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在线学习,如何护眼?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副主任、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科带头人林浩添开讲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4月30日        版次:A09    栏目:珠江科学大讲堂    作者:李钢

    

     林浩添演讲中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钢

  29日,由广州市科技局、广东科学中心、羊城晚报社联合主办的珠江科学大讲堂第71期在线开讲。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副主任、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科带头人林浩添带来了关于“在线学习,如何护眼”的专题讲座。

  环境带来眼健康新挑战

  林浩添首先指出,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多媒体内容出现,各种图片和视频比原来的文字形式要丰富多彩,给人类的学习途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也给人类的眼健康提出了挑战。

  他认为,首先得接受线上学习这种新的学习形态的出现,技术迭代不断地改变着社会模式,改变着人类观察世界的方式。如今,作为前沿科技之一的脑机连接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突破,某种程度上,在线学习,也是一种脑机连接——让大脑上网。

  众所周知,大脑之所以能够产生视觉,去观察世界,是基于一套复杂的视觉系统。外界的光线进入眼球后,视网膜将光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通过视觉神经传导信号进入大脑,从而产生了视觉。

  正视的人,光线的焦点应该刚好落在视网膜上或者附近,而如果焦点落在视网膜前,就会形成近视,落在后面,就会形成远视。

  林浩添说,社会模式决定用眼习惯,人类从草原到洞穴,从农村到城市,从分散到密集,都意味着用眼习惯从距离上由远变近,时间变长,而且强度变高。如今,线上学习可能成为主流学习方式,也意味着视觉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长时间线上学习会带来哪些眼健康问题,应该如何应对?

  林浩添说,长时间线上学习和不良用眼习惯,会导致视疲劳、近视眼、干眼、散光灯等眼科疾病。首先要从改善视觉环境、用眼习惯和个人体质做起,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环境上,要选择光线充足的环境。白天在家里学习时应该充分利用自然光。晚上学习时,除了使用台灯照明外,还应该使用背景辅助光源。尽量使用较高照明度的白炽灯和LED照明灯作为照明设备。学习时避免背对照明光线,减少屏幕炫光引起的视疲劳。

  在线学习优选大屏幕

  很多人喜欢刷手机,对此,林浩添提出,要尽量使用屏幕较大的电子设备学习,屏幕的字体、图像不宜过小,屏幕亮度可以接近或者稍高于周围环境亮度,建议屏幕在距离眼睛45-60厘米处。而且屏幕顶点的高度要平行于或者略低于视线水平的5度至25度。

  对于小孩子来说,要保证他们的正确读写姿势。在阅读书本和写字时,应该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眼睛与书本的距离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约为一寸。在保证眼睛的合理休息上,林浩添建议,每次学习30至40分钟,要休息10分钟,而且要远眺一会;非学习目的连续使用电子产品,儿童每次不应该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一小时,青少年每天累计时间不应该超过2小时。同时,一定要尽可能进行户外活动。疫情特殊期间没有条件外出,也可以采取在阳台上运动放松,接触户外自然光,比如在阳台上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等。

  此外,保证充足睡眠、合理补充营养也很重要。充足的睡眠可有效放松睫状肌,缓解视疲劳。确保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长分别达到10、9、8小时以上。ω-3不饱和脂肪酸、类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C、E可改善干眼等眼科疾病,多吃三文鱼等富含ω-3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深绿色叶菜、水果等有助于补充上述成分。

  他还特别提醒家长们注意,如果孩子出现频繁眨眼、歪头看东西,皱眉头,斜眼,眼红、眼干、眼痒或者眼痛,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去找医生做检查。如果孩子出现突发性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剧烈眼痛,畏光流泪这些情况,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一定要尽快前往眼科医院就诊!

  近视,是眼睛在进化?

  近视是眼睛的进化适应么?林浩添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他说,目前,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预计到2050年,近视人群的比例可能达到全球人口的52%。

  “如果大多数人都是近视,那是否意味着近视是一种人类为了适应目前的环境而在生理上做出的改变?”

  近视分为两大类,环境引起的占比达95%,属于不超过600度的中低度的近视水平;5%左右则属于高度近视,大多由基因因素导致。

  林浩添说,他们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600度以上高度近视的人群,并发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症状的比例高很多。所以,高度近视的人群对眼健康需要格外重视。

  林浩添也介绍了一些延缓近视进展的方法。他说,首先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譬如用阿托品眼药,其次是光学手段,配眼镜也是光学手段的一种,此外还有一种角膜塑形镜(ok镜)。林浩添提醒,佩戴ok镜可能产生潜在并发症,所以一定要进行医学验光,在医生建议下佩戴。第三种方法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减少近距离工作,增加户外活动。

  林浩添介绍说,他们花10年时间,搜集了120多万人次的验光数据,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高度近视预测模型,3年内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10年内准确率达到80%以上。有了这个模型,就可以掌握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规律,预测未来某一具体时间点的近视度数。

  激光矫正近视手术靠谱么?在互动环节,有网友提问。林浩添回应说,经过20多年验证,激光技术已经很成熟,一些眼科医生也会做激光手术,所以医学界对此是很有信心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激光手术,一定要在正规医院严格进行术前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