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报告!

00后集结抗疫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3月05日        版次:A07    作者:林洁、蒋铮、丰西西、李焕坤、鄢敏

    

    

    

    

    

    

    

    

    

    

  统筹\林洁 蒋铮 丰西西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焕坤 鄢敏  图\受访者提供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华夏大地,没有人能是局外人。前线救治、后方支援,每个人都尽自己的能力,为打赢这场战“疫”添上筹码。他们戴上口罩,仿佛变成一个个披着披风的超人,散发的能量让人心安。摘下口罩,我们发现其中一些人脸庞是多么的稚嫩。稚嫩到搁在以前,我们只会把他们当作孩子,如今却坚毅得让人肃然起敬。

  这群人便是00后,最大的不过20岁,最小的也就11岁。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寻访南粤大地,将镜头聚焦到这群00后身上。

  小学生苏隽粤

  做防疫科普视频 用影像传递爱心

  12岁的苏隽粤就读于广州市海珠区大元帅府小学,受疫情影响不能到学校上课,苏隽粤开始在家DIY防疫科普视频,化身“主播”教小朋友们如何正确戴口罩、脱口罩、洗手。“做视频前我会先阅读和记录权威资料,写下稿件,再由爸爸帮忙拍摄,最后自己剪辑、配字幕、加动画效果等。”短短一分钟的视频,苏隽粤和爸爸常常要忙活一整天,但苏隽粤乐在其中,“我希望通过视频能让更多小朋友注重卫生安全,有个健康的好身体!”

  护士杨善

  隔离病房做护理 安抚患者的情绪

  20岁的杨善,是第一批00后。她现在是韶关市唯一的新冠肺炎收治定点医院粤北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2月17日,杨善选择进入隔离病房,照顾轻症患者。除了测量体温、打针、发药,她还要安抚患者,“有时候他们情绪不太稳定,比较消极”。杨善觉得,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有一种使命感。现在,隔离病房的轻症患者都康复出院了。

  医生练景霖

  采集咽拭子样本 至今已超100次

  “来,啊~”在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卫生院,20岁的练景霖温柔地让一位奶奶张大嘴巴,配合他做咽拭子采集。练景霖告诉记者,咽拭子采集需要直接面对人的气道,将棉签近距离伸进喉咙,擦拭扁桃体甚至更深部位,“第一次比较紧张,张嘴的动作会产生大量的飞沫,但做好防护、做多几次,我也没那么紧张了。”据悉,练景霖负责采集全镇发热人员、外地返镇人员咽拭子样本,至今已超过100次。

  外卖骑手容其浩

  过年期间不休假 为市民配送生鲜

  2000年出生的容其浩,在盒马鲜生做外卖骑手已经有两年多了。春节遇上疫情暴发,他和同事都取消了休假,为市民配送生鲜、蔬果及生活用品。从年廿七开始,容其浩就感觉订单多了起来。不仅订单量增加了,每单的东西也比以往多。从早上7时到晚上10时,中间基本没有休息时间,他回到家一躺下就睡着了。“辛苦是辛苦”,但容其浩觉得没什么好怕的,“如果我们都不送,大家出门更加容易感染”。在他看来,外卖骑手配送也是在一线工作。

  工人陈庭

  加班加点做口罩 为防控提供保障

  19岁的陈庭是梅州人,今年2月11日来到家附近的广东博能福源医用品有限公司上班,在口罩生产线上负责焊接耳带、鼻梁条。“现在特别忙,每天赶工,因为要供货到各大药店。”陈庭告诉记者,现在公司三班倒生产口罩,虽然比之前辛苦,但她觉得有机会为防控付出,很值得。

  大学生陈健宁

  申请成为志愿者

  为社区防控出力

  陈健宁是广东医科大学的在读学生,疫情发生后,她主动申请参加志愿服务,来到了广州市海珠区的万松园社区。每天的工作是逐家逐户排查情况,刚开始她一天就要打100多个电话,喉咙都会变得沙哑。有时候,碰到老人家听力不好,她会放慢语速,耐心讲解。在陈健宁看来,在社区服务也是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护士陈怡冰

  加入“三人小组”

  每天上门测体温

  陈怡冰是海珠区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护士,工作已经两年了。2月8日,陈怡冰接到通知要去新安社区负责上门排查工作,为疫区回来的住户做健康检测。“心里会有担忧”,但她还是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她和民警、居委工作人员组成“三人小组”,每天两次上门测量体温、记录情况并进行健康宣教。

  外卖站长朱伍超

  送餐箱每天消毒

  保障餐食的安全

  朱伍超是广州市天河区饿了么燕塘站站长,20岁的他已经要带领35名骑手。朱伍超介绍,随着复工复产,很多市民选择点外卖。为了保障餐食的安全,公司配备了体温计、口罩、消毒液和酒精凝胶。“每天我要监督骑手们给送餐箱消毒,大家比较忙时,我也会一起帮忙消毒,同时也给他们测量体温,跟进他们的健康状况。”

  扫一扫看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