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作为珠三角农业大市,江门农村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

乡村振兴“江门故事”:既“出新”又“出彩”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4月08日        版次:A09    栏目:特别报道    作者:陈卓栋、彭纪宁、马勇、谢元春、钟国活、谭耀广

    

    

    

     贫困户在采摘茶叶 谭耀广 摄

    

    

     贫困户在种植扶贫基地工作(通讯员供图)

    

    

    

    

    

    

    

    

    

    

    

    

    

    

    

    

    

  文/图 陈卓栋 彭纪宁 马勇 谢元春 钟国活 谭耀广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决定性成就,但剩余任务仍很艰巨。作为珠三角农业大市,江门的农村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

  脱贫攻坚要取胜,乡村振兴是关键。江门坚持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党建促振兴,突出高质量稳定脱贫,大力实施乡村产业提质工程,攻坚克难、担当作为,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摸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并得以在全省推广。

  2019年,江门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54.23亿元,增长6.3%,增速全省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73元,比上年增长9.5%,比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0.7个百分点。

  A  构建『四梁八柱』 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乡村振兴从理论学习抓起、从顶层设计抓起、从农村党组织建设抓起。

  理论学习+顶层设计

  近年来,江门市委制定实施《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工作方案》,迅速组织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三农”工作干部开展学习,组织全市“三农”干部到浙江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学习超过500人次,市本级“三农”部门形成30多篇学习贯彻《论述摘编》的调研报告成果。

  江门市委还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工作主线,市委常委会12次专题研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工作,出台《江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等政策文件20项,市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带头包干负责,市分管领导牵头推进80项重点工作任务,并切实加强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纪委监察专责监督,初步形成四级书记共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理论和顶层设计落到实处的重要一环。据了解,江门夯实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印发《江门市农村基层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农村各类基层组织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选派24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担任第一书记,动态排查确定65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并实现100%整顿摘帽。

  实施“头雁”工程

  另一方面,江门持续实施“头雁”工程,在全省率先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调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41人,配备“两委”干部后备库2600多人,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5.2%。组织村(社区)“两委”干部培训班等各类班次410多期,覆盖干部2万人次,双水党校“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品牌受到了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及省委组织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两大重要政策时,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相关政策能否见成效。赵剑波是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派驻新会区罗坑镇挂职副书记、陈冲村第一书记。他告诉记者,罗坑镇现有建档立卡扶贫户数76户222人。通过近年来的帮扶,2019年底,他们都达到“八有”退出指标并有序退出,圆满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稳定脱贫目标。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春节过去了,贫困户的增收大计刻不容缓。为此,赵剑波最近做了多番努力。村里帮扶单位前几年投资建起大棚种植和光伏发电扶贫项目,2018年,这两个项目的经营收益中,可观比例的分红发放给了76户贫困户。今年第一季度,赵剑波还争取对2019年全年的经营收益进行分红,进一步增加贫困户的收入。此外,帮扶单位也统筹扶贫资金入股江门丽宫国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陈皮酿化项目。该项目正常运转后,预计今年又可以为贫困户带来不错的分红。为了鼓励贫困对象通过积极就业脱贫致富,去年,帮扶单位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对16名与企业签订1年或以上劳动合同的精准扶贫对象,给予每人一次性的补助金。其中,帮扶单位特别与附近的规上企业冠华针织厂沟通,在厂里设立扶贫基地,为陈冲村3名有劳动力、有意愿的贫困户提供就近就业岗位。机器声响起来,大家的收入就有保障了。随着条件的允许,赵剑波鼓励有劳动力的贫困对象重新走上工作岗位,通过自身双手的勤劳致富,杜绝“等、靠、要”的思想。

  B  高质量稳定脱贫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对于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而言,以乡村产业振兴精准推动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是让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受惠的关键。

  精准脱贫有实效

  据悉,江门全力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16-2019年共筹集专项资金10655万元,建成产业、资产收益扶贫项目199个,5097户1665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其次,深化相对贫困人口帮扶改革。全省唯一试点开展相对贫困人口帮扶改革试点,全省首创相对贫困人口识别指标体系和分类政策管理体系,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精准扶贫让我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江门开平市苍城镇六合村委会桥南村村民张彬伟告诉记者,接受精准扶贫后,他们一家的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经济压力减轻了,孩子们也将顺利毕业。

  据介绍,江门开平市苍城镇持续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开平苍城镇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其中,符合条件的2户贫困户纳入低保,作为镇低保兜底保障户。今年51岁的张彬伟患有肺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张彬伟一家有5口人,妻子平时靠做种树、除草等杂工赚取收入,家里还有两个在读书的子女,家庭经济非常困难。2016年,张彬伟一家被纳入苍城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江门市科技局派驻苍城镇城西村第一书记余浩杰告诉记者,精准扶贫除了对贫困户开展日常生活照顾,还针对子女上学问题每年给予补助。

  据了解,为推进产业帮扶,建立脱贫增收长效机制,2018年初,苍城镇与企业协商实施金融投资收益扶贫。“2018-2020年,我镇受41户贫困户委托,将项目扶贫资金57.6万元通过金融投资,每年收益的8.79万元按投资比例分红发放给41户贫困户。”苍城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劳劲超告诉记者,今年,该镇已向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发放分红。

  打出扶贫“组合拳”

  而江门台山市冲蒌镇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也打好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就业扶贫等“组合拳”,确保建档贫困户真正得到实惠。

  为助力脱贫攻坚,冲蒌镇投资近百万元启动光伏扶贫项目。第一期72.6千瓦匹和第二期45.6千瓦匹光伏扶贫项目分别于去年1月和9月投入营运,项目设计寿命25年。去年,冲蒌光伏扶贫项目发电所得收益30100元,全镇43户扶贫户每户收益分红700元。

  今年67岁的麦建权,是冲蒌镇竹湖村人。几年前因为妻子患病,加上三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导致家庭因病、因学致贫。在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去年麦建权家庭收入12900元。麦建权表示,现在女儿已经工作了,儿子今年也将大学毕业,是党的扶贫政策帮助他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为做好精准、长效和稳定的产业扶贫工作,冲蒌镇还在红岭工业园投资建设了扶贫商业街项目。该项目采用“产业扶贫+资产性收益分红”的模式,商铺出租的纯收益全部用于精准扶贫户分红。目前已建成25卡铺位,每个铺位25平方米,总面积625平方米。其中6卡免费分配给有意愿的精准扶贫户创业经营,其余商铺的出租收益全部用于精准扶贫户分红。

  截至去年底,致富街项目租金收益10万元,已向全镇37户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每户发放了2000元收益分红。冲蒌镇挂职党委委员唐军表示,该镇重点打造了致富街和光伏发电两个项目,每年可以为全镇43户扶贫户创收2300至3300元。

  C  携手广西崇左 扶贫协作实现脱贫摘帽

  记者还了解到,在致力于本地区高质量稳定脱贫的同时,江门还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深入推进扶贫产业合作、人才支持等携手奔小康行动,结对帮扶的广西崇左4个贫困县中,已有3个县实现脱贫“摘帽”目标,余下的天等县各项指标已达到国家“脱贫摘帽”标准。

  创新帮扶模式

  据介绍,近年来,江门立足崇左资源特色,不断创新帮扶模式,通过创建粤桂扶贫协作扶贫车间、采用“粤菜师傅”送课上门、实施携手奔小康三级联动、首创“企业党组织直连村屯”的劳务输出服务模式、“百企联百村”“爱心超市”等特色工作,为扶贫协作注入新的活力。

  记者了解到,江门市围绕“种、养、贸、游、工”五大扶贫融合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粤桂扶贫协作平台作用,科学谋划,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路子、新模式,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在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等建设就业扶贫车间359家,带动就业22443人,其中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3694人;通过粤桂扶贫协作援建扶贫车间44家,吸纳贫困人口就业1379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富一方”的扶贫工作格局。

  此外,江门市协作工作从基层党建入手,首创在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组建党组织和居委会,并赋予居委会劳务服务功能。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纳入当地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管理,实现了党组织、居委会全覆盖。其中,鹤山-龙州的劳务服务平台延伸到居委会,赋予居委会劳务服务功能,将就业机会送到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家门口。

  同时,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扶贫先锋作用,首创广西“企业党组织直连村屯”的劳务输出服务模式,把就业脱贫机会送到家门口,既解决贫困户脱贫增收问题,又实现贫困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脱贫摘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先锋作用。

  力推就业扶贫

  另一方面,江门市把就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最直接的脱贫途径,建立完善对接机制,强化就业服务保障,多措并举帮助贫困人口到广东劳务就业7476人次、区内就业5152人、其他地区就业769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同时,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扶贫协作对接机制,169名贫困残疾人通过异地转移、就地就近就业的方式实现增收。如:蓬江区工作组在天等县龙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创建粤桂扶贫协作残疾人就业扶贫车间,打造集就业、培训、康复为一体的残疾人就业基地,通过慈善会募集30多万元用于扶贫车间的日常运作,目前安置了48名贫困残疾人,使异地搬迁户和贫困残疾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此外,江门还采取“走出去”“接进来”方式,通过“粤菜师傅”培训点、研修工作站、创业示范点三类培训载体,结合崇左当地农旅业发展、饮食口味等需求情况,面向有志于从事餐饮行业的当地居民开展粤桂“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将台山大包、广东水晶鸡、新会陈皮骨等粤菜菜式与当地特色食材融合,进行课程创新,先后为崇左开展“粤菜师傅”免费培训215人次。

  D  振兴产业促脱贫 以产业提质带动脱贫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也是农民脱贫的有效形式。

  产业园联村带户

  据悉,江门市为破解乡村产业“大而不强”发展难题,推行乡村产业“链条联通”融合发展模式,以创建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园区集中,推动土地和资金等资源要素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产业链条联通,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该模式的基本内涵为“园区承载、主体引领、资源整合、链条联通”。全市建成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89个,建成一批国家、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从新会陈皮产品、文化、故事到全产业链,引入金融、大数据、公共服务等,实现新会陈皮行业年总产值达到85亿元、公共品牌总价值突破100亿元;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江门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总面积1.3万亩,首期引进恒大农牧,广东省供销社属等企业12家,总投资达36亿元,打造高质量园区平台。此外,江门还引导企业找准参与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差异定位,寻求共赢。

  据悉,通过产业园联村带户,江门逐渐建立“产业园+新型经营主体+基地+相对贫困人口”的生产经营模式,发挥产业园的示范引领、要素继承、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各市(区)依托特色农产品、农事景观、人文景观资源,发展农旅、文旅等多元业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依托“互联网+”“消费帮扶”和“双创”,扩大农产品市场营销渠道,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陈皮、茶园齐扶贫

  据了解,江门全市建成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89个,建成一批国家、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的新会陈品产业扶贫最具特色。

  产业园与江门丽宫国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打通全产业链条。去年12月,为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新会区11个镇(街)将市、区两级下达的产业扶贫资金统一投资入股江门丽宫国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陈皮收贮产业扶贫项目。各镇(街)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516.91万元,投资期限为3年,预计年收益达6.5%。各镇(街)可将每年投资收益按计划分配到户,3年后再统一收回本金,并按上级要求进行统筹使用。

  此外,丽宫还建立精准扶贫机制,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对种植新会柑的贫困户提供免费技术支持及优先收购其产品。在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下,新会柑、新会陈皮产业富农增收成效显著。目前,新会全区新会柑种植约10万亩,带动全区5万多人就业,实现园内柑农人均增收2万元。

  此外,江门鹤山市古劳镇的茶产业也颇具特色。据介绍,记者了解到,茶山位于江门鹤山市古劳西北部,既是革命老区,又是鹤山主要茶产地。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鹤山当地大力复兴茶产业,打造古劳茶山生态园,结合当地精准扶贫的需求,与古劳镇政府、生态园以及鹤山当地热心企业,共同打造出“百企扶百村”—“公司+茶园+扶贫户”精准扶贫项目。

  企业以3年为一期,按每亩茶树每年20000元、3年合共提供资金60000元给生态园;企业承包的每亩茶树均聘请一户帮扶对象进行施肥、剪枝、采摘等工作;每亩茶树有茶产出后,古劳生态园连续3年每年以等价20000元的茶叶抵顶给企业;剩余茶叶进入市场销售,销售收入中划分出5600元作为帮扶对象的工作报酬;此外帮扶对象每次到生态园务工,还可以收到50元补贴。

  茶山村委会书记李健文算了一笔账:帮扶对象每个月只需到生态园工作2、3天,一年下来大约有30天左右,报酬连补贴在内,一年可以增加收入7000多元。在鹤山市工商联(总商会)的大力发动下,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鹤山市雅瑶隔朗五金实业有限公司、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雅图高新、国机南联等21家企业及党支部出资126万元认领21亩茶树,支持21户古劳镇的精准扶贫对象投身种茶行业,帮助扶贫对象逐渐实现经济增收,改善生活。

  本版制图/刘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