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参与“有事好商量·民心筑城”专题互动,了解更多详情 |
老有所养 文/羊城晚报记者 刘云 在上一期养老话题“记者跑”,本报记者提出了关于广州市养老现状中存在“康养机构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公不应求’和‘民半空置’并存”以及“养老设施建设未能满足辖区老人需求”等问题情况。 对于以上现状,广州市政协委员们分别通过参与广州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问卷调查,走访养老机构的行业环境、运营状况,了解受访者家庭老人的基本概况、养老偏好、对广州养老机构评价等内容,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相应协调意见。 现 状 1 专业护理人才缺乏 建议:尽快制定职称评定体系 现 2 状 中心城区床位短缺 建议:对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由于专业人才缺乏是广州养老服务发展的一大阻力,为加强养老服务基础建设,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李瑾和数位政协委员一同开展调研。 市政协委员胡育新表示,“人才荒”已成为养老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但现在就整个行业而言,养老人才无论是薪资还是社会地位都很低。“老年人护理服务是一项比较特殊的工作,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跨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还要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爱心。可是这份工作,社会认可度不高、收入不高而且充满压力和高风险,对社会公众而言吸引力不够。” 调研中,委员们发现,属于社会民生行业范畴的养老机构属于重资产运营,成本高、运营周期长、回收周期长、效益低,所以养老机构对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很严格,部分养老人员平均每月收入约为4000元——5000元左右。此外,养老行业的职业等级标准也不明确,在学校经过3年专业学习培养出来的人才,或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4050”人员一样,做同样的工作,给予同等待遇,对于职业发展渠道和未来空间,毕业生并不太清楚。 对此,胡育新委员建议,广州应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养老服务业就业增长,并建立“阶梯式”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方式。“对养老服务产业不同岗位从业人员采取‘阶梯式’培养,可以满足养老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政府、社会养老机构、高校联手,根据现代养老服务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及新型岗位的特点,可多方位、多途径,工学结合、合作培养养老服务人才。” 在留住养老人才方面,委员们建议,让养老服务培训与职业资格挂钩。对从业者自身而言,需要有自己长远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养老职业教育和培训如与职业资格挂钩,更有助于他们在这个行业长久地做下去。广州应尽快制定专门的养老人才职称评定体系,明确职业职级,让从业者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有效认可,提高全社会对养老服务业的认识度、认同度和支持度。 养老床位是满足群众养老服务需求的基本硬件。目前,广州市存在中心城区床位短缺、城乡发展不平衡、养老床位“公不应求”“民半空置”现象并存等的矛盾和问题,对此,市政协委员夏凤华建言:“提升养老服务设施使用效率,加大政府购买民办养老床位力度。” 夏凤华委员表示,传统长者总是有“不离家、不离亲”的养老愿望,建议按照普通养老机构的服务标准,对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由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团队为居家的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提供服务。充分发挥智慧广州的优势,通过智能设备和互联网实时掌握长者健康动态,建立“家庭养老床位”综合运营补贴及评估机制。 今年91岁的黎婆婆,每天都会下楼买菜做饭,虽然她自称能够自理,但是社工黄姑娘还是为她安排了助洁服务员,帮她打扫卫生。一到晚上,黎婆婆的邻居好友也会过来陪睡。有助洁服务员、有邻居好友、有社工的关心,黎婆婆说,她并不孤单。 市政协委员刘惠萍建言,要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互助养老服务,发动身体健康的老人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的作用。老人们付出的这些劳动有可能得到补偿——如果在以后的日子成为重度失能老人时可以享受免费服务。 市政协委员摆林表示,希望街道和社区能够提高对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养老的重视。“特别像黎婆婆这样情况的独居老人,我认为,至少每星期有一次到两次到家里来,这样对她的精神上和身心上有很大的支持,能够支撑她继续生活下去。” 调研中,大部分护理站未纳入医保定点的问题,也受到了市政协的关注。广州共有63家定点护理机构,平均每个区至少有一家。但这远远满足不了广州老人的需求。广州市政协调研报告指出,长护险仅覆盖职工医保,覆盖范围能否延伸? 市政协委员郑子殷建言,可参考“长者饭堂”的网格化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卫健部门能不能通过这个社区医院为抓手,将整个社区老人的健康建立档案,通过数据化分析将动态变化形成数据库,这样做是对整个资金、资源的投入更加有规划。” 现 3 状 辖区养老未能满足需求 建议:多措并举强化用地保障 那么,针对养老设施建设未能满足辖区老人需求的现状,委员们又有哪些好的建议,既能够让新建养老机构增加床位,又能满足老年人离家近的愿望呢? 市政协委员谭国戬表示,结合《广州市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修编(2018-2025)》的编制工作,从差异化角度出发,重视养老规划与人口布局规划等相协调与衔接的问题,增强及提升城区、住宅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在规划到位的情况下,确保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落到实处,在新建城区和住宅区,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 谭国戬委员认为,对旧城区和已建住宅区,要同时制定具体配套机制以落实以上“四同步”,要强化民政部门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中的实质性参与发挥作用,确保居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落地不走样。 “养老服务设施的落实到位有赖于用地供给,广州应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强化用地保障,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年度规划完成储备,同时研究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或社会力量利用自有地块,举办发展养老服务机构的可行性及实际操作性。” 下期预告 对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推进和完善,广州相关部门有话要说。请看下一期《有事好商量·民心筑城》之政府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