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鼠年的脚步已越来越近了,我们来讲讲那些与老鼠有关的故事

十二生肖为何有老鼠而没有猫?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1月18日        版次:A07    作者:李开周

     传统泥塑:蚕猫

     清代剧本:耗子告猫

     清代玉雕十二生肖之玉鼠,高3厘米,长5厘米

    

  撰文/供图 李开周

  壹

  京官养的蚕宝宝被老鼠偷吃

  2020年是鼠年,所以我们今天要讲一个关于老鼠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宋朝,发生在北宋京城。

  北宋有四个京城: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当时的南京并不是现在的南京,而是河南商丘;当时的北京也不是现在的北京,而是河北大名。东京呢?就是河南开封;西京呢?就是河南洛阳。

  四个京城,只有东京开封是首都,其它三个都是陪都。下面的故事发生在北宋首都,也就是东京开封府。

  老鼠?东京?我猜到您想说什么了,您肯定想到了“五鼠闹东京”,想到了侠义公案小说里那个经典情节——北宋时期藏身“陷空岛”的五个绿林好汉(绰号“五鼠”)跑到东京开封跟御前护卫“南侠”展昭一决高下的故事。

  其实,您想错了。“五鼠闹东京”是说唱艺术家编造出来的故事,在历史上从来都没有发生过;而我们下面要讲的故事,却是实实在在的历史。

  说的是北宋中叶,王安石变法前后,开封府有一位怪人,姓崔,名公立,官至“比部郎中”,相当于司级干部。

  崔公立官位不算低,来头更不小,他是三朝元老韩琦的小舅子。范仲淹后人范公偁著述《过庭录》可以证明:“崔比部,讳公立,韩魏公妻弟也。”韩琦生前封爵魏国公,韩魏公即韩琦,韩琦的妻弟就是崔公立。

  崔公立在京城开封做官,却有江南农民的习惯——喜欢养蚕。

  那时候,开封城郊农民也有养蚕的,只不过规模很小,不成气候,跟苏杭一带远远没法比。崔公立养蚕的规模更小,只在自己书房小角落里搭建了一个小小的蚕屋,用的桑叶是他家田庄里自己产的,无需额外采购。事实上,他养蚕纯粹是为了好玩。

  崔公立是官二代,没有农业经验,头几年养蚕,总是失败:人家的蚕越养越多,他家的蚕越养越少,搞一大批蚕种,最后也结不成几个茧。他摸不着头脑,不耻下问,向蚕农讨教方略。

  蚕农说:“府上是不是没有养猫啊?”

  崔公立很奇怪:“你怎么知道?”

  蚕农道:“老鼠最爱吃蚕宝宝,您家的蚕越养越少,八成是被老鼠偷吃了。如果您家有猫,老鼠就不敢出来捣蛋了。”

  崔公立如梦方醒,谢了蚕农,回家就让管家去买猫。

  管家告诉他:“市面上卖的都是狮子猫,中看不中用,不会逮老鼠。”

  “那你去邻居家给我借一只过来,没有大猫,小猫崽也行,回头我重重谢他!”

  “您倒不用重谢,给我二斤盐,我给人家送过去,保准能带回最健壮的猫崽。”

  崔公立让管家去厨房要了几斤盐。没过几天,果不其然,管家真的把猫带回来了,一只大猫,还有三只猫崽。

  从此以后,这些猫在崔府茁壮成长,繁衍后代,把家里的老鼠逮得一干二净。没有了老鼠,蚕宝宝也就没有了天敌,崔公立养起蚕来格外顺手。

  贰

  宋朝的老鼠和官盐

  官员养蚕,不算稀奇。北宋皇帝为了表示重视农耕,还曾经让嫔妃在后宫养蚕。皇帝的老婆都能放下身段去养蚕,官员养蚕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但是,崔公立让管家去邻居家借猫,管家却说必须拿盐去换,这就有点儿稀奇了。猫又不爱吃盐,要盐做什么用?

  其实,用盐换猫,在宋朝是常见现象,几乎成了一种风俗。

  陆游有诗: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小狸奴,即小猫咪,也就是猫崽。陆游书房里有老鼠,老鼠啃书,为了保护书,需要找猫捉老鼠。找人家的猫,得给人回报,这回报就是盐。

  宋朝为什么会形成用盐换猫的风俗呢?

  逻辑比较复杂,容我慢慢道来。

  北宋立国以后,继承了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些经济政策,其中一项政策叫做“蚕盐”。

  所谓蚕盐,既不是用蚕开采的盐,也不是用盐爆炒的蚕,它指的是国家进行食盐专卖的一种渠道。

  具体来讲,每年春节过后,国家把官盐发给老百姓,不要钱;到了夏秋两季,老百姓需要向国家缴纳丝绸,以此偿还年初领到手的那些盐。

  比如说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范仲淹担任江淮安抚使,相当于安徽省长,在辖区内推行蚕盐政策,根据每家每户成年男子的数量发放官盐,每个成年男子发一斗盐,到秋天要向官府偿还半匹绢。

  再比如说北宋后期,宋徽宗调整蚕盐政策,根据家庭资产多少,将全国百姓分成五个等级,然后根据等级的高低来发放官盐。百姓等级越高,说明家里越有钱,那么官府发给他家的盐就越多,而他们向官府缴纳的丝绸也就越多。

  丝绸是用蚕丝做的,蚕丝是蚕宝宝吐的,蚕宝宝是老百姓养的,用官府的食盐去换老百姓辛辛苦苦纺织出来的丝绸,这就是蚕盐。

  蚕盐起源于五代十国的后唐,但却在宋朝被广泛推行,成了宋朝官府剥削百姓的一种有效手段。

  官府给百姓发盐,百姓还官府丝绸,有来有往,有买有卖,怎么能叫剥削呢?因为这种交易是官府霸王硬上弓,老百姓想不配合都不行,想不消费官盐都不行,官府给你多少盐,你就得接受多少,吃不完也得接受。有的家庭人口并不多,只是资产等级比较高,官府使劲发盐,根本吃不完,但又不能转卖,一转卖就触犯了国法。就算国法允许你转卖,你也很难卖掉,因为官盐的定价本来就很高,老百姓根本不愿买,你想把吃不完的官盐转售于人,只能拼命打折,直到像民间偷偷流通的私盐一样便宜为止。

  蚕盐不是平等交易,也不是等价交易。官府发给你一斗盐,价值可能是几百文;半年后让你还半匹绢,价值却是几千文。谁占便宜?官府。谁吃亏?当然是老百姓啊!

  更可怕的是,蚕盐发展到南宋时期,朝廷竟然装糊涂,不再发盐给老百姓,但是老百姓每年该缴的丝绸却必须照缴不误。如果没有丝绸,你可以交现金,跟丝绸等价的现金。甚至于你有丝绸,朝廷也不要,只收现金。发展到这个时候,蚕盐跟食盐专卖已经没有一毛钱关系了,已经从一种不平等不等价的流氓交易演变成了又一项人头税。

  叁

  广东蚕农用假猫来对付老鼠

  我们的重点不是评价宋朝的经济政策,而是探讨用盐换猫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背后隐藏的双重嵌套逻辑。

  第一层逻辑是这样的:百姓养蚕,蚕能织茧,茧能织布,将丝绸交给官府,可以换来食盐,所以在宋朝老百姓心目中,养蚕就是为了换盐。

  第二层逻辑则是:老鼠吃蚕,养蚕必须灭鼠,灭鼠要用猫咪,所以猫咪能帮助老百姓养蚕。

  将这两层逻辑结合起来,猫和盐不就划上等号了吗?宋朝人想向邻居借猫,必须用盐去换的原因不就呼之欲出了吗?

  宋朝以降,用盐换猫的风俗仍有残余。

  明朝画家文征明写过一首《乞猫》诗:

  遣聘自将盐裹箬,策勋莫道食无鱼。

  花阴满地春堪戏,正是蚕眠二月余。

  前两句诗,文征明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先把猫当成待嫁的姑娘,用盐当聘礼来迎娶;又把猫比成有功的大将,用鱼当酬劳来犒赏。后面两句,“花阴满地春堪戏,正是蚕眠二月余”,交代了用盐换猫的季节:农历二月,蚕事初兴,老鼠又该来骚扰了,必须把猫养起来,那些没有猫的人家,抓紧时间用盐去换。

  清朝官员周凯写过一首《迎猫》诗:

  将蚕先逐鼠,背人载拜祝。

  裹盐聘狸奴,加以笔一束。

  想养蚕,必先驱赶老鼠;想赶老鼠,必须迎接狸奴(猫)。光有猫还不行,还要再加一杆笔,与猫一起放在蚕房里。

  周凯描写的是清朝浙江养蚕习俗。当时浙江蚕农认为,猫能捉鼠,而笔则有吉祥的谐音:毛笔的笔,近似于逼迫的逼,能把老鼠逼走。

  猫捉老鼠,这是客观事实;用笔来逼迫老鼠,则是一种近似于巫术的心理安慰,说明古代蚕农对老鼠既痛恨又无奈,求助于猫还不够,还要求助于迷信。

  清代广东是主要养蚕区,广东蚕农甚至用假猫来对付老鼠。清代文献《广蚕桑说辑补》记载:

  “蚕最为鼠所喜食,饲蚕者不可无猫。无猫之家,每以泥塑假猫外加粉饰,置蚕室中吓鼠。此可暂持,久则不灵。”

  有些蚕农没有养猫,用泥捏猫咪,涂上颜色,放在蚕房里吓老鼠。实践证明,这一招儿并没有多大效果,老鼠精明得很,没过多久就能识破假猫的真面目。

  泥塑假猫放在蚕房里,被称为“蚕猫”。对蚕农来讲,蚕猫就像毛笔,心理安慰作用远远超过它们驱赶老鼠的实际功效。说穿了,蚕不好养,不可控因素太多,有了蚕猫坐镇,能让人心里踏实一些。

  正是因为蚕猫具备强大的安慰剂效应,再加上人民群众都有从众心理,所以在清朝大多数蚕桑之地都流行蚕猫。广东、浙江、江苏、福建,每到春天,集市上都有蚕猫出售。

  肆

  古代捕鼠机械:木钟馗

  推根溯源,蚕猫之所以能成为畅销商品,是因为老鼠比较多。既然老鼠很多,那么古人为何不想办法灭鼠呢?

  其实古人想过很多办法,用猫捕鼠只是其中一种。

  在宋朝生活小册子《物类相感志》和元朝生活指南《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当中,都写到了老鼠药的配方。由此可见,早在宋元两朝,古人就研制过灭鼠药,并且将其推广使用。

  在宋朝博物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里,还记载了一种名叫“木钟馗”的捕鼠机械:

  “高二三尺,右手持铁简,以香饵置钟馗左手中。鼠缘手取食,则左手扼鼠,右手运简毙之。”

  这是一种两三尺高的自动木偶,雕刻成钟馗的形状,左手放诱饵,右手拿铁简,老鼠一旦爬到左手上偷吃诱饵,就会触发机关,带动右手铁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啪打在左手上,将老鼠击毙。从沈括描述来看,这种捕鼠机械设计精巧,外观可爱,是相当了不起的发明。

  但是,古人不懂化学,也没有强大的工业机械制造能力,无论是灭鼠药,还是捕鼠器,都不能消灭蚕房里的老鼠。最靠谱的工具,其实还是猫。

  古人也好,现代人也罢,都喜欢猫,都讨厌老鼠。但奇怪的是,令人讨厌的老鼠竟然成了十二生肖之首,惹人怜爱的猫咪却没能进入十二生肖的行列,这是为什么呢?

  相信大多数朋友都听过这样一个传说:

  玉皇大帝要排十二生肖,定下了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猫,并让这些动物来排名次。

  猫和老鼠是好朋友,猫对老鼠说:“明天你要早点喊醒我,我是十二生肖之一,明天我要上天排名次。”老鼠满口答应。

  第二天,老鼠早早醒来,没有喊猫,而是自己上天了,还在玉皇大帝跟前告猫的状:“我认为不应该选猫,它一点儿也不尊重您,如今还在睡大觉,不屑于来开会。”玉皇大帝信以为真,让老鼠顶替了猫的位置,并让它排在十二生肖的首位。

  类似的传说还有好几个版本,它们无一可信,就算讲给小朋友听,也不会被小朋友当真。

  十二生肖里没有猫,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很可能是因为,当十二生肖在中国文化里成型的时候,猫还没有进入中国。

  我们知道,就像狗、猪、牛、羊、鸡、鸭、鹅一样,猫也是被人类驯化出来的。古埃及人最早将野猫驯化成家猫,直到两千年前,猫才被带到中国,才开始被中国人饲养。而在那时候,十二生肖早就成型了。

  制图\伍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