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
投资理财,无论炒股还是买基金,个体投资者需要专业咨询。否则,只能“跟着感觉走”。若证券基金咨询机构不专业,变成扎堆牟利的“江湖”,“江湖”里就会充溢贪婪潜规则。这个业态里就会充积着“庄托”和“黑嘴”的狂欢,甚至会出现“传销式”展业等问题。投资者就会因此入套上当,投资难得利,创富变幻境,不仅影响行业生态,也给资本市场带来负面传导。因此,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亟需去疴,还其清明,让业态健康发展。
据20日广州日报消息,股市“黑嘴”“庄托”乃至“传销式展业”等将迎来严监管,4月17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后,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在《办法》透露的严监管信号中,开展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不仅重启机构准入制度,准入门槛大幅提高,同时还明确提出,严格禁止传播虚假、误导性或者存在重大遗漏的信息,以及违规与客户约定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损失等9类行为。
《办法》意味着证券基金投资咨询市场迎来最严监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使合规经营、适应监管、实力强的机构进入投资咨询行业,改变行业野蛮发展、恶性竞争的尴尬境况,实现良币驱逐劣币,改善行业市场生态。行业供给侧优化,证券基金投资咨询机构便会逐渐发展成为资本市场和投资者之间的良性中间体和传导体。
二是明晰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范围,严格核准标准。譬如,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包括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和发布研报业务。对于业务资产也有极高指标要求,对于相应的股东、控股股东和实际出资人也有严格的规定。总之,对从事证券基金投资咨询的机构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守规矩。
三是提高从业人员资质,培树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养成专业常态,给投资者提供理性真实咨询,即以监管促从业者有所作为有所不为。值得一提的是,从业机构和从业者是一体两面,从业机构资质高专业性强且合规经营,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性也基本能够得到保障。
四是强化了对普通投资者的特别保护。证券基金投资咨询机构,不管面对何种客户,均需充分揭示风险,向客户提供符合其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能力的证券基金投资咨询服务。尤其在普通投资者的特别保护方面,证券基金投资咨询机构不得提供股票、结构化产品、证券衍生品等高风险资产投资顾问服务。当然,在揭示风险后,客户主动要求接受相关服务的,也应满足一定的要求。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刚性才有威慑。
当然,《办法》的严监管举措,能否取得预期效果除了执行到位,还需从业者的自我约束和提升。此外,投资者也须增加风险投资意识,强化理性投资思维,不要迷信所谓内部消息,才不会被“黑嘴”欺骗、被“庄托”误导。
总之,随着资本市场全系统的严监管和合规性提升,“庄托”和“传销式”展业也很难在证券基金投资咨询市场翻江倒海。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