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除夕立下请战书 如今归家已返岗

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近日陆续回归各自工作岗位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4月06日        版次:A03    栏目:    作者:余燕红、 李晓姗

  羊城晚报讯 记者余燕红,通讯员李晓姗报道:5日,广东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完成为期14天的集中休整后,重新回归各自工作岗位。“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他们主动请命,除夕出征,在武汉战疫长达59天,经历过武汉的艰苦岁月,最终助力武汉人民的生活逐步步入正轨。

  据了解,广东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133人,他们分别来自南方医院、中山三院、中山二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9家医院。

  一份“请战书”感动全国

  1月23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以下简称南方医院)一份按有红手印的“请战书”感动全国。24个红手印来自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2003年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医疗队的队员。

  郭亚兵是曾经带队前往小汤山的“抗非”队长。他坦言,当年参加抗击非典的人员,现在大多是科室业务骨干,平时管理着一个团队,想抽调当年的“原班人马”参与抗击新冠肺炎不现实。但作为一名老队员,他可以带队到一线指导新医生,帮助他们更好适应工作。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17年后,57岁的郭亚兵再次义无反顾冲前线,成为广东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长,带上“原小汤山非典医疗队请战书”中的李利和史丽莎,再次组建一支全新的年轻队伍,支援湖北。

  从根本上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防控武汉疫情是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南方医院医护人员作为第一批进入武汉汉口医院的支援人员,见证了武汉疫情的“至暗时刻”。

  郭亚兵介绍,由于患者多、缺人手打扫卫生,病区秩序较乱、环境较差,医院的医疗设施和医护力量不足,院感防控条件和流程也很欠缺,给接手工作的队员很大压力。

  支援湖北第一批医疗队护理组总负责人李利说:“医疗队接手的汉口医院呼吸六病区,拥有80张床位,是全院危重症患者较集中的病区。第一天进院值班,队员看到五六个病人抢救不过来,一下子都崩溃了。”

  医护人员迎难而上,除着手正常诊疗工作外,运用“五常法”(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扫、常清洁、常自律)落实物品定位,还充当起“清洁工、运输队、后勤人员”等多重角色,积极参与医疗垃圾分类、病区清洁、落实限制性探视制度、建立陪护人员管理档案等工作,从根本上将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老带新”冲锋最前线

  面对艰难局面,老将带着当年的“小汤山”精神再战疫,最危险的事他们第一时间冲在最前头。郭亚兵要求第一个值班,并参与各种管理工作。李利第一时间主持了来自9家医院122人的护理团队排班,协调汉口医院与各医院队伍、安全监控护理人员以及整改优化护理流程等工作。

  “他们有抗击非典的经历和经验,由他们带队,队员们感到很安心。”南方医院重症医学科肖冠华医生说,跟着前辈去战疫,年轻一辈收获良多,感受最深有两点:一是要有信心,二是要有专业知识。

  郭亚兵表示,面对疫情,医护人员说不怕是假的,害怕是情理之中的,但要学会与恐惧相处。“心理要放松,防护要到位。经历过这次抗疫的医护,他们也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懂得如何去处理及面对。”郭亚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