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民营中小企业谋生存求发展 一靠自主创新二靠贴心帮扶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9月17日        版次:A06    作者:梁怿韬

     明珞公司总裁兼董事长姚维兵 受访者供图

     广州明珞公司柔性总拼系统

     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将“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作为奋斗目标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梁怿韬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广东一省,2019年上半年民营经济贡献的税收总收入,就占全省税收比重近一半。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要想生存,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除了依凭自身实力,也需要外力帮扶。广东先于全国,出台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成长的措施,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擂鼓助威。

  贴心的政策让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成长关键期感受到帮扶的温暖,但要持续发展乃至“能办大事”,自身仍需要拥有强大功底。在成长过程中已经“能办大事”的企业家回顾创业过程时,会告诉后来者,坚持自主创新,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关键。

  

  {【前世今生】

  依靠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 支撑民营企业今天的辉煌

  明珞、洁特、视源、乐源、禾信……这是一串立足广州科学城大展拳脚的民营和中小企业的名字。

  这些企业中,不少已经“能办大事”。在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官网,市民可以找到其为奔驰、宝马、大众、通用、广汽、上汽、北汽等国内外汽车制造厂商提供的车身焊装智能制造生产线展示。除了汽车制造,它还专注于航天航空、轨道交通和一般工业等领域,致力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艰苦创业:原始资金只有15万

  民营和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绝非一蹴而就。仅以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为例,就能看出民营和中小企从初创到“能办大事”,需要克服的各种困难。

  2007年,本科毕业于汽车专业、在一家大型合资车企工作5年多的姚维兵,选择辞职并创办明珞公司。希望做出可以媲美进口的车身制造设备,成为他最初创新创业时的目标。“国外的汽车厂,上世纪80到90年代已有机器人造车了,国内领先的合资车企在2000年初期还在使用大量人力造车,我当时所在的合资车企2002年才引进第一台机器人。”姚维兵称,当他2003年第一次看到进口的多车型共线柔性总拼系统能够精巧快速地制造汽车时,他对该系统精妙的高柔性设计感到惊叹。

  自主研发多车型共线柔性总拼系统,是姚维兵创业时想做的事。这套系统当时没有国产产品,研发费用预计要上千万元。只有15万元和一个创新梦想的姚维兵,蹒跚上路。“如何生存下去”,成了明珞草创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创业头3年,30多名员工挤在110平方米的办公室办公;为了维持公司运作,公司需要接每单几百到几千元的小额工单;为维持公司运作的同时让自主研发得以延续,姚维兵借遍亲戚朋友的钱,还把房子抵押了。

  咬牙坚持:最后10万元用于培训

  原始资本不多,初创企业该向哪里投资才能兼顾生存和持续发展?明珞给出的答案是“向创新投资”。公开报道显示,明珞有一次发完工资后,公司还剩10万元钱。姚维兵没有把这笔钱用在其他地方,而是送员工进行工艺和机器人模拟仿真技术的培训。2009年,明珞成立了自己的产品研发部门,开展关键技术的研发工作。“永远比别人领先一步,才能抓住先机,立于不败之地。每做一个决定,都需要考虑未来3到5年的发展前景。”对于当初的决定,姚维兵回忆时说。凭着自主研发的技术,明珞开始吸引龙头企业客户的兴趣,2010年10月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当年12月成功引进第一期风险投资1800余万元。这笔投资,亦被用于研发当时“比最好再好一点”的柔性总拼系统。

  时至今日,注重研发和自主创新,仍是明珞的一项工作重点。截至2018年年底,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0%。

  记者发现,坚持自主创新,成为广东民企、中小企业维系生存的关键点。

  开花结果:赢得一个个客户青睐

  坚持自主创新,不仅成为明珞得以生存的关键,还为明珞“能办大事”奠定基础。2010年靠第一笔融资研发出的柔性总拼系统,“不够完美,继续研发”;通过自主创新获得的过硬技术,成为明珞招揽客户及投资者的法宝。明珞官网“大事记”中所记载的2010、2012、2014、2015年,均有风险投资或者融资进入,金额从最初的1800万元升至2015年的2亿元。单在2012年,明珞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部专项资金支持、输送系统获得广州市发改委战略产业项目资金支持、激光应用中心荣获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立项。2015年,明珞研发完成了第三代多车型共线柔性总拼系统,具备共线生产7种车型,能够为客户企业生产更多的汽车并创造更大效益。这让国内一家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用该系统替换了原有国际知名机器人公司的总拼系统,明珞被自主品牌制造商客户评为年度唯一的优秀设备供应商。

  因为坚持自主创新研发,明珞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客户青睐。“从过去汽车高端设备依赖进口,到现在我们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智能装备走出国门,出口到美国、欧洲、日本、墨西哥、南非、马来西亚等市场。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在3000亿元的细分市场上做全球第一。”姚维兵说。

  

  {【总书记来到这里】

  考察中小企 鼓励办大事

  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广州科学城,在羊城新八景评选中获评“科城锦绣”。2008年和2018年,习近平两次来到这里考察调研。

  2008年12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来到广州科学城调研。在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内,习近平关注到当时仅创业3年、由一群年轻人创办起来的高科技企业广州视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你们企业是成规模后进入科学城,还是创办阶段就已经进入?当前经营状况怎么样?”习近平关切地问,在场的企业负责人介绍说:“我们的企业是在科学城创办的,进来时只有不到100人,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可以说就是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孵化出来的,目前我们有着业内领先并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听到企业的答复,习近平非常高兴。针对当时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习近平给相关企业指出了“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之路。

  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广州科学城考察。在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的企业创新体验中心,陈列着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乐源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产品。习近平详细了解企业研发、销售、出口等情况。

  习近平指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啊!中国大中小企业一视同仁,而且中小企业现在在我们国内经济发展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这个发展前景也是很大的。”

  他指出,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前途不可限量。党中央一直重视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点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关于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政策、融资、营商环境等方面帮它们解决实际困难,也希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聚焦主业,加强自主创新、练好内功,努力实现新的发展,为祖国强大和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见证人说】

  只有坚持自主创新,企业才能由小变大

  “总书记用生动的例子,给我们讲述了民企、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回忆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的考察调研,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总裁兼董事长姚维兵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参与座谈的广州开发区各民营和中小企业负责人要好好发展企业,“他在浙江工作时,当时的阿里巴巴还是小企业,后来阿里巴巴越做越大,这说明民营企业好好做,小企业是可以变成大企业的。”

  “明珞的发展,离不开多年来的自主创新。”姚维兵说,仿真技术、虚拟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明珞现有的“看家本领”,无一离得开企业从创立至今坚持的自主创新之路。他认为民企、中小企业只有不断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在企业的发展中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发展,力争小企业变成大企业。

  明珞所走过的自主创新之路,途中并非一帆风顺,在企业资金短缺时,姚维兵亦曾在资金筹措上“东凑西借”。当下不少地方,出台了鼓励创业,减轻民企、中小企业负担的措施。姚维兵认为,相关措施的出台,对于鼓励创新创业和减轻民企、中小企业负担有一定作用,但毕竟创新创业还是有风险的,相关措施的出台不意味着当下的创新创业失败的风险比明珞初创时要低。对于创新创业者和有志于把民营和中小企业做大到“能办大事”,姚维兵建议除了创新创业者和民企、中小企业负责人要坚持自主创新外,对于重资产的投资项目需要谨慎,鼓励创新创业和“能办大事”的政策也应更个性化、更贴心、更具引导性,“政府可以做好公共服务,例如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园,这样可避免创新创业者和民营中小企业在自行筹资建设相关设施时投入重资产。”除了自主创新和相关政策服务,姚维兵还建议创新创业者和民企中小企业负责人及相关政策制定者,要特别注意人才培养,“要吸引、发展、培养各类人才。广州有1000多万人,里面一定有不少人才,他们能够带动发展。”姚维兵认为,优秀人才被发掘培养、优秀企业被鼓励发展,最终能够让一批民企、中小企业成长为龙头企业,实现“民企、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广东改革成就】

  为“能办大事” 扫除障碍 广东上半年新增 减税降费400亿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梳理过去一年所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或政府指导意见,记者发现无论从国家到地方,如何扫除民企、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创造条件让它们办大事,成为各地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工作。广东省、广州市更是长期推进相关工作,已有行政区通过打造“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先试区”,为民企、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起到示范作用。

  广东:接连推出两个“十条”

  今年4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作为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早已成为广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没有发布之前,广东近年来已经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早在2017年,广东便注意到需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并在当年和2018年分别出台“实体经济十条”及其修订版本;在2018年,广东安排6.8亿元的民营经济及中小微企业发展项目专项资金,涉及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小额票据贴现中心、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及上市融资等9个方面内容推进民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2018年11月7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实体经济十条”的基础上,发布“民营经济十条”,让促进健康发展的力量既照顾到实体经济,又重点聚焦在民营经济上。针对姚维兵建议的“政府多做一点,企业少做一点,减轻重资产投资”,广东省自2017年起已让3.29万亩工业用地在出让过程中享受地价优惠,出台允许工业物业产权按幢按层分割转让的灵活创新政策。

  据悉,2019年上半年,仅“实体经济十条”及其修订版的实施,就为广东新增减税降费约400亿元。2017年以来,全省工业用地享受到地价优惠,为企业节省初始用地成本455亿元,占全省实体经济降成本总额的21.3%。

  

  广州:孜孜不倦改善营商环境

  全国动起来了,全省动起来了,作为广东省会的广州也在“动起来”。2019年9月,广州发布了简称为“民营经济20条(修订版)”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修订版)》。畅通民间投资渠道、支持民营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政务环境等措施,包含在“民营经济20条(修订版)”中。

  明珞公司所在的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一直以来以改善营商环境著称。2018年11月,该区便以18条鼓励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政策,制定《关于大力支持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通过设立三个分别100亿元及以上的基金,破解当地民企、中小企业融资难;通过“停征(免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推行企业全生命周期免费服务”“实现通关环境全国最优”等政策,让该区成为“无费区”。针对姚维兵提出的降低重资本投入建议,该区还将安排每年建设100万平方米加速器、有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我们一直持续根据各种商事主体的需求,优化营商环境。”广州开发区政策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在2017年按照行业分类,出台“金镶玉”政策调整营商环境,对有一定门槛的企业提供了快速成长的途径,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如今出台的“民企中小企十八条”,则从民营和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中所遇到的痛点难点考虑,协助它们减轻负担,更像“雪中送炭”。通过各种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正在创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先试区”。

  【数说成就】{

  ●2019年上半年,广东民营经济贡献税收收入7454.3亿元,占全省税收比重的46.6%。

  ●2018年,全省4.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七成,中小企业占比超过六成。全省民营大型骨干企业收入有109家超过100亿元,有15家超过1000亿元。

  ●2019年上半年,广东民营经济新增就业人员161.4万人,全省有3704万人在民营企业工作,占全省就业人员的七成以上。

  ●2019年上半年,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7.1%,较全省GDP增速快0.6%。

  ●2019年上半年,广东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5%,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增长5.9%,民营经济单位数增长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