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原广东省卫生防疫站寄生虫病研究所所长黄祺林:

以身作“饵” 艰难抗疟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0月11日        版次:A09    栏目:家国春秋 健康篇    作者:丰西西

    

    

  话当年

  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六月谷子满,北寒鬼上床。十人九个疟,无人送药汤。”上世纪50年代初,广东疟疾疫情大规模爆发,这首民谣形容的就是当时疟疾的猖獗。今年85岁的黄祺林是原广东省卫生防疫站寄生虫病研究所所长,对当年防疟抗疟工作印象深刻。

  “由于缺医少药,很多人到离世都没能去看病。”黄祺林回忆,为了搞清楚疟疾是由哪种蚊虫传播,他和同事连续几年都在和蚊子“打交道”。

  “白天研究解剖蚊子,晚上去抓蚊子。”黄祺林说,蚊子不好抓,他们就以身体为诱饵,待蚊虫停留在裸露的手臂、小腿等部位,立即用嘴把蚊子吸进小管子里去。“当时通宵蹲点,蹲点的地方是村民们的牛棚、猪栏、茅房等地,虽然又脏又臭但那里蚊子最多。”

  在黄祺林和同事的努力下,广东的疟疾传播媒介报告出炉,确认了中华按蚊是广东平原地区的传疟媒介,微小按蚊是山区和丘陵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大劣按蚊是海南岛山林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为此后的疟疾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黄祺林表示,1958年以前抗疟,着重治疗疟疾患者,发现一例,治疗一例;1958年以后,改用DDT(双氯苯基三氯乙烷)滞留喷洒灭蚊和吃预防药等控制疟疾流行。1984年,深圳疟疾疫情爆发,疾控专家们用“溴氰菊酯”浸泡蚊帐和强调睡眠挂帐措施遏制了疫情。后来,这一方法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并在非洲各国疟疾防治中推广。

  经过半个多世纪艰难抗疟,2010年,惠东县报告最后一例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后,广东再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达到了国家消除疟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