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学霸”(穿红衣服者)的公益事业从执信“起航” |
志愿者小姐姐与『流动儿童』互动 |
开栏语 有这样一群人,因为求学,远赴海外。 他们的求学路上,有艰辛,有苦闷,有幸福,也有欢笑。 在“没有试过挂科,哪里算留过学”的玩笑中,在堆积成山的小作文里,保持着求学的热情。 他们或是正在探究着最前沿的专业,或是想依靠手中的知识在海外寻求立足之地,或是想把所学所想带回祖国。 他们的名字,叫“留学生”。今日起,羊城晚报教育版将不定期推出《Hi,留学生》栏目,如果你是一个有“故事的”留学生,欢迎来找我们。你讲,我听。 文/羊城晚报记者 谭铮 图/受访者提供 还有一周,28岁的向芯又将飞往哈佛大学,继续完成她教育学博士的课程。与此同时,28岁的王向,也将前往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完成中国城镇化相关的社会学研究博士阶段课程。谁都不曾想到,这两个自带“学霸”光环的广州女孩,在支持流动儿童应对困境的公益事业上,一做就是十年。 缘起 因社会新闻起意 “青草公益”诞生 时间回到2009年的夏天。在广州执信中学就读高三的向芯,高考前拿到了来自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想,终于有时间可以来干点儿“自己想干的事情”了!向芯说:“因为此前在学校参加模拟联合国的社团,认识了不少全国各地的‘模联’好友。大家在日常的讨论中,都很关心社会议题。”但有什么议题,是可以让他们这个年龄的学生真正去操作,并与社会发生直接关联的,他们并没有明确的事项。 “直到2009年,我们注意到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新闻报道特别多。我们就想着不如朝着这个方向去做点什么吧。”向芯说。 因为当时同在执信中学的王向在准备着高考,所以她们决定,高考结束后,就正式启动这一项目。一个叫做“青草公益”的组织,就这样悄然诞生了。 对于这个决定,向芯回忆道:“十年前,我们发起青草的时候,不过18岁。当时并不懂公益、教育、社会,只是单纯地希望给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却没有那么幸运的孩子们组织一场夏令营。” 高考结束后,向芯和王向以及同校的几位同学开始寻找“目标人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没有任何现成联系方式的情况下,她们通过“114电话”、互联网等方式,搜寻可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搭上线”的方式。经过多番自我介绍,或不信任、或冷漠地回绝后,她们终于与广州市海珠区的一所学校取得了联系。 第一期为期5天的青草夏令营就这样开始了,首期营员约40人。“早期我们的课程比较像学校的课程,有必修,有选修。例如,通过游戏等方式教导孩子们学习英语,或是开设‘公民视角’等课程内容,向他们讲解基本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2011年-2012年,我们提出了比较明确的工作方法。用体验性学习的方法,通过创造一些体验,让他们做一些事情,实践他们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反思、学习。”向芯说,来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年龄大多在11岁-15岁间,他们希望这些孩子在夏令营中能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学会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学会主动发问与思考,而不仅仅是接受课堂上的知识。 此外,在这个公益项目里,她们还开启了“城市探索与融入”和“升学困境与职业生涯规划”两个项目,带领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发现广州文化、发现广州之美的同时,也希望能帮他们找到人生方向。 成长 从“草台班子”到教育公益组织 十年过去,“青草公益”从原来几个高中毕业生“想为外来务工子女做一点事情”而组建的临时团队,逐渐演变成一个有三十余位海内外大学实习生全年运作的教育公益组织。他们也有了一个更加正式的名字——“广州市越秀区青草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下文依然用“青草公益”指代)。 团队以大学实习生、高中志愿者以及初中随迁子女为三大服务群体,通过大学生带动高中生、再带动初中生的齿轮效应,建设以双向、平等交流为基础,同龄人互相影响学习、共同成长的社区环境。成立以来,团队通过夏令营、羊城游学、职校升学等项目,为6000多名流动青少年提供教育交流机会与学习体验平台。 向芯说:“如果说,以前仅仅是考虑怎么帮助这些流动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去应对他们的困境,现在更多的是需要考虑这一组织的规范化运营以及如何让它持续发展下去。” 求学 公益事业与求学之路 相辅相成 向芯和王向大概没想到,十年前播下的“一颗种子”,会和她们的人生、她们的海外求学之路发生如此紧密的关联。 回望走过的十年,她们表示,2009年那期夏令营,就是自己真正的成人礼:让她们开始看到社会百态,让她们开始追问——为什么大部分的流动儿童进不了公办学校?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在广州长大,却到了初中就要独自回到陌生的家乡?18岁的她们能够做些什么才能推动真正的改变,让社会更加公平? “五年前,因为满脑子都是这些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所以我选择读哈佛教育学博士,我想解答自己在运作这个公益组织中面对的困惑。”向芯表示。 当记者问她是否在哈佛找到答案时,向芯说:“五年过去了,有些问题的答案逐渐清晰,有些问题依然扑朔迷离,但我掌握了更多分析问题的工具,更为重要的是,青草有了一个可以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的执行核心团队。” 同样,在发展“青草公益”的过程中,王向的海外求学之路也发生了变化。“我本科是在香港大学读比较文学,两年后,去了美国的一所文理学院做亚洲研究。读硕士的时候,因为导师等原因,我选择来到德国,现在读的博士学位是中国城镇化相关的社会学研究。”王向解释,在“青草公益”发展的过程中,她们看到,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以及政策问题是不可以分割来谈论的。“我们没有办法就解决教育问题而看教育,应该是从更多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反思 我们能为“流动儿童” 做些什么? 在今年4月的一场哈佛中国教育论坛上,向芯受邀当演讲嘉宾。在演讲中,她提到,在当前中国的教育系统里,更多的是强调竞争与筛选。从小到大,孩子们不停地被拿来跟其他人比较,就像商品一样。孩子一次次地被告知,你要比别人优秀,才值得被关注、被尊重、被认可,不然就会被淘汰。她说:“在这样一个以竞争和筛选为基本逻辑的系统,孩子容易被‘标签化’,所谓的‘成功者’和‘失败者’,同样也是被标签化。如果我们不反思竞争和筛选逻辑带来的问题,不改变它在我们教育体制和社会中的地位,而只是尝试去提高孩子个体的‘抗逆力’,那就永远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 她希望能从“竞争与筛选”的逻辑里跳出来,把教育变成一个互相支持、共同成长的过程,这是她想为“流动儿童们”做的。向芯说,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课程结束后,她希望能够回到国内的高校,为中国的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 而王向思考的是:什么样的行动或政策能够改进当前的状态?她说,当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将“受流动影响的儿童”列为重点工作领域。跟随父母流动的孩子往往不能获得流入地的基本公共服务,比如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而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则比普通儿童更容易受伤和缺乏照料。她希望自己所学和正在做的“青草公益”,能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一些小小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