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升 受访者供图 |
前海石已成为深圳一座新的精神地标 |
前海:昔日滩涂崛起林立高楼 |
这片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视察的土地,过去九年里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乘着新时代东风,“特区中的特区”前海刷新着深圳速度,也见证着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风正一帆悬”。 近日,暖风又沐岭南,《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支持广东发展的又一明证。 风起南粤不停步。从70年前的农业大省到40年前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再到如今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砥砺前行的广东故事离不开一句话——“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最根本的还要靠改革开放”。 文/羊城晚报记者 董柳 李天军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 【总书记来到这里】 六年两度 亲临前海 一块磐石 见证决心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广东,多次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前海石,两度见证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前海,已成为一座宣示改革开放决心的精神地标—— 2012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首次离京到地方考察,首站便选择了深圳,“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当天,总书记来到前海,以前海石为背景与众人合影,并留下了意蕴深远的祝福——前海如今的开发开放,让我们重新看到了深圳特区初创时的景象:一张白纸,从零开始。但也正因为是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此行,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 时隔近六年,2018年10月24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前海,在广东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考察。 昔日的滩涂上,高楼大厦耸立,景观带上绿树成荫。前海石前,习近平总书记同前海建设者和见证者代表共话沧桑巨变。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改革开放道路是正确的,必须一以贯之、锲而不舍、再接再厉。深圳要扎实推进前海建设,拿出更多务实创新的改革举措,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深化深港合作,相互借助、相得益彰,在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在前海,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创新作底色 “一张白纸”初绘“最美画卷” 前海,这片新时代制度创新的热土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窗口,经历了从“一张白纸”到“蓝图初就”的蝶变。前海建设者们以筚路蓝缕启山林的开拓精神,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三天一项新制度”,创造了新时代的“深圳速度”。 【前世今生】 { 被寄予厚望的热土 继承“蛇口基因”的尖兵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规划面积28.2平方公里,分为前海片区(15平方公里)和蛇口片区(13.2平方公里)。其中,15平方公里的前海片区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位于珠江口东岸、南头半岛西侧,由桂湾、前湾、妈湾三个区块组成;蛇口片区原为招商局集团蛇口工业区,位于深圳南头半岛东南部,与香港新界的元朗和流浮山隔海相望,是我国改革开放重要的发源地。 如今的前海,高楼林立、树影婆娑、绿草如茵,一派勃勃生机,与十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介绍,“前海概念”是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广东省编制珠三角规划纲要(2008-2020)时提出的。2010年1月,习近平同志作出批示,要求高度重视前海开发开放,明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前海发展总体规划。 回忆起当初“创业艰难百战多”的岁月,王锦侠打开了话匣子—— 2010年2月,前海管理局经深圳市政府批准设立。3月15日,在深圳地铁大厦一间租来的办公室里,前海管理局正式挂牌。“没有任何庆祝仪式,大家自己买了个花篮放在门口,前海管理局就成立了。大厦里有人看到整个局是租用的办公室,局长还一头白发,又没有隆重的开业或挂牌典礼,一些人就议论说‘这是不是骗子单位啊’。” 就这样,在这张“白纸”上,建设者们克服艰难险阻,让沧海变成桑田。 从2012年开始,前海进入大发展起步期。这一年的7月,国务院批复《关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支持前海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12月,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八大后基层视察的第一站就放在了前海。 2014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前海蛇口片区纳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2015年4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随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正式挂牌运作,前海迈入快步大发展时期。 制度创新“策源地” 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前海管理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13年2月允许企业注册以来,到2018年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经济总量净增2000多亿元,纳税增至446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近39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5.08亿美元,占广东自贸区的71.6%,占全国约3.3%。今年上半年,尽管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不利因素影响,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际利用外资仍达25.33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占深圳的62%,占全省的20.7%。 这是制度创新的结果。王锦侠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462项,平均“三天一制度”,其中全国首创或领先166项,充分彰显了“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不久前,中山大学发布的2018-2019年度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前海制度创新指数排名全国第一,这也是前海连续两年领跑。 这也是扩大开放的结果。王锦侠说,前海牢记总书记嘱托,着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率先实现外商投资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更大限度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限制,升级外资“一口受理”平台,外商投资两天完成注册(全国最快)。港澳同胞可直接在香港、澳门办理前海企业注册手续,实现了“一次不用跑”。截至2018年底,前海蛇口片区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2155家,实际利用外资155.42亿美元,占广东自贸区比重逾80%,占全国比重近3%。汇丰集团、恒生银行等一大批知名港企汇聚前海,众多香港专业人士实现在前海直接执业。 王锦侠说,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前海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路径,正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发展方向,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勇立潮头。短短九年时间里创造的“前海模式”,堪称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 【见证人说】 前海是香港青年的创业圆梦之地 香港青年陈升第一次踏上前海是在2013年。那一年他28岁,作为香港参观团的一名随团人员来到内地。“那时的前海很荒凉,有的地方刚建好,还没什么人气,感觉像进了郊区,完全不像是在深圳。”当时的他没有想到自己将与这片土地产生深层次的联系。 此前,陈升从英国大学毕业后回到香港,几年间曾试图创业但都没有成功。2014年,得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正在建设,他特意跑来考察。经过一番筛选考虑,第二年,他决定入驻这里。“梦工场有免租等优惠政策,而且还是一手房,挺不错。”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陈升创办的公司主要为跨境电商在海外寻找货源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当时公司流量和业务量都很好,2016年我们就拿到了5000万元的融资。” 2017年,陈升从梦工场“毕业”。在他“毕业”前一年,香港人张龙华也来到梦工场,开始了他的创业。“政策很优惠,吸引了我,另外这里的创业生态也很好。”在梦工场的办公场所里,张龙华向记者展示他所创办的APP产品——一款面向大湾区,主要服务粤语人群,提供社交生活礼仪等服务的网络平台。入驻以来,张龙华的创业之路走得很稳,今年他给自己定下了千万元营业额的目标。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是包括陈升、张龙华在内的许多香港青年梦想扬帆起航的地方。前海管理局介绍,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已达388家,其中港澳台地区及国际团队190家(香港团队173家、台湾团队4家、国际团队13家),超半数创业项目成功拿到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超过15亿元。 陈升不无感慨地说:“刚来前海时,我‘一无所有’,很开心我也是在前海‘一无所有’的时候来到这里。现在我的事业有点成绩,每当看到高楼林立的前海,就感觉自己是和这片土地一起成长。” 去年,陈升作为前海建设者和见证者代表之一,与总书记共话前海创业。他告诉记者,“和总书记交谈后,我兴奋了好一阵子,后来沉淀下来,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现在我给自己定了些目标,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多为大湾区和国家做点事情。” { 【广东改革成就】 从“三天一层楼”到“三天一制度”,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从特区到大湾区…… 改革不停顿 开放不止步 敢为人先再出发 从农业大省到地区生产总值连续30年领跑全国的“经济第一大省”,70年来,经验表明,广东发展的制胜之道,关键在于改革和开放两大密码。 从深圳到广东自贸区 众多新经验自南粤走向全国 前海刷新了“深圳速度”,而“深圳速度”在改革开放初期被广为称道的,是“三天一层楼”。 位于罗湖区人民南商圈的深圳国贸大厦,高160米,共53层,当年曾是全国第一高楼。从第31层开始,持续以三天一层的速度盖楼。而在当时,香港最快的盖楼速度是五天一层,美国是四天一层。经媒体报道,“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在全国传开。 深圳经济特区在成立以来的近40年里,始终是改革开放的旗帜城市: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第一个改革人事制度、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创办……这片热土诞生的上千个“国内第一”乃至更多的创新经验,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沐浴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东风,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新征程里,深圳正肩负起新使命。今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深圳被赋予“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五大战略定位。从“试验田”到“示范区”,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深圳再次迎来历史性机遇。 也是在深圳这片土地上,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2015年4月,广东自贸区挂牌运作。截至2018年底,广东自贸试验区内累计新设企业25万余家,实际利用外资18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8.3%。7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设立了309家企业,吸引79家总部型企业落户…… 四年里,广东自贸区共形成了456项制度创新成果,并向全国复制推广33项。 从广东到粤港澳大湾区 构建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 把广东GDP从1978年的186亿元,改写为2018年9.73万亿元的,也是改革开放。 改革从“吃螃蟹”开始。清远氮肥厂原址内一座厂房的墙上,依稀可见当年“记分计奖”“超计划利润提成”的历史印记。超额奖励调动了工人积极性,企业面貌焕然一新。而面对争议,当时的广东省委及时肯定了清远试行的这一做法,并推广至全省。1981年,国务院发文要求全国推广“清远经验”,开启了全国工业体制改革先河。 1983年,中国首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白鹅潭宾馆在广州开业。1986年,《广东省技术市场管理规定》通过,规定技术是商品可交易,属全国首创。1987年,《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通过,在全国首次规定实行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和有偿转让……南粤大地激荡起改革风云,释放出巨大活力,引领着时代风气。 开放从“办特区”开始。1979年4月,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代表广东省委向中央提建议,希望中央给点权,利用广东有利条件“先走一步”。同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试办“出口特区”,这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出口特区”创办后,广东下放利用外资审批权,诞生了一批直接进行对外贸易的生产企业。1981年,广东进出口总额比1979年增长56.2%。 41年来,改革与开放成为融入广东发展血脉中的两大基因。 新时代的广东,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2018年6月,广东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决定》,作出“1+1+9”工作部署,强调要在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上有新担当新作为。 新时代着眼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东随后发布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以大湾区建设提升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 在陈升看来,未来的大湾区就是“家”。如今,他把学习和科研放在了香港,把商业和网络拓展放到了深圳,港深两地跑。“我觉得这可能是未来大湾区的一种常态——企业或生活在大湾区的人没有固定的家,大湾区就是他们的家,如果有需求,一天可能会去到大湾区的两三个城市。” { 【数说成就】 ●2018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增加值2549.5亿元,同比增长25.6%;实现税收收入445.94亿元,同比增30.3%;固定资产投资465.33亿元,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45.08亿美元,增长1.3% ●今年上半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9.3%;实现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3.7%;实际利用外资25.33亿美元,增长12.1%,占全市58.5%,占全省20.7%,占全国3.7% ●自2015年4月至2018年底,广东自贸试验区内累计新设企业25万余家,实际利用外资18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8.3% ●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9.73万亿元,连续30年位居全国第一,现正迈向10万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