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金融监管科技实验室在中大管院揭牌 |
柯建杰 陈诗诗 今年教师节前夕,广东29个单位被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其中,就有国内知名的商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中大管院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优秀的“秘籍”是什么?不久前,中山大学发文分享了这份答卷背后的秘密——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办学方向,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商界英才,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特色: 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炼就一流工商管理学科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根植于百年中大,坐落于得风气之先的广东,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门从事工商管理教育和研究的机构。“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这个年轻的商学院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组建战略与创业创新、会计治理体系创新、中国营销创新、互联网管理创新、金融服务资源配置与风险管理等6个有特色的“大团队”;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供给侧改革”等热点问题开展大项目研究;设立企业案例中心、大数据中心和行为研究实验室3个“大平台”,三者相互支撑推动,成效显著。 据了解,2018年,学院建成大数据中心,目前已经配置了所有主流的金融数据库;2019年,学院成立全国首个金融监管科技实验室,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协助地方进行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与防控;学院教师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40余项,国家级科研奖励2项;《金融创新、资源配置与风险管理》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实现了广东经济管理学科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上“零”的突破;学院学生曾斩获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世界总决赛冠军、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总决赛冠军、“挑战杯”金奖等。 2017年,中大管院工商管理学科进入“双一流”教育部推荐名单,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获得排名并列第一(A+);2017年、2018年,工商管理学科连续两年进入“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排名前1%,成为广东省唯一进入1%的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及经费数额在全国高校管理学部排名第一;MBA项目入选“全球百强”、亚洲第三;EMBA项目位列全球第11位…… 未来,学院还有一个“小目标”:能向全世界提供中国工商管理说明书、解释学和方法论。 育人: “德智体美劳”并举,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如何培养出“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商界英才?记者了解到,30余年来,学院借鉴全球先进办学理念,扎根中国大地,构建“价值引领,通专融合,复合创新,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建立学业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位一体的共育培养模式,更早挖掘学生在科研、实践和创业创新等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因材施教;建立AOL等学习质量保障体系,第一课堂和第二堂课深度结合,强化基础、提升学术,“德智体美劳”并举;学院第二课堂品牌特色活动“百歌颂中华”已持续举办超过26年,被教育部评为2012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特等奖…… “要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说。 30多年来,中大管院走出了一批批蜚声国内外的大师——如中国营销届的泰斗、“正收正付记帐法”的创造者、中国旅游管理学科创始人、第三产业经济学的开拓者、中国家族企业管理的领军人物等。 在他们的悉心培育下,一批批年轻的管院学子也开始崭露头角。2017年4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两位年轻校友王子、莫子皓入选2017福布斯“30岁以下亚洲领军人物30人榜单”。校友宋广菊、铉伟英入选2018福布斯女性企业家榜单。 引领: 党员带头攻克科研难题,贡献高水平“中国智慧” 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就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交出这份优异答卷的“秘籍”。 据了解,目前,学院的“长江学者”、科研骨干都是中共党员;六大科研团队的学科带头人也都是中共党员。学院还在全国首创举办“全国商学院院长书记创新论坛”,与校外企业单位党支部结对共建等,党建和业务共同提升。 学科研究成果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记者了解到,学院立足中国国情,发挥学科优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了高水平、有影响、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智库”,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型社会”“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拿出切实管用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其中,学院负责建立的高级金融研究院成立仅一年多就进入“国家核心智库”。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政府参事毛蕴诗教授的咨询报告和参事建议多次获得广东省政府优秀议政奖、积极贡献奖和优秀成果奖。 2019年,这所年轻的商学院已成长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源源不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深谙中国管理本土实践、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商界管理精英,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