,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着力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在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上下功夫,努力擦亮兴宁“生态招牌”。 二是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下真功夫。全面贯彻省委构建“一核一带一区”的发展格局新战略,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充分发挥兴宁的生态基础和生态资源优势,以建设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为切入点,推进绿色高效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食品、体验等融合发展,构建高质量旅游产品体系。加强与广州天河园区共建力度,积极推进招商选资,吸纳和承接珠三角地区转移出来的优质资本、产业和企业,持续推进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和水口工业园建设,不断做大实体经济。坚持创新发展,扎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专业镇等工作,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集聚发展,加快形成结构合理、富有质量和效率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下真功夫。充分发挥在外乡贤、华侨众多的优势,通过各地兴宁商会、客商社团等平台,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鼓励推动机电、工艺、纺织、服装等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新型贸易业态,探索资金双向投资、推动贸易便利化、构建新型合作模式的新机制。 四是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下真功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改善民生福祉。着力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坚持以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为突破口,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总投资35.9亿元的环境“项目包”建设,建设生态宜居乡村。认真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夯实稳定脱贫基础,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攻下脱贫攻坚最后山头。全力推动平安兴宁和法治兴宁建设,坚决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努力把兴宁建设成为平安稳定、公平正义、法治信用的城市。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兴宁市将如何对照要求抓落实? 余其豹:兴宁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加快发展任重道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尤为重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三个第一”重要思想为指引,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动实践,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兴宁新答卷。 一是紧紧抓住“第一要务”。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乡村振兴发展为抓手,不断提升经济质量,增强综合实力。突出抓好37个总投资625.6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9.06亿元的省和梅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夯实兴宁振兴发展基础。力争今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二是大力激发“第一动力”。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粤东西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试验点和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加快规划建设广州天河(兴宁)创新产业园和市互联网产业园,力争至2020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梅州市级以上工程研究开发中心8家以上、产值超20亿元以上产业1个、超10亿元以上产业5个。 三是广泛集聚“第一资源”。落实好兴宁市加快人才发展实施意见,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着力引进一批中高端创新人才,培养一批科技领域的青年拔尖人才,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及科研创新团队,不断增强兴宁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记者: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兴宁如何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余其豹:兴宁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强化主业意识,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流毒影响,为加快建设“梅州副中心城市、粤东工贸重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兴宁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融入“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筑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根基,自觉把维护核心的要求转化为党性观念、纪律要求和实际行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突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做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加强领导干部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业务能力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和综合素质。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发挥巡查“利剑”作用,既抓好重大腐败问题的查处,又综合治理惩治基层“微腐败”,深化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排查,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贯彻“三个区分开来”原则,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让敢担当、真作为的干部“腰杆硬起来”,营造鼓励干事创业发展、宽容改革创新失误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