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图/视觉中国 □银河路16号团队 科学地讲,边做事边听音乐,到底能不能提高你的工作、学习效率呢?这个问题,不仅对于学生,对广大办公室工作者,也同样有意义。但各种说法不一,有些还互相矛盾。有说安静地学习很重要,听歌会分神;也有说听歌能刺激大脑更活跃,有背景音乐时,做作业会更有效率。甚至还有争议:是听熟悉的老歌好,还是刺激的新歌好?是听莫扎特的古典奏鸣曲好,还是窦唯的氛围纯音乐好? 众说纷纭中,倒是能看出构成这个问题的要素有三:一、什么样的音乐?二、什么样的学习、工作、任务?三、什么样的你? 从这三个要素出发,不妨看看一些广为流传的说法,各有什么对错。 1 什么样的音乐?并无必然关系 古典音乐,特别是莫扎特的作品,有助于学习工作,甚至能提高智商——多年以来,这种笼统的所谓“莫扎特效应”经过口口相传,早已成了一种“社会常识”。但其实对此一说,批评和反思一直存在。 “莫扎特效应”正式进入心理学研究,始于1993年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Rauschner等心理学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著名短文。最初的实验其实很简单: 首先,分别体验以下三种情况各10分钟:1.听莫扎特的奏鸣曲(K448);2.听放松性的语言说明;3.坐在安静中。 其次,完成来自斯坦福·比奈智商测验中的一些空间推理测验。其中一个典型的空间推理测验是,将一张纸按照图中第一排要求(如图)折叠后并剪去一角,那么再将这张纸展开后,会是第二排五个选项中的哪一个? 结果发现,比起其他两种条件,听莫扎特后的测验者得分普遍较高。 但有两个地方必须“划重点”:1.效应只是暂时的(做测验只需15分钟左右),不是永久的;2.做的只是空间推理测验,不是整体智商测验(后者当时根本没有涉及)。 这个结果限定严格,但仍然争议颇大。最抓眼球的,是其间“莫扎特”和“智商”这两个“广告关键词”以及其中闪烁的商机。于是,1994年的“标题党”出现了,《纽约时报》的音乐专栏作家Ross说:“听莫扎特会让你更聪明。”接着,1997年的畅销书也出来了,在《莫扎特效应》一书中,上过法国音乐学院的德州人Campbell探讨了听莫扎特和古典音乐对各种心理能力的裨益。再后来,当然就是“套路”出现了:开拓周边产品,打造文化产业,把莫扎特捧成“万灵丹”——能激发创意!能增强记忆!能纾解压力!助眠!胎教!养生!等等。 直到1998年,美国佐治亚州州长米勒甚至提议每年用10.5万美元的预算,免费给每个出生于本州的孩子提供一盘古典音乐带。 就这样,一个有争议的科学研究结果,经过传播、宣传和营销,就被塑造成某种“常识”。这不失为又一个有趣的案例——“莫扎特效应”在美国埃默里大学心理学家Lilienfeld等人所著的《流行心理学的50个大迷思》中排名为“第六大迷思”。 事实上,多年过去,根据美国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Schellenberg在2013年的回顾综述,学界最近的基本共识是:“莫扎特效应”大致还是存在的,但并不绝对与莫扎特或其他古典音乐有关,甚至不绝对与音乐有关。在一定条件下,只要声音刺激能唤起被试者的积极情绪,之后往往都可短暂地提升他们的某些认知能力。不过要注意,这里说的仍然不是“永久”,也不是“整体智商”。 举例来说,对于5岁儿童,比起听莫扎特的音乐,在听儿童歌曲后,提升认知能力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对于10岁左右的英国小学生,听“糊团”(Blur乐队)的欢快歌曲后,效果会更好;对偏爱斯蒂芬·金超过莫扎特的大学生,可能在听一段小说后,效果会更好。 最关键的一点,以上所有结论,都是在听完各种音乐之后,而不是同时。换句话说,广为流传的“莫扎特效应”,与一边听音乐一边复习备考的效率,并无必然关系。 2 什么样的任务?数学、记忆、阅读理解各不同 那么,如果把音乐作为学习工作的背景,效果究竟会怎样呢? 这要从两点学界共识出发:1.听音乐的确可以改善情绪,而积极情绪往往有助于完成某些认知任务(如决策、解决问题、认知灵活性等);2.同时听音乐和完成其他认知任务,都要占用一个人整体的认知能力。能力总是有限的,二者又互相竞争,因此背景音乐可能不利于完成某些认知任务。 可以看出,这两点共识并不矛盾,但也不一致。有背景音乐,心情积极了,却可能分心;没有背景音乐,不分心,又可能迫于压力而心情不佳。因此,不同的音乐、不同的任务、不同的人,常常得出不一致的结果,“有助于”和“不利于”的效果都存在。 比如数学类任务。不同实验表明,对10岁左右的某些小学生,有甲壳虫乐队的歌曲作背景,比没有时,其数学表现要更好;而对同样年龄段,有莫扎特的音乐作背景,比没有时,其表现更差。另外,对大学生而言,有熟悉的纯器乐音乐作背景,即使音量大、很干扰,表现也可能不受影响。 又比如记忆类任务。不同实验可能得出相反的结果。不同的个人学习习惯也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被试者学习时习惯伴有背景音乐,再回忆时,如果也有背景音乐,则表现不受影响;如果无此习惯,给一些背景音乐时,其可能反而表现不佳。 与日常学习备考情境最为接近的阅读理解类任务也一样。不同实验表明,伴以速度快、音量大、很难忽略的背景音乐,比起安静条件,阅读表现差,但如果换成相对舒缓、柔和的音乐,则与安静条件下的表现差不多。另外,在有背景噪音的咖啡馆中,伴以快节奏的古典音乐,比起慢节奏的,或者安静条件,阅读速度会更快,记住的内容也更多。 3 什么样的你?合适就好! 以上所有这些条件有限定、结果不一致、无法一言蔽之的实验,都再次说明,背景音乐对学习工作效率的影响,成因复杂,个人差异大。 即使对于相同的认知任务,不同的音乐(情绪、速度、动态、有无人声、歌词熟悉或陌生),对不同的人(内向外向、学习习惯、音乐偏好、受过什么程度的音乐训练),也会产生不同影响。 出于科学的严谨,这种“暂时没有结论”其实也不失为一种结论,起码可以让我们不去轻信片面的断言。 如果非要给出建议,也许可以说:你平常学习工作时,习惯怎样利用音乐,就怎样利用,不习惯用就别用。不必强求,免生干扰。 比方说,有些条件下,带词的歌曲可能比无人声的纯音乐更容易让人分心,但如果你很熟悉那些歌,又有长年边听歌边学习的习惯,它们也就可能比陌生的古典乐或带感的电子乐,更有助于你进入学习状态。 当然,音乐对我们大脑与生活的影响既深且广,以上探讨主要集中于一些与学习备考相关的认知能力,更多方面无法一一涉及。比方说,背景音乐有助于重复性劳动——抄作业大概用得上;它还有助于体育锻炼,健身时就用得上;某些条件下,它还会有助于或者不利于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 (来源:科学大院 公众号ID:kexueda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