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市场维持“消费”为主线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9月26日        版次:A15    作者:黄智华

     唐志顺 画

  智者股道  

  本周以来沪指跌回半年线蓄势。9月23日为秋分节气,当日大盘调整,之后两日继续整理,体现一定时窗效应,不过8月以来,节气时段的调整反而带来机会。另据有关统计,自2009年至2018年,沪指有多达8次在国庆假期之后的前5个交易日出现上涨,上涨概率达80%,平均涨幅也达到2.48%,其中除2018年大跌外,其他年份均较稳定甚至大涨。

  正如本栏上周分析,阶段上,沪指或围绕今年9月5日上涨缺口2957-2972点和半年线一带蓄势,沪指3000点以上压力反复存在,上行仍较为反复。

  沪指本周三回补了今年9月5日上涨缺口,一方面或使市场阶段跌势收敛,另一方面也使该缺口未能构成中途缺口,使今年8月以来的涨势未能形成类似今年1月至4月的具有一定爆发力的持续性升浪,或等待明年年初的机会。

  今年9月中旬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已接近今年4月高位后受压,沪指回到今年7月高位遇阻,年内如果得不到成交量持续放大的配合,大盘估计难上破今年4月高位,即使上破也不会走远。大盘回稳和日后突破今年4月高位,需要金融股持续启动,但目前大多数金融股近半年来反复整理,一段时间内或缺乏持续上行动力,只能阶段上有所回稳以稳定大盘。

  近期不少国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如降息等,而近期国际油价一度大跌,说明当前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并担忧经济前景,放水对股市刺激作用有限。

  酒类股票近周不断走强,不少创出历史新高。在我国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下,以大消费为代表的A股核心资产仍是市场特别是外资看好的对象。

  另外,5G等科技“新经济”概念也成为市场反复追捧的品种。消费与科技概念股为今年行情主线,呈现“结构牛”,而不少科技概念股可归为科技消费的范围。  (黄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