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李依颖 张倩茵 5月5日立夏将至,意味着我们即将告别春天,逐渐步入夏天。春天的雨夹杂着冬天的寒气,以寒湿为主;但到了夏天,阳光猛烈,特别是受到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时,雨热同期;而暑热持续到秋初时,就会变成燥热,这样的湿与燥热,比寒湿更令人难受。 中医认为,体内有了多余的湿和热,它们就会像油和面裹在一起,胶结缠绵,最难祛除。广州番禺区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杨明森说,这种体质人群称之为湿热体质,该体质状态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质,人群分布构成比例为9.88%,是一种偏颇体质状态,其成因是先天禀赋或久居湿地,喜食肥甘或长期饮酒,湿热内蕴。若得不到及时的调理,长期存在,易患多种慢性疾病。 湿热体质特征 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常见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粘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等。 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湿热体质膏方调理 调体法则以清利湿热、分消湿浊为原则,可用龙胆泻肝汤、清中汤、八正散等。如用膏方调理,则可选择湿热调养膏。杨明森主任称,湿热体质的人群膏方调养以清利湿热、分消湿浊为主,热者清之,湿者利之,湿而有热,苦寒之剂燥之。此膏方非常适合湿热体质者。 湿热膏方组成:龙胆草、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白术、山药、蒲公英、佩兰、柴胡、金钱草、绵茵陈、广藿香、车前子、灯心草、生地黄、陈皮、砂仁、合欢花、茯苓、土茯苓、萆薢、甘草、阿胶、醋龟甲。杨明森主任指出,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火;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广藿香化湿解暑、止呕;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清利湿热、分清湿浊、达到调养湿热体质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