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须虫
更多关注“无车家庭”,一次性增发2万个新能源指标,治理“一人多车”“离婚占号”……北京市交通委等部门1日就《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和《关于一次性增发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方案(征求意见稿)》三个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让“无车家庭”有更多机会获得小客车摇号指标。(6月2日成都商报)
摇号是分配资源的一种方式,通常是解决短缺资源分配相对公平的办法,能让每个人拥有同等概率的机会,用在北京汽车号牌的分配上即是如此。但是,概率有不确定性,一次或许是公平的,但是持续多次就可能导致概率分布的差异,反映在北京的摇号上,就出现了一个家庭中签多个号牌、甚至一个人有多个号牌的现象,而相对应的还有相当部分家庭没有中签1次,成为“无车家庭”,形成事实上资源获取与使用的不公平的情况。
从合理的角度来看,在车牌无法做到每人一块的前提下,想办法让每个人都有使用汽车的机会是最优的选择,即理论上若干个人共同享有一个号牌。要做到这个最优,没有比以家庭为单位抽签更为适合,也更有利于提高号牌资源分享的效率。也正因如此,近些年一直不缺少以“以家庭为单位”取代“以个人为单位”摇号政策的声音。
当然,单一分配的方式也有缺陷,如仅“以家庭为单位”,又会无法照顾到那些对车辆有特殊依赖需求群体获得号牌的机会。同时,在个人申报摇号多年的情况下,还需要考虑到沿袭的惯性,做到兼顾兼容。
如此语境下,北京推出的调控新规等征求意见稿,提出的稳妥兼顾的方案,在坚持个人申报摇号的方式下,每年拿出一定的指标提供给“无车家庭”,这么做一方面是“以家庭为单位”分配方式得到运用,另一方面,则突出了号牌按家庭分布不均衡的补偿。这些规定丰富了号牌资源的调节手段,有利于提高分配的公平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