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梁怿韬、通讯员赵雪峰报道:5月27日上午,广州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冯明谦率局机关有关业务处室负责干部,到广州12345政府服务热线话务现场接听群众来电。在回答市民关心的“水浸街”问题时,冯明谦通报了5月21日晚至5月22日上午的暴雨(以下简称“5·22暴雨”)对广州造成的影响以及广州下一步应对措施。据悉,广州计划再投入一笔资金,持续开展防洪排涝建设工作。 “5·22暴雨”让广州积水点“爆表” 根据广州市水务局通报,“5·22暴雨”是一场降雨强度大、范围广、面雨量大、小时雨强的暴雨。5月21日至22日7时25分,广州除南沙区以外,其他行政区的累计雨量均超100毫米,其中黄埔和增城分别录得378.6和325.1毫米降雨。在强降雨影响下,流溪河太平场水文站录得10年一遇的洪峰水位,官湖水发生接近20年一遇的洪水,南岗河发生超10年一遇的洪水,派潭河发生10年一遇的洪水,流溪河支流凤尾坑、金坑和乌涌水发生了超5年一遇的洪水。四个中小河流站点(街口、派潭、湾吓、活动陂)水位超警戒。 为提醒市民和相关基层单位注意防汛防涝,广州市水务局曾在今年4月23日通报全市有128处积水风险点。根据该局5月27日对市民的回答,“5·22暴雨”导致广州出现443处积水,数量远超此前通报的128处风险点数量。全市占比数量最多、128处风险点数量占30处的增城区,“5·22暴雨”造成208处积水;128处风险点仅占6处的黄埔区,“5·22暴雨”造成180处积水;没有占128处风险点任何一处的从化区,“5·22暴雨”造成7处积水;唯一没有在“5·22暴雨”中被通报有积水的行政区为越秀区。 部分低洼地区汛期易产生积水 广州市水务局在解答市民咨询时表示,超标准降雨超出河涌管网应对能力、遭遇外江高潮位河涌水位顶托、地势低、排水能力不足等,是“5·22暴雨”造成广州积水点“爆表”的原因。如受雨情影响较重的黄埔区,永和街永岗小学录得全市最大累积雨量378.6毫米,远超百年一遇降雨量(24小时降雨量322毫米),珠江街黄埔大桥录得最大小时雨量167.8毫米,远超百年一遇降雨量(1小时降雨量114毫米),这些雨量造成的积水均超过当地排涝设施处理能力。又如造成地铁13号线停运的增城官湖地铁站周边积水,因官湖支涌水位过高(即将漫顶),导致区域降雨径流无法顺利排至下游,顶托上游径流无法排除,造成较为严重的内涝。分析“5·22暴雨”积水点,广州市水务局还指出,部分天然低洼地区或人工后期开凿的低洼设施,在汛期易产生积水,且退水时间长,如地铁、下凹式立交桥、路桥涵隧等。部分地区排水管渠标准偏低、排涝泵闸设施陈旧、河道排涝标准偏低等,也是造成积水的原因。 新老城区排水标准均将改造提升 广州市水务局在回答市民咨询时表示,广州已就“5·22暴雨”对城市运行造成的影响进行整改,已组织各区、排水公司及时做好“5·22暴雨”水毁排水防涝设施的抢修工作;对积水风险点周边排水管网、河道等设施开展专项清淤、疏浚。一些应急抢险排涝措施,已用在刚刚过去的“5·26暴雨”防控工作上。在治理内涝的长效机制上,广州将加快推进《广州市防洪排涝建设工作方案(2020-2025年)》出台实施,大力开展防洪排涝建设,落实完善骨干防洪潮体系、提升片区排涝能力、提升水务设施运行水平、强化行蓄空间管控四大任务,着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一系列措施,把新城区的排水标准提高到5年一遇;旧城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渐提高现有排水标准,达到2至3年一遇。
-
即时新闻
“5·22暴雨”致全城443处积水
广州将提高新老城区排水标准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5月28日
版次:A07G
栏目:
作者:梁怿韬、赵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