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用“火眼金睛” 发现群众困难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5月27日        版次:A06    栏目:聚光灯    作者:王丹阳

     张伟华

  

  羊城晚报记者 王丹阳

  “这个世界上平凡之路是什么?把这句话用在爸爸的身上最合适不过。他是千千万万的扶贫工作者中的一员。大家叫爸爸‘华记’。” 张伟华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在作文《扶贫的爸爸》中这样写道。

  70后的张伟华,驻村前是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口岸三级警长,曾担任特警;2016年5月他成为茂名市滨海新区电城镇架炮村驻村“第一书记”,在扶贫一线工作至今。

  架炮村总面积10.1平方公里,下辖26条自然村,全村共有1412户,农村人口7798人。该村党支部书记黄国胜介绍,由于贫困户户数多、人口多,村行政面积较大,5年前的架炮村是所在镇任务最重的一条村。

  为此,张伟华等珠海市公安局驻村扶贫干部,迎难而上,充分运用多年来积累的公安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看、听、比、拍、填、记”的工作流程。特别是在走访中,张伟华用拉家常的方式与村民细心沟通,得到了村民的充分认可和积极配合,顺利完成精准识别工作。村民们说,田间地头、养鸡场、种植基地都能看到 “华记”的身影。

  如今,架炮村村民生活已发生变化。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成为现实,家家户户盖起了大房子,水泥道路串起了村头村尾,网络信号实现了村域全覆盖。

  目前,架炮村全村125户442名贫困户已达到“八有”标准,实现稳定脱贫。2019年,架炮村全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700元、相对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00元,两者均较2016年翻了3倍多。

  山清水秀的架炮村有靠山面海的优势,同时拥有毗邻冼太夫人故里与千年渔港博贺港两张“王牌”。对于架炮村的未来,张伟华的想法是通过增设生态农庄、旅居、农产品采摘等项目,以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就业;通过建设观光浏览农业园,助力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