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黄埔:基层有呼,部门必应

通过“令行禁止 有呼必应”指挥平台,20万宗社会治理事件得以流转,办结率满意率均超过99%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1月07日        版次:A09    作者:曾妮、张成

     黄埔区“令行禁止 有呼必应”综合指挥平台

  文/梁怿韬 曾妮 张成 图/邓勃

  2019年,广州市委就构建“令行禁止 有呼必应”基层党建格局和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进行部署。今年2月,广州市黄埔区率先响应部署,制定出台《黄埔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工作主方案》(简称“黄埔区有呼必应10条”)。自此,“有呼必应”成为黄埔区社会治理的品牌和平台。

  有别于传统的“发现和治理力量主要来自基层”模式,黄埔区“令行禁止 有呼必应”平台,充分授权基层在发现问题时,可以使用区级行政力量进行治理,并有相关的配套措施推动区级部门向基层提供治理力量。2019年至今,已有大量社会治理事件,通过“令行禁止 有呼必应”平台流转,获得高办结率和高满意率。除了让社会治理事件获得更高效的解决,新技术的应用结合营商环境的改革,还让传统的基层治理手段增添科技元素并服务于前往该区投资者和创新创业者,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这是该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实里去,用心用情用功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的一个生动缩影。“有呼必应”是如何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记者走访黄埔区,看看“有呼必应”实施后带来的变化。

  一个小程序,令基层有呼部门必应

  道路破损、流动商贩占道经营,这两项看起来很琐碎的事情,有时候却不是那么容易解决。作为黄埔区联和街道的一名网格管理员,小谢经常需要处理市民投诉,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街道、社区一级,跟市民的距离最近也最密切,市民经常会把问题向我们反馈。但在街道层面,看似琐碎的小问题,却缺乏处理力量难以解决。”小谢以道路破损和流动商贩占道经营两个例子介绍,部分道路破损需要协调区一级住建部门处理;看似简单的流动商贩摆卖,彻底整治需要区一级公安、城管、市场质量监督、食品药监联合执法。在过去的机制体制下,看似琐碎的小事因“发现问题的基层难以解决,有解决问题能力的部门看不到问题”,往往难以解决。

  “现在再有市民反映这两个问题,只要在我们辖区内,除了继续找我们网格员寻求帮助,市民自己也有比以往更好的反映渠道了。”6日,小谢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小程序“联和有呼必应”,就可以处理市民反映的各类问题和诉求。

  记者看到,打开“联和有呼必应”,小程序会显示市民所在的位置。身处联和街道辖区范围的市民,只需输入和诉求有关的图文内容,便可将事件向联和街道反映。小程序的背后,连接着联和街道“令行禁止 有呼必应”指挥中心。2019年至今,通过联和街道“令行禁止 有呼必应”平台,已有177宗事件从基层发起呼叫,除了72宗由街道层面自行办结外,剩余的105宗需要呼叫区住建、公安、城管等区一级行政部门处理。

  “我们会先判断基层反映的诉求,街道层面是否能解决。如果确实没法解决,我们会将诉求签派到区一级行政部门。”小谢介绍,相关的区级行政部门需要在签派后24小时内接收派件,并在基层指定的处理时间内,应答乃至处理事件或诉求。在这套体制机制下,联和街道在今年4月份,成功联动区公安、城管、市场质监、食品药监等部门,对困扰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流动商贩乱摆卖问题进行联合执法;一则6月19日市民反映的南云五路7号华南新材料创新园对出人行道道路破损事件,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协调处理,6月25日整改完毕。

  一个机制,让街镇可向部门借力

  是什么力量,将基层和区级行政部门整合在一起呢?记者走访黄埔区“令行禁止 有呼必应”办公室,了解“有呼必应”在该区的实施情况。

  “通过‘有呼必应10条’,我们搭建了一个‘令行禁止 有呼必应’指挥平台,旨在让问题和诉求在基层便可获得解决,支持基层随时向区级行政部门借力,高效解决问题,并建立了提升平台办事效率的机制。”黄埔区“令行禁止 有呼必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令行禁止 有呼必应”指挥平台下,黄埔区形成了基层问题和诉求“区—街镇—社区”三级响应机制,并授权街镇一级使用区级部门的行政力量为民办实事。为支持街镇一级有需要时向区级行政部门借力,在“有呼必应”机制下,街镇一级还可为负责办事的区级行政部门进行打分,所打分数和区级行政部门绩效挂钩。

  “街镇必要时可以借力区级行政部门力量为老百姓办实事,但这不意味着基层可以把所有事情都呼叫上去全让区一级部门去做。”该负责人表示,如前文所述的联和街道,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令行禁止 有呼必应”领导小组,引导全街3876名在册党员深入一线,把他们编入全街189个基础网格,让党员与专职和兼职网格员合作为市民办事,使当地居民感受到“党就在身边”。

  在没有“有呼必应”机制前,联和街早在2015年便成立包括公安辅警、街道城管、环卫等人员组成的机动巡查队,以巡查的方式快速发现并处理辖区内影响市容环境事件;如今配合“令行禁止 有呼必应”,机动巡查队可以做到每天7时至20时在辖区主要路段和重点区域进行执法检查,并连同区级行政部门在今年联合治理了乱摆卖、违法户外广告、“五类车”等基层反映迫切的问题。

  科技加持,“有呼必应”解民生难题

  “在‘有呼必应’的号召下,结合科技诞生了不少新的治理手段,解决不少民生难题。”黄埔区“令行禁止 有呼必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街镇一级部门,人手相当有限,却要面对繁琐的基层事项和诉求。没有人力或者科技手段的帮忙,不行。”在黄埔区萝岗街道,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演示了在“有呼必应”背景下街道实施的“智慧街区”平台。记者看到,无人机、温度探测器、水传感器等物联网设施均被应用到“智慧街区”平台上。

  “通过无人机对辖区拍摄,我们可以以每月两次的频率,巡查并拍摄辖区所有建筑物,并以人工智能的方式判定被拍摄的建筑物是否有违法建设正在建设中;如果需要加密频率,我们最密可以每两天就出一次报告。”“智慧街区”平台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频次的无人机巡查拍摄,可以及早发现尚在建设中的违法建设,可依法及时拆除,避免了抢建的违法建设已通水通电住人、难以执法的难题;通过在独居老人住处试点安装温度探测器,“智慧街区”平台可以在不安装有损老人隐私的摄像头的前提下,根据老人体温为老人家属和养老服务人员提供老人在家中的动向;通过水传感器,“智慧街区”平台可知悉暴雨天辖区内哪里水浸或可能发生水浸,街道可以集中调度力量前往水浸地救险。“‘智慧街区’平台的投入使用,让我们有信心可以更好服务市民。”萝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政府部门的及时介入,为企业解决了很多问题。”华南新材料创意园运营总监谢泽帆表示。在今年接收区内一座产业园区运营工作时,谢泽帆也感受到“有呼必应”提供的服务。在涉及新旧物管交接问题上,当地政府部门协调产业园原物管、产业园所在村社,与谢泽帆团队进行沟通协调,确保产业园区的顺利移交。

  “我们有一套与客户联系的电话系统,有一次系统发生故障,光靠企业处理,进度缓慢。”广州渠道拓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伍晓春介绍,她把恢复电话系统的诉求向街道反映,没想到很快获得处理解决。

  据悉,黄埔区通过“令行禁止 有呼必应”指挥平台,今年至今已流转了约20万宗各类基层社会治理事件,事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超过99%,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让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就在身边、成效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