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19中国(澳门)传统医药国际合作论坛开幕

中医药国际化要关注机制研究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9月26日        版次:A15    作者:严艺文

    

  羊城晚报讯 记者严艺文摄影报道:9月25日,由位于珠海横琴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承办的“2019中国(澳门)传统医药国际合作论坛”在澳门开幕。本届论坛以“共享传统医药成果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为主题,700余名嘉宾就中医药发展机遇、国际化发展等议题展开交流。

  开幕当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王国强在致辞中表示,中医药已经成为广泛惠及基层民众、维护澳门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也已经成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幕式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正式启动,同时,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与广药集团、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等进行项目签约。

  中医药该如何走向国际化?多位业内人士及专家发表了观点。康臣药业药研中心研发总经理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医药国际化需关注两个基本点,即“有什么疗效”和“为什么有疗效”。他提出,中医药国际化要关注机制研究,通过精准的循证医学证明疗效,再申请药品注册。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董事周俊杰认为,应将中医药视为科学,进行科学创新。一方面,在中医药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另一方面,要对中医药进行现代化研究,“应该用通俗的语言对中医药的机理和机制作出解释”。

  周俊杰还提出,中医药的循证研究目前面临投入大、时间长等难点,系统、流程还需完善。前美国FDA资深审评专家窦金辉博士就此问题表示,中医药的循证研究应落实到具体的产品,产品与疾病要对号入座。近年来,中医药国际化的发展逐渐呈现全面化的特点。

  羊城晚报记者获悉,9月26日,论坛还设有投融资论坛、商贸对接会与科技成果对接会,针对传统医药贸易合作、产品展示及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等进行交流。这为中医药研发项目搭建了项目展示、资源对接的平台,为传统医药国际化的成果交流、经验分享提供了面对面、一对一的洽谈机会,为高等院校中医药研发成果搭建“供、需、服”多方协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