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一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大棚内,穿着白大褂的农家人在打理无土栽培的蔬菜。 (新华社 王晓 摄) |
12月18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禾丰镇的一家富硒蔬菜种植基地,农民在用现代化浇灌工具给蔬菜幼苗浇水。 (新华社 张浩波 摄) |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一家奶牛养殖企业的奶农们,在使用自动挤奶设备挤奶。据说林甸县已建起20余个现代化牧场,都安装了奶牛养殖现代化设备,不仅可以自动挤奶,还可以通过智能化管理软件,检测牛奶的各项指标,并查看牛舍积粪量,进行定时机械清粪。(新华社 谢剑飞 摄) |
今年11月27日,在河南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鱼菜共生基地里,通过水循环系统将养鱼产生的粪便等微生物进行分解,转化为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种养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新华社 任鹏飞 摄) |
南京市六合区一家江苏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在检查无人机,准备撒播油菜种子。(新华社 李博 摄) |
甘肃广河县祁家集镇朱家坪村,当地农机服务中心的农机手在为包膜机更换塑料膜。他们专为当地农户提供免费粉碎并打包玉米秸秆的服务。(新华社 马宁 摄) |
今年11月17日,黄骅市常郭镇李子札村农田里,农民在机械的帮助下收获大批量的白萝卜。当地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白萝卜已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外市场。(新华社 牟宇 摄) |
12月12日,在海口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内,新一代农家人在检查立体栽培系统中的小白菜生长状况。(新华社 刘邓 摄) |
山东省无棣县的鑫嘉源生态农业示范园里,年轻人在给无土栽培的生菜修剪根须。(新华社 朱峥 摄) |
河北省南和县贾宋镇一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智慧温室内,鲜绿的新鲜蔬果生长并没有受到户外寒冷天气的影响。当地将“工业化”管理理念积极引入农业生产,已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 朱旭东 摄) |
12月18日,河北石家庄市井陉县南峪镇南峪村的村民在利用水磨加工玉米面粉。当地水磨技艺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绵河水磨也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技术,磨出的食材更符合健康绿色食品潮流。 (新华社 骆学峰 摄) |
|
|
|
|
|
|
|
|
我们的传统印象中,辛劳在田间地头的农民伯伯的形象似乎都是戴着大草帽、卷高了裤腿、扛着锄头,个个都皮肤粗糙、面色黝黑……但时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干农活似乎也有了不一样的选择。 无人机播种、牲口自动喂料、果蔬大棚水肥一体化灌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农业技术,给传统农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干农活儿”突破了人们脑海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印象,变得越来越轻松,甚至充满趣味。那些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也在彻底颠覆人们的传统印象,穿起了白大褂,玩起了无人机。而且因为技术的进步,以往入冬后便不得不进入“休闲期”的农家人,如今也突破了“四季”的界限,真的可以在温室大棚里“一年忙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