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大城小议

共享单车多乎哉? 症结在于苦乐不均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2月20日        版次:A05    栏目:要闻·焦点    作者:戚耀琪

  文/戚耀琪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共享单车也是这样,它要实现其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就必须增加周转率,高度的流动性是必不可少的。共享单车不流动,硬邦邦地杵在原地没人骑,其与废铁何异?

  这个道理,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天生就懂:如果大量单车长期“虬结”于某个角落,几天都没有人把它们骑走,亏损就大了。

  基于这些认识,企业想当然地把大批车辆集结在地铁站、园区、景区附近,因为这里每天有较大的人流量,一般而言,自然会加速共享单车的流动。

  这样的投放,算不算精准摸对用户的需求?实践证明,并非全对。须知,大的人流量并一定都能转化为大的用户量。我们常见到一些热门地点的单车严重过剩,车上蒙尘已久,显示多天没人动过。但似乎企业对此现象视而不见,偏偏愈加疯狂地继续往这个地方投放车辆,活活造成了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倍给它叫它多余;没有的,连它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最终撑爆了这个地方的最大容量,于是老问题再现:共享单车堆叠成山,严重淤积,再加之无人梳理,有碍观瞻,阻人交通。

  而真正存在大量用车需求的社区、小区门口,却鲜见共享单车的身影。不少用户每天从小区走出来上班,都要为找车而发愁。企业调配单车投放的运输车几乎从未触及小区周边找车难的“痛点”。

  老有人说,投放广州的共享单车总量过多。但依笔者看,多乎哉,不多也!分配之道,不患寡,而患不均。企业只着眼于投放,不太关心资源分配,不去疏解一些热点地区单车的“堵点”,损有余补不足,消除小区用户需求的“痛点”,结果共享单车在某些地方竟然成为“公害”:行人无路可走,机动车通行遇到阻碍。而另一些地方,却变成共享单车的“广寒宫”。

  因此,消费者呼吁,希望共享单车企业利用大数据,在投放和调配上更加精准有效,结束“苦乐不均”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