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著名编剧何笃忠指出,《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对粤剧艺术遗产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挖掘和修复

绝技“挞烂台”活化舞台上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1月21日        版次:A09G    栏目:要闻·人物    作者:吕楠芳

  羊城晚报记者 吕楠芳

  戏曲传承讲究“移步不换形”,为了还原粤剧独有的文化品格,《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对粤剧艺术遗产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挖掘和修复。《大全》超越传统戏曲工具书之处有哪些?它又是如何唤回粤剧之“形”?羊城晚报记者近日对《大全》执行副主编、国家一级编剧何笃忠进行了独家专访。

  羊城晚报:和一般的粤剧工具书相比,《大全》有何不同?

  何笃忠:过去有不少关于粤剧的工具书,但多是某一方面的专门研究或论述,停留在普及知识层面。而这一次的《大全》,第一个特点是“全”,分成了“做打卷”“唱念卷”“锣鼓器乐卷”“排场剧目卷”“化妆服具卷”等五大卷,涵盖了粤剧表演艺术的方方面面。第二个特点是“深”,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把表演程式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包括怎么做都有具体示范,比一般普及型的工具书更具实用性,可以直接拿到戏剧学校去当教材。

  《大全》通过图、文、音、像四种手段去表现,这也是以前出版的工具书所没有的。比如其中的音频、视频材料,都可以作为跟学的示范,更加有利于粤剧爱好者和专业工作者去学习、研究。

  羊城晚报:《大全》还有哪些突破性的亮点?

  何笃忠:第一次把粤剧的表演行当做了全面的分析和展示。针对粤剧的历史演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真实的史料展现出来。

  第一次对粤剧的“舞台官话”进行了系统研究,整理出约1700个字的粤剧“舞台官话”字典,这个“官话”既不是普通话也不是广州话,一直都是靠师傅传授。我们收集了大量老艺术家的唱片,组织了一批懂“官话”的老前辈,对这些“官话”一一进行了考证,究竟怎么念,都标注出来了。

  另外,我们还对粤剧近百年来吸收外省剧种的部分进行了追根溯源,昆曲、川剧、京剧等被融入粤剧表演的,我们都把它挖掘整理出来。  

  羊城晚报:听说《大全》抢救了很多失传已久的粤剧传统绝技,具体有哪些?

  何笃忠:比如“封宫”“桃花女架”这样的传统排场,内容可能是封建的,但表演程式很特别,有借鉴意义,这次我们都整理录制了。

  比如南派武技中的“打五件”,类似于京剧的“小五套”,用扁担、板凳、箩筐、匕首、八仙桌这五样东西进行开打,过去我们只是在文字上看过,这次根据老艺人口述,以及翻查文字记录,重新研究、整理,再找武打演员排练出来,既没有范本,也没师傅教,很不容易。“打五件”中有一项“挞烂台”,堪称绝技。演员一个跟斗翻越八个人,稍有闪失就会有生命危险。这些技艺都是老艺人和年轻的武打演员一起摸索研究、苦练的成果,非常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