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摸清家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出炉

二三产业 法人单位 五年间增量超100%

广东二三产业法人单位吸纳就业人员逾4600万,全国居首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1月21日        版次:A04    栏目:要闻·时事    作者:王莉

    

  羊城晚报记者 王莉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经过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效益。同时,普查数据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发展取得的新进展,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

  国务院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鲜祖德表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系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获得了极其宝贵的海量数据,是对国民经济一次高质量的“体检”。

  三产就业“蓄水池”功能增强

  普查显示,2018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178.9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1093.2万个,增长100.7%;产业活动单位2455.0万个,增加1151.5万个,增长88.3%;个体经营户6295.9万个。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毛盛勇表示,单位数和个体经营户数大幅增长是国家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果,“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为企业的创业创新营造了更好环境”。

  从业人员方面,2018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8323.6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2721.3万人,增长7.6%,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4446.7万人,占37.7%。从资产负债和营业收入情况来看,2018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914.2万亿元,负债624.0万亿元,营业收入294.6万亿元。

  毛盛勇解释,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第三产业就业“蓄水池”功能在不断增强。

  鲜祖德称,从单位数量、从业人员、资产、营业收入等多方面看,第三产业占比均占有很大优势,作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实至名归。

  区域数据排名中广东夺“三冠”

  根据普查结果,2018年末,东部地区拥有法人单位1280.2万个,占58.8%,比2013年末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492.9万个,占22.6%,提高了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405.8万个,占18.6%,提高了0.4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拥有产业活动单位1408.3万个,占57.4%;中部地区568.4万个,占23.2%;西部地区478.3万个,占19.5%。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广东省312.7万个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法人单位总数的14.3%,江苏省、山东省分列二、三位;产业活动单位中,广东省338.9万个,占全国13.8%,同样位居全国第一,江苏省和山东省分列二、三位。

  从业人员方面,东部地区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1621.0万人,占56.4%,比2013年末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中部地区9309.2万人,占24.3%,提高了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7393.4万人,占19.3%,提高了0.8个百分点。前三位的地区是:广东省4610.9万人,占12.0%,从业人员数位居全国之首,江苏省和浙江省位列第二、三位。

  将依普查结果修订2018年GDP数据

  毛盛勇指出,普查数据体现了我国经济规模大幅度提高、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质量明显提升等特点,同时也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我们的供给还有一些短板。在社会领域,如养老、医疗、教育等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供给还要进一步增加。在产业技术进步、研发投入等方面,尽管和五年前比有明显增长,但是水平、比例还需进一步加大;高技术制造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和五年前比有提高,但是还要进一步提高;包括高技术制造业数量比例有所增加,但是跟产业升级、消费需求升级的需要比,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这方面工作力度。”

  此外,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也将为全面总结“十三五”成就,谋划“十四五”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鲜祖德在发布会上透露,国家统计局将依据经济普查数据和相关部门资料,按照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对2018年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修订,修订数据将于近日公布。与此同时,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即将在明年初正式实施。

  本版制图/何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