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联体究竟要怎么建?广东有了明确指引。11月15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官网公布了近日由该委及省中医药局联合制定印发的《广东省医联体建设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明确,到今年年底前,每个地市至少要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到2020年,全省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及政府办基层医院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 细分定位: 大病到大院小病到基层 《指引》明确,医疗集团或医共体由区域三级或业务能力较强的二级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牵头,联合辖区内以康复医疗和中长期护理为主的二级、一级医院或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延续性医疗机构,以及若干网格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等构成。 要逐步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明确的功能定位。牵头医院负责急危重症和专科疾病诊疗,慢病防治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提供出院后延续功能康复、慢病诊疗和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基础医疗、中医药防治、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服务。 此外,牵头医院三、四级手术和C、D型病例(危重症)占比争取在50%以上,平均住院日下降,住院患者急、危重症患者比例上升。努力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达到65%和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的目标。 人才下沉: 统筹区域医联体内编制 医联体建设中,如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和人才下沉?《指引》明确,牵头医院向医联体其他成员单位派驻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原则上每周至少派驻5人次到每家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工作,成员单位不足的医务人员由上级医院轮流下沉补充。率先在省财政支持的15个县域医联体试点县探索建立区域医联体编制统筹使用机制,医联体内人员流动不受编制性质限制。 信息互通: 医联体内统一医保结算 医联体中信息互通一直备受期待。《指引》明确提出,要整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医疗集团或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此外,医疗集团、医共体内要实现技术设备有效共享,信息互联互通、检查检验互认以及用药目录、药学服务、药事管理的衔接。对医联体内因双向转诊、远程医疗服务等互有参与业务产生的收入,医保基金的结余留用可按协议签订在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指引》同时表示,要不断增加基层医保费用占比,实行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激励约束,确保优质资源有效下沉到基层,建立医联体内统一医保结算制度。 目标 ●2018年11月30日前,全省各地级以上市要完成辖区内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规划,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全覆盖;率先在省财政支持的15个县域医联体试点县探索建立区域医联体编制统筹使用机制,医联体内人员流动不受编制性质限制。 ●2018年年底前,每个地级以上市至少要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每个地级以上市至少选择一个区为试点,结合实际,推行深圳罗湖医院集团管理经验。 ●2019年,全面开展医联体绩效评估工作,推动全省医联体建设取得实效。 ●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全省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院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