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东卫视《劳动号子》收官,王宏伟始终保持高要求:

“有一点没唱到位,就不能原谅自己”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2月27日        版次:A13    栏目:娱乐    作者:艾修煜

     王宏伟

     6位“时代号子手”高歌

  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今晚9:10,广东卫视大型原创音乐文化节目《劳动号子》迎来本季收官之作“致敬之夜”。统观前10期节目,王宏伟、戴玉强、陈思思、霍尊、萨顶顶、刘力扬6位“时代号子手”携手22位飞行嘉宾,创新演绎了近60首经典号子,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王宏伟,听他讲述本季录制以来的诸多感受。

  挑战

  从艺多年首次担当“串讲人”

  此次参与《劳动号子》,除了为观众演绎了诸多经典号子,王宏伟还挑战了自己从艺生涯中的首个“串讲人”角色,这一突破,让喜爱他的歌迷觉得新鲜和兴奋。

  羊城晚报:录制《劳动号子》,是您首次担当串讲人吗?有什么感受?

  王宏伟:对,首次,感觉压力蛮大的。唱歌所有的作品都烂熟于心了,不用动脑子。但串讲人在脚本之外,现场还要根据其他嘉宾的反应临时做一些调整。这种即兴时刻,一不能乱说,二不能多说,要说得恰到好处,挺难的。

  羊城晚报:有没有跟王若实导演交流过,为什么他选择您来当串讲人?

  王宏伟:可能我跟他比较熟,这么多年合作下来有种工作上的默契吧。再一个,他可能希望这个节目更丰富一些,由专业主持人去讲,大家会觉得习以为常,换一种方式,可能会比较新鲜。

  羊城晚报:十多期录制下来,您对“串讲人”一角有了什么理解?

  王宏伟:我觉得串讲人跟主持人不太一样。串讲人是从一个歌者的角度,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给大家讲一讲这些号子作品在音乐上的前因后果,同时要把讲解、聊天、演唱糅合在一起。这还不同于张千一老师等文化嘉宾,他们是从学术的角度出发。

  初心

  保持对舞台“战战兢兢”的敬畏

  军旅歌手、致力于挖掘西部民歌的传承人、教师,近年来还参与了诸多歌剧的演出……王宏伟的身份角色不断叠加,但对于艺术水准的追求,王宏伟始终不曾放松:“如果我哪天没唱好,在舞台上,我就恨不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羊城晚报:录制《劳动号子》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王宏伟:《劳动号子》是这十几年来,我觉得最费劲的节目。每次来要排练、前采、后采、外采,工作强度非常大,这是第一。第二,每次都很急,给我们的歌,从拿到手上,到编曲配器,再学会、唱好……时间非常短。特别是第一期,当时我简直是心力交瘁,录完以后心情特别沮丧,我觉得我没录好,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羊城晚报:除了时间紧张,艺术表达上的难度在哪里?

  王宏伟:其实做《劳动号子》很辛苦。拿《澧水号子》举例,这不是我原唱的歌,大家也不熟悉,它是一个传承了500多年的非遗作品。你要花时间去学,不是单单看看谱子就行,你要去听不同的澧水号子艺人的演唱,综合他们的元素最后变成自己风格,还要跟合唱的同伴有互动和呼应,才能把这个“号子”的风格完全展示出来。

  羊城晚报:串讲人和演唱者两个角色,您分别给自己打多少分?

  王宏伟:录到后来,我做串讲人自如了些,不像一开始那么绷着,特别是后几期很放松,所以这一块我个人觉得80分。唱的部分我觉得70分,因为唱是我的主业,每次演唱,如果我觉得哪怕有一点没唱到位或者唱错了,我在内心是不能原谅自己的。

  羊城晚报:从艺这么多年,面对舞台还常有“战战兢兢”之感吗?

  王宏伟:是的,当演员就是这样,常常在纠结的过程里头。这些年我歌剧演得很多,比如我在《长征》中饰演的平伢子,他在掉到沼泽地牺牲之前有一段十三分钟的咏叹调,他要唱出人生中的呐喊和对新中国的向往。

  唱完这段,我就掉到舞台的“坑”中牺牲了,观众就看不见我了。但我每次都是泪流满面,满身汗水加泪水,长时间不能从那个情境里出来。

  感悟

  真实鲜活才能

  打动现代观众

  《劳动号子》中,王宏伟时常情不自禁地为节目“出谋划策”。尽管已经是不少人眼中的“前辈”“老艺术家”,但王宏伟非常看重年轻人的所思所想,他建议《劳动号子》向年轻人靠拢。

  羊城晚报:听得出来您很在意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一些反馈,您一般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了解观众的反馈?

  王宏伟:几个平台,比如微博和我的微信群、我身边的朋友。每一期节目播出之前我自己会看,还会让导演组把他们剪好的发给我。某个角度、某个镜头觉得不好,我都要求及时调整。

  家人也会给我很直接的建议,他们大部分是搞音乐的,我岳父在军队做了几十年舞台工作,我太太的音乐修养非常好,4岁就学钢琴,现在专注钢琴教学,我唱《黄河船夫曲》那期播出后,她就说:“中间慢板的地方太多了,应该改得再大胆一点。”

  羊城晚报:在吸引年轻观众方面,您有何建议给到《劳动号子》?

  王宏伟:说心里话,现在的年轻观众审美品位非常高,因为他们听的、看的很多,世界各地的音乐都听得到,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他们都关注,所以他们的审美和鉴赏力比较宽泛,这越发考验导演组的审美。

  我觉得真的要下功夫,从题目设置到开篇主持,到每一段幕间音乐,到每一首歌曲的选择,都要思考。

  羊城晚报:您对《劳动号子》第二季,有啥寄望?从艺多年,您始终坚持的信条是什么?

  王宏伟:我个人认为《劳动号子》这个舞台,可以更丰富多彩,我们现在呈现的号子,来自两湖四川重庆的偏多,西北东北较少。

  我始终坚持艺术上不要凑合,要追求一个非常完美的呈现,现在的观众会越来越苛刻,他们想看到非常鲜活、真实的东西,做节目一定要用心、用情,才可能打动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