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街谈巷议

大疫之后留给社会的课题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3月16日        版次:A01G    作者:林如敏

    

  □林如敏

  天气很好,阳光明媚,这是真真切切春的味道。夜幕时分,行走于黄埔大道,又见久违的塞车景象——在特殊语境下,塞车居然成了一件激动人心的事。这城市正在复苏,平日里有时不胜其烦的人间烟火,在一场大疫之后,显得是那么亲切喜人,一如恋人间的久别重逢。 

  当然,国内战疫形势向好,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严防境内扩散和境外输入风险,防止麻痹大意,依然是当前头等大事。 

  战疫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守望相助、人间大爱的感人场景。有舍生忘死的大义,有医患无间的温馨,有志愿者不计回报的奉献等等。我们毫不怀疑这些场景的真实可感,它们值得被歌颂被铭记。 

  “人们在灾难发生后不会变得绝望、自私。在黑暗的环境中会涌现出随机应变、同情甚至幽默。有些人怀念灾难发生后跟邻居在一起时感受到的坚毅和团结。” 这是我从杂志上抄来的美国作家贝卡·索尔尼特的几句话,这个疫情肆虐的春天,似乎就是它最佳的注脚。

  引人深思的是作家的后半句话:“真正的灾难是日常生活,使我们互相疏远。”当一切回到常态,应该警惕的,应不仅仅是人际间的“互相疏远”。 

  大疫过后,值得总结的东西很多很多。比如方舱医院里祥和的医患模式,是不是对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有所启示?城市规划是不是越大越好?考核专家学者,究竟是看论文数量还是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什么样的媒体才是合格的媒体?等等,都是这场大疫在破坏之后留给社会的课题。

  当一切都回到“日常生活”,当日常生活也都有战疫中如此这般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