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风靡世界的自然教育如何落地中国?

自然教育≠占山为王 身边一草一木都是教材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1月20日        版次:A13    栏目:教育·新业态    作者:蒋隽

     德国自然与森林幼儿园都很『简陋』 受访者供图

    

  文/羊城晚报记者 蒋隽

  没有自然的童年,不值得称赞,不了解的故乡,就是他乡。在日益城镇化的中国,如何让日益远离自然的孩子,从小埋下自然的种子?日前,“中国自然教育大会第六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超千位国内外自然教育专家及各界代表云集,共同探讨自然教育的国际借鉴、中国模式的现状与误区等。

  做自然教育一定要有广阔的自然条件,“占山为王”有片山坡或林地?或一定要千里迢迢将孩子带到公园?其实这是误解。中外自然教育专家们指出:校园或社区的一片花坛、绿地、景观树都能成为自然教育的场景。

  德国模式:小而“简陋”,项目学习为主

  目前全世界拥有自然与森林幼儿园最多的国家是德国,约1500所。从1968年到如今,德国的自然与森林幼儿园经历了长足发展,从教育理论到实践都非常成熟。

  一个德国的自然森林幼儿园如果开到中国,大概会收不上学生、赚不到钱。

  一是小,整个学校一般15-20个孩子。德国最大的森林幼儿园也才120人,分布在城市的8个营区,孩子可以每天选不同的自然环境去上学。

  二是“简陋”。森林幼儿园并不要求有固定的房舍,野外搭个小棚子或有辆应急车,称之为“庇护所”,提供避险功能,就是一所幼儿园了。

  三是自由。每天8:30家长把孩子送到集合地点,十几个小萝卜头在老师带领下就开始往森林里走。在德国深入调研过森林学校的北京学前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ICEE国际儿童生态教育机构创始人马琳琳说:“也许今天的教学目标是昆虫研究,但很可能走到中午12点都没到研究昆虫的地方,因为孩子走着走着发现了别的好玩的,大家就凑在一起研究。”所以,教育一直在路上,这种模式需要老师具备非常强的项目教学思维方式,把孩子的探索跟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

  四是艰苦。在德国幼儿园的字典里,就没有“坏天气”这个词,在他们看来,任何天气都是不同的体验,即便风雨交加、大雪纷飞,也不能阻挡幼儿们探索的脚步,只是做好各种应急避险措施。

  此外,德国的自然幼儿园并不只与森林元素相关,而是开在各种自然场景之中,例如农场、海滩等。

  森林幼儿园仅仅是带孩子到自然中走马观花的游戏?当然不是。马琳琳介绍,例如图林根州的幼儿园教学大纲对教学范围的规定有:语言与写作教育、体育健康教育、自然科学常识及技术教育、数学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社会文化、道德伦理及宗教教育等多个发展方面,森林幼儿园都会涉及。

  孩子们到了自然环境之后,除了自由探索之外,老师也会把预设的部分课程切入进来,通过集体讨论、小组探索、围圈唱歌等开展教学项目。

  自然森林幼儿园的教学主要有三个重点:环境教育、自然教育、关注儿童的可持续的发展。

  德国关于自然和森林教育的教学体系非常的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机构的特质,进行多元化组合。例如,自然游戏教学法,将游戏教学和戏剧教学结合在一起,通过体验-游戏-手工的流程,帮助孩子完成对自然现象的探索和发现;荒野教学法,倡导活动都回归到原始人的生活状态,教孩子射箭、磨面粉、如何在没有化工原料的基础之上把食物做熟等方式。

  疑问:人工智能时代,还需要自然教育吗?

  世界上第一所自然与森林幼儿园于1952年出现在丹麦,国际对于自然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超过半个世纪,近年来,自然教育理念也走入中国。

  自然教育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自然教育?未来都高科技、人工智能了,还需要自然教育吗?

  “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人类为媒介,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儿童融入大自然,通过系统的手段,实现儿童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编织,形成社会生活有效逻辑思维的教育过程。

  德国心理分析家亚历山大米切利希说过,儿童需要玩伴——譬如动物,更需要自然:水、泥巴、树丛、空地。

  神经生理学研究显示,在大自然中活动可以激起各种兴奋,传导到大脑,产生出运动和行为的反馈;在大自然中获得经验的儿童有高于平均水平的意识水平、运动技能、社会技能、语言能力、创造力、数学和科学知识都表现优异。

  武汉模式:“公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

  最近半年,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庞静每周六在沙湖公园免费教小学生种地,“不教不知道,一教吓一跳”——不少10后学生,直到上了这种“补习班”才第一次知道,蔬菜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而不是“从超市来的”。

  除了劳动,庞静还准备了很多小游戏,让小孩边玩游戏,边学习生态学的知识。庞静说:“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让孩子能够自己感受大自然神奇、美丽的地方,让他们对大自然产生感情。”

  11月初,中国首个自然教育周在武汉举行,“武汉模式”受到国内外专家关注。

  武汉公园大课堂发起人、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公园处处长唐闻介绍,武汉2016年开始在龟山公园推出“公园大课堂”,先后开启植物导师、植物医生、昆虫夏令营等自然教育课程,至今累计开讲2000余场,3万个家庭参与其中。

  去年以来,武汉市探索了“公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自然教育模式。武汉32座城市公园、100多个绿色驿站开放成为中小学生自然研学基地,创新举办中小学生自然笔记大赛和自然生态研学等活动,邀请超百名学生成为小湖长、小树长、小园长,这些新颖的自然教育活动带动了120多万名学生和市民广泛参与。

  2019年,武汉自然教育扩容,从城市公园延展至大大小小不同的自然空间及生活日常场景,构建城市绿地系统五园两区+校园、社区等多层次、立体化的自然教育全阵地。教育对象也从青少年扩展至社区居民、市民。

  调查:

  一二线城市 公众爱户外运动

  论坛现场发布了由北京大学吕植教授团队撰写的《2019年中国自然教育发展报告》,报告显示,中国自然教育发展呈现日渐成熟的趋势,公众对自然教育的认知度达到60%以上;94%的一线城市和88%的二线城市受访者至少每月一次到大自然中活动。

  一线城市受访者最欢迎的活动是:观察野外动植物(48%)、户外体育活动(跑步、球类活动等) (46%)、参观动物园/动物救护中心(45%)。二线城市受访者最欢迎的活动是参观植物园(53%)、自然摄影(51%)、观察野外的动植物(47%)。

  对于那些一周至少参加一次户外活动的“积极”人群中,最受欢迎的项目是户外探险类,如攀岩(47%);其次是工艺手工类(45%)、大自然体验类:体验自然生活(44%)。

  报告指出,受访者对其自身和其子女接触自然的必要性普遍非常重视,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至少一个月参与一次户外活动。

  但是,公众的买单意愿不算强,68%的受访者认为单个自然活动合理的日均花销应在100-300元。意味着对于自然教育机构来说,生存和盈利仍然困难较大。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