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可可:

澳门即将全球首发 低倾角低轨道地磁测量卫星

卫星捕获的数据对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2月21日        版次:A03G    作者:谭铮、张璐瑶

     张可可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谭铮 张璐瑶

  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澳门将发射一颗测量地球磁场的卫星。这颗卫星日前被正式定名为“澳科一号卫星”。它是澳门首颗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由澳门科技大学联合内地与国外科学家、工程师团队共同研发。同时,它也是全世界首颗低倾角、低轨道地磁测量卫星。

  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澳科一号卫星”的研发团队首席科学家、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可可教授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向记者讲述了这颗卫星背后的故事。

  项目进展体现“中国速度”

  2018年,在国外学习工作36年的张可可回国,在澳门科技大学任教。对于为什么把回国工作的第一站选在澳门,张可可表示,澳门有非常合适的“土壤”,架起内地与国际交流的“桥梁”,“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之下,澳门有着地缘与政策上的优势。它背靠内地,面向国际,作为一座桥梁,可把国内外的科研团队联合起来。”

  1982年,张可可从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去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专业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1987年,他开始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他任教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直到去年,他才回国工作,担任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座教授与主任,主持了“澳科一号卫星”的研发工作。

  张可可介绍,该项目在内地获得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以及南京大学等多个科技机构的支持,卫星当中的零部件不少是内地制造。同时,由于该项目对于全球天文学研究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研发团队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丹麦、瑞士、德国等科学家与工程师。“我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团队。”张可可说,通过澳门这座桥梁,我们做到了东西方融合。

  “澳科一号卫星”项目于2018年启动,现如今,其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计划于2021年发射。张可可表示,该项目研发难度巨大,但进展之顺利超乎他的想象。“我们团队中的外国专家也诧异于项目的推进速度,我告诉他们,这就是‘China speed’,中国速度。”

  科研成果或将国际共享

  “澳科一号卫星”作为全世界首颗低倾角、低轨道地磁测量卫星,在其发射太空后,捕获的数据对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家可能对地球磁场是怎样起源的没有什么概念。其实关于地球磁场起源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我们科学家把它称作‘地球发电机’。但是对于这台‘发电机’如何在地球深部磁场维持变化,在看不见的地方,它真正的强度,我们还看不清楚。这是一个重要科学问题、还没有解决的科学问题。”张可可说,“通过它的数据,科学家可以通过计算与反演理论,去认识、理解地球深外3000公里以下的神祕世界。”

  地球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张可可介绍,有了地球磁场,空气、大气、海洋才能存在下来,人类才能活下去。“大家熟悉的手机导航、航天、航海、矿产开发等产业都离不开地球磁场。”他说。

  张可可透露,研发团队计划发射一个星座,大概有3到4个卫星组成,覆盖全球。“通过这个星座,我们把整个地球的磁场图测量出来,再把其中的变化给预报出来,获得这些数据将为澳门的产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据介绍,张可可团队还将在澳门建立世界地球磁场研究与数据中心,向世界输送科研成果,让全人类都能受益于澳门的科学发展。

  在张可可看来,一个城市的发展,不需要有各种各样的亮点。“有一个很大的亮点,把它做好,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对于澳门来说,‘澳科一号卫星’就是一个亮点。”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