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部分银行揽储压力加大

随存随取收益率近4%智能存款“卷土重来”?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0月25日        版次:A13    栏目:财经·热闻    作者:戴曼曼

    

     图/新华社

    

  羊城晚报记者 戴曼曼

  随着银保监会明确结构性监管要求,变相高息揽储的“假结构”无处遁形后,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银行的揽储压力逐渐显现。与此同时,曾经一度接受过监管“窗口指导”的智能存款产品又重现江湖,在多个线上金融渠道或者平台上,羊城晚报记者都留意到,此类起存金额低、期限灵活的存款类产品上线,以接近4%的年化收益率跑赢了多数定期存款。一度下线的智能存款“卷土重来”,是否会引得监管再次出手?

  承接低风险偏好客户

  起存门槛低、可随时提前支取、利率远超过传统存款……于去年走红的智能存款产品,在经历了监管“窗口指导”甚至部分产品主动下线的情况下,近期却重现江湖。

  羊城晚报记者在多个线上渠道发现,包括百度旗下的度小满、京东金融、小米金融和陆金所等平台,均有推出智能存款产品,包括新网银行、中关村银行、振兴银行和华通银行等银行的相关产品,均采用“靠档计息”的方式,即存款时间越长利息越高,其中随存随取产品年化收益率逼近4%,颇受市场欢迎。

  值得留意的是,此前就有多名业内人士曾透露,“智能存款”本质上或是利用活期存款收益权转让,来实现资金流动达到准活期的目的,即已涉及资金错配,已引起了监管注意,部分银行或已收到“窗口指导”,智能存款产品一度下线。

  此时智能存款产品重新“上线”甚至选择种类更多,这是否意味着监管态度有所转变?“这类产品的盛行,一方面是由于银行本身揽储压力较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理财产品的口径逐步收窄”,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逐步退出银行,需要用新类型的产品去承接此类客户,才能避免客户的大量流失。而智能存款的特性符合这类客户“低风险,中等收益”的投资诉求,因此其需求也相应增加。不过多位业内人士透露,智能存款此时的“上线”并不意味着监管有所放松。

  “如果后续此类产品被叫停,大概率监管会采用新老划断的方式推动相关政策的平稳实施,所以存量产品大概率不会受到较大影响”,魏骥遥表示,假如监管出手,大概率也会给一个过渡期。

  结构性存款或量价齐跌

  智能存款为何重回市场?分析认为,这或与银行揽储压力加大有关。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纷纷出台的背景下,“结构性存款”成为银行揽储的“利器”。2018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结构性存款规模大幅增长,据央行数据,截至2019年9月末,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10.85万亿元。

  在结构性存款暴增的同时,不断有声音传出有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涉及造假,今年10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剑指部分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产品运作管理不规范、误导销售等问题,规模超10万亿元的结构性存款迎来强监管。

  随着监管层频繁下发文件,“假结构”存款将受到强力约束。分析认为,部分银行将被迫调整产品的收益结构,结构性产品的收益率有可能走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减弱,结构性存款总规模有可能会有所压降。在此情况下,银行的揽储压力会进一步加大。

  制图/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