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103岁护理教育家黄爱廉:

将一生奉献给护理事业 开创培养中国男护士先河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2月11日        版次:A06    作者:符畅、余珍、粤卫信、王雪

    

    

  从医70年

  广东

  名医

  百年前的中国,护士是较稀有的职业。一位女性机缘巧合走上护理道路后,一生与护理相伴,见证并参与祖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她就是著名护理教育家——黄爱廉。

  今年103岁高龄的黄爱廉,可以称得上是我国至今最年长、最有资历的护士之一。她曾执教于华南首家护士学校——柔济医院(现广医三院)附属端拿护士学校,先后任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广州市第一护士学校、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附属护士学校、暨南大学附属护士学校的校长,并开创了培养中国男护士的先河。

  文/羊城晚报记者 符畅 实习生 余珍

  通讯员 粤卫信 王雪  图/梁栩豪

  战乱中结缘护理行业

  1916年,黄爱廉出生于天津。在南开大学附中念完中学后,直接被保送至南开大学商学院读书。两年后,“七七事变”爆发,华北一带的大学多数搬离,黄爱廉选择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修护理专业。

  “那时大家对护理行业比较陌生。我也不懂护理是干什么的,想着有书读就行。很多人问我,你行不行?我说,别人行,我也行。”她说。

  1941年,黄爱廉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系毕业后,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1942年初,日军控制了北京协和医院,许多医务工作者纷纷离开。“我们都走了,不愿跟着日本人工作。”黄爱廉说。她南下来到艰苦的抗日后方医院——成都华西大学新医院工作,并担任科副护士长兼外科病区护士长,照料生病、伤残的军人及民众。

  抗战结束后,黄爱廉又回到北京协和医院,然而当时国内形势混乱,医院尚未恢复正常运作。1946年,黄爱廉选择赴美深造,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半工半读,后以优异成绩获得哥大师范学院医院管理系学士学位。

  推动护理教学课程改革

  1949年,时任柔济医院(现广医三院)院长的王怀乐来到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学术交流,希望借此机会在美国物色一名护理人员回国担任护理学教师。“那时我刚好快毕业了,老师向王院长推荐了我。”两人一拍即合,黄爱廉毅然回国,来到广州。

  柔济医院附属端拿护士学校是华南最早的护士学校,也是全国最好的护校之一,黄爱廉在该校担任教务主任一职,尽心尽责为学生授课,并结合自身留学经历及国内现实进行课程改革,开创了国内护理个案研究课程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柔济医院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接管,附属端拿护士学校更名为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学校,黄爱廉升任为该校校长直至退休。

  上世纪50年代开始,黄爱廉先后创办了四所护士学校——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广州市第一护士学校、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附属护士学校、暨南大学附属护士学校,推动了中国护理事业特别是广东省护理事业的发展。在几十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黄爱廉培养的学生数量多达4000余人。

  她还培养了华南首批男护士,改变“男护士没出息”的旧观念,鼓励男护士积极从事护理专业,并大力培养其专业素质及技能。如今,首批毕业于护士学校的男护士们已经成为中国医疗护理界的中坚力量。

  【名医说】  希望年轻护士推动护理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黄爱廉潜心研究护理学新领域,著书立说。1973年她主持编写了全国统一教材《基础护理学》,解决了我国护理学教材缺乏的问题;1979年,她协助广东医学情报所筹备创办了《国外医学护理分册》;她还翻译了大量国外专家的著作、文章,推动国内外护理学的交流。

  197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复办。已过花甲之年的黄爱廉受邀再次上任,参与筹办暨南大学医学院。“本想着是帮忙‘开个头’,但一待就待到了现在。”她笑着说。

  她寄语年轻护士:“希望你们安心工作,把中国的护理推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