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恢宏手书长卷 壮哉伟人之魂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心间存壮志,笔下响雷声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3月16日        版次:A12G    作者:施沛霖

    

    

    

     红色收藏系列 《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手书)1929年1月

    

    

    

     《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手书)局部

    

     《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手稿

     《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布告》(石印版)1929年1月

  受访嘉宾

  符春晓

  四川人,旅居广州46年。收集研究苏区文化藏品51年,包括苏维埃时期的政府文件、邮票、信札、实物等,对毛泽东在苏区时书法真迹如诗词、布告、信札、文稿有强烈的研究收藏热情。香港中华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香港特区邮学会会员,曾任《广州集邮》杂志、香港《中华集邮》杂志主编。近年来在各类专业刊物上发表区票和毛主席书法的研究文章数十篇近百万字。

  王三义

  原北京邮票厂厂长、中国邮票博物馆馆长、中华全国集邮联副秘书长,中国邮票鉴定标准法规起草人,现任北京拓普司法鉴定中心主任,苏区红色文献研究家。

  李晓建

  北京人,新华社高级编辑,媒体生涯38年,新华社集邮协会第一任会长,曾长期担任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宣传委员会委员,热爱和收藏研究苏区红色文献和邮票。

  方寸邮票凝聚长卷书法之磅礴气势

  2019年4月香港邮政特别推出“心思心意”邮票小版张《纪念毛泽东手书〈红四军布告〉发布九十周年暨祝贺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邮票》,这是香港首次用邮票形式向世界展示毛泽东书法诗词。版票由香港邮政覃伯强设计。

  全版邮票12枚,属“香港邮政”本地邮资类。邮票附图是票票相联的毛泽东1929年书写的一首416字的布告诗词,原件长2.835米,此长卷书法笔画苍劲,字体豪迈,行云流水,气吞山河。

  香港中华文物保护协会因此票发行而制作了首日封(小版票大封、四联票中封、单枚票小封及极限明信片),满足红色藏品及封片收藏者的需要,实寄封由香港寄内地江西省井冈山及联合国总部等地,江西落地戳为井冈山邮局等邮局,非实寄封片由香港邮政打戳。

  文/羊城晚报记者 施沛霖

  图/受访者提供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珍贵手迹,在红色文献中占据着极其重要和特殊的位置。毛主席对施政方向、军事战略的宣示,展示了革命领袖的雄图伟略、军事才能;对山河感慨而书的诗词,抒发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写给家人友人的信件,表达了一代伟人的个人感情;行云流水、气吞山河、纵横捭阖、虎视鹰扬的书法,则展示了毛泽东作为书法家大气磅礴、豪放酣畅的一面,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这些珍贵手迹记录了伟人一生的足迹,蕴含着他的思想智慧和人格情怀,反映着毛泽东由凡人到伟人,由一介书生到革命家、战略家、思想家的人生历程,见证着他作为诗人和书法家的情感与艺术的发展变化。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战疫的当下,重读伟人的珍贵手迹,重温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仍不禁令人热血沸腾。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珍贵的红色文献始终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本期《名家话收藏》,著名红色文献及珍邮收藏家符春晓携来两份珍贵藏品:长达2.83米、共416字的手书长卷《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及石印版的《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布告》,从多角度作了精彩解读。此前在香港、澳门及广州等地,包括这两件藏品在内的红色文献曾多次公开展览并引起强烈关注。中国邮票鉴定标准法规起草人、现任北京拓普司法鉴定中心主任、苏区红色文献研究家王三义以及新华社高级编辑、曾长期担任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宣传委员会委员的李晓建,也一道深入探讨了藏品的多重价值。

  壹

  羊城晚报记者:您认为研究与赏析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珍贵手迹,有什么重要意义?

  符春晓:研究与赏析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珍贵手迹,能进一步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和人文情怀,探求他的思想轨迹,触摸他的精神世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汲取奋发前进的鼓舞力量。

  毛泽东主席不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还是当代书法大家,他的书法融会诸家,通变古今,自成一体,其艺术魅力深深地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他的书法中,蕴含着指点江山的伟人之魂,激扬文字的诗人之情,雄视古今的哲人之思,运筹帷幄的军人之概,值得我们研究与赏析。

  贰

  羊城晚报记者:长达2.83米、共416字的手书长卷——《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曾在多次公开展览并引起强烈关注,这份《布告》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具有什么重要价值?

  王三义:今天来读《红军第四军令部政治部布告》仍然震撼人心。

  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古田会议会址时指出: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回过头来看古田会议奠基的政治工作对我军生存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29年红军下井冈山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1929年是苏区历史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年初毛泽东在前委任上落选,中央九月来信后恢复前委书记位置,之后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了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并作出了历史性《古田会议决议》,会议从1929年12月28日-29日,12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红军队伍自此步入快速健康发展之路,《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内容是古田会议的基础理论之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鉴史识今,温故知新,有赖于后来者正确认知和主动吸取《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的营养和精神。

  毛泽东除了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外还是一位书法家,1929年已练就一手炉火纯青的行书小草书法,整篇《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手迹精良,内容浩瀚,力透纸背,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思路书写出了《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与《古田会议决议》。布告指出了中国革命的路线和方向,行草书法出神入化,四言韵语掷地有声,无论是过去、现在甚至将来,这都是一篇文笔犀利、彪炳史册的光辉杰作。

  符春晓:笔者收藏的《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全篇416字,加盖了“红军第四军司令部”、“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圆形印章,毛泽东、朱德、陈毅三人在巨型布告尾部签名盖章。布告的落款日期是1929年1月,毛泽东时年36岁。

  此书法长卷,高山流水,气势磅礴,文采诗意,气吞山河。416个文字的布告文字高度凝练,鼓舞性强,如“打倒军阀 除恶务尽 统一中华 举国称庆”“全国工农 风发雷动 夺取政权 为期日近”等,展现了红军时期中共的施政纲领、苏维埃政权的行为准则,处处显示毛泽东的神机妙算和高瞻远瞩。当年这份《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由红军领袖们在千军万马中随身携带,下井冈上战场,随时拉开悬挂,向群众广泛宣讲,激发红军官兵和苏区人民奋勇前行。

  《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中警句佳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气势逼人。行草书法恣肆汪洋,出神入化。作为一份珍贵的革命文物,《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勾勒了中国百年强国的蓝图,印证了“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论,是“古田会议决议”的前奏曲,更是革命初心的传承之宝。

  叁

  羊城晚报记者:除了巨幅横额《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石印版的《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布告》也是重量级藏品,这份石印版《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布告》有什么历史价值?

  李晓建:毛泽东一生崇尚斗争与挑战,他曾说,“政治,特别是关键时刻的政治,往往靠军事实力来说话。”(《毛泽东评点历代王朝》第2页山西人民出版社)。《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布告》文字体裁与巨幅横额布告各有千秋,石版印的政治部布告印刷秀丽,字迹端庄,笔画清晰,易记好读,对红四军下井冈山后开辟赣南北宣传群众作用巨大,此布告版式与司令部版式不同,执笔人也不同,签名方式与单位印章均不类同,各有风格,各有出处,目前只发现一件《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布告》(石印版),司令部布告目前为止已发现两件,一件存国家博物馆,一件存于国家档案馆。

  面对党的初心布告,我们更应鞭策自己沿着毛泽东、习近平引导的方向奋勇前进。巨幅布告是当年红军初征福建在长汀龙岩一带召开群众大会悬挂之用,而石印《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布告》是用于行军途中宣传红军、召开群众而四处张贴之用。布告的核心是号召工农群众,宣传共产党建军强军向国民党夺取政权的思想武器,毛泽东说,红军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

  符春晓: 1929年对红军和中共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毛泽东发出《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布告》,年底发出《古田会议决议》,红军正是依据了布告和决议才能在福建江西深入土地革命、扩大人民武装,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用纪律和信念将乡、区、县赤卫队发展成红军,将红四军等主力部队不断壮大。

  石印版的《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布告》与《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中央档案馆有存档)是与大型巨幅手写《红军第四军令部政治部布告》同时出台的,既是红军时期的施政纲领,又是凝聚民心的宣传利器,极具震撼力、号召力和前瞻性。今日再读,仍能透过铿锵文字感受红军文化的深厚意蕴和力量,令人荡气回肠,缅怀不已。

  肆

  羊城晚报记者:毛泽东的诗作有一种独步巅峰的大美意象,其书法则汪洋恣肆、气势磅礴,自成一格的“毛体”,体现了怎样的艺术价值?

  符春晓:世界上写诗作词人成千上万,但要写出才气、灵气、霸气的诗词者只有毛泽东一人,毛泽东学识渊博,对知识涉猎之广,记忆之多,思考之深,见解之奇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他人难望其项背。毛泽东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历史际遇使其诗词体现着世纪奇峰的孤绝特征,其精神至高无上,气度难以效法,文字无法抄袭,内容不可仿拟,即使在下井冈山之际,毛泽东也把敌人视为一堆烂土。他的雄霸气概加上满腹经纶,写出《布告》中雄绝苍凉、峻拔刚断、高瞻远瞩的惊世绝句。

  欣赏毛泽东书法,我们既能感受到他大气磅礴、豪放酣畅的书法艺术之美,又能感受到他指点江山、睥睨天地、独领风骚的伟人风范。他的书法师古人而不拘成法,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推陈出新,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毛体”,其行草和大草书法皆达到极高的造诣。

  羊城晚报记者: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毛泽东的书法真迹各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和风格特征?表现了伟人怎样的精神境界?

  李晓建:毛泽东少年、青年时写楷书,苏区年代(1928年-1934年)写诗词用小草,写书信用行书,血系亲属(含夫妻)间书信以润芝为名,对外均用毛泽东或毛缄书写名讳,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毛泽东1928年-1934年的亲笔书法未见流传于世。新中国成立前后特别是从延安开始,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已向大草甚至狂草方向发展,且为全国人民所熟悉,而对1928年-1934年间毛泽东书法艺术不甚了解,这不是因为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没有写作,也不是出版部门没发表,而是因为在五次围剿与反围剿的战火之中,这些作品不幸失散。近年来这些书法不断回归,是件鼓舞人心的好事。

  五十岁以后的岁月,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渐往大草、狂草方向发展致登峰造极的地步。书法是毛泽东心灵人格和精神思想的艺术外现,在气象宏大、独步千古的毛泽东书法中,我们可以充分领略伟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胸襟魄力,“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精神境界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非凡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