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北村被定为梅州首个“共享民宿+旅游”产业扶贫示范村 林曦 摄 |
羊城晚报记者 林曦 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坐落于粤闽赣交界处,全村共256户1069人,是大埔县唯一一个美丽家园精品村、广东省生态旅游产业扶贫示范点。2016年以来,在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的对口帮扶下,漳北村积极聚焦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集体收入从1.6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32万元,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1.6万元,建档立卡的27户58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借力电商销售蜜柚 6月9日晚上9时多,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驻漳北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蔡若夫和他的队员,以及来自阿里巴巴和碧桂园的工作人员还在开会。他们正在商讨6月24日在漳北村举行的2020年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扶贫济困日系列活动的具体事宜,他们马上将进行一场网络直播扶贫,为漳北村的蜜柚、香米带货。 漳北村总面积403.2公顷,耕地945亩,森林覆盖率达71.5%,主要种植蜜柚、烟叶、水稻等。漳北村的蜜柚远近闻名,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近日,大埔县漳北昌华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广东省蜜柚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立项获批。这是2020年全省唯一的省级蜜柚种植标准化示范区。 在柚子园,记者看到,柚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柚子。再过两三个月,漳北村的蜜柚将迎来大丰收。“去年9月举行的广东省个私系统大埔漳北村扶贫蜜柚推介会上,漳北已经开始利用网络直播销售本地农产品。”蔡若夫说。 漳北村党支部书记官绍华表示,驻村工作队想方设法帮助农民增收,省市场监管局出资200万元入股了大埔县西河镇漳北电站,并通过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等,使全村1069人平均增收2600多元。 修建村道改善村貌 在走访中,村民钟志敏告诉记者,村里的样貌近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都是土泥路,杂草丛生,现在有了沥青马路、富民大桥、休闲公园、活动广场。”他说。 去年,通过省扶贫基金会,工作队牵线碧桂园集团,引导投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专项资金约1500万元。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碧桂园的帮扶下,漳北村将行政村主村道从3.5米扩宽为5米,修建了村中心主干道400米,实现全村道路的双向通车,村内可通行55人座的大客车,新建了1.8公里的机耕路。 “路宽了,大货车就能进来,农产品的销路也更宽了。”返乡创业青年官维远说,通过快递物流,他们家的柚子除了销往珠三角,还远销至湖南、湖北、上海等地。 据介绍,漳北村驻村扶贫工作队这几年还筹集4500万元,畅通村里的水、电、网,建设3个农业公园等。 发展旅游形成示范 “帮助贫困户,光是给予是不够的,一定要促进就业,让劳动创造价值。”蔡若夫表示,除了助力农产品销售,村里引入品牌民宿打造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实现贫困户就近就业增加收入,为贫困村的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转型升级探索一条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漳北村被定为梅州首个“共享民宿+旅游”产业扶贫示范村。 去年,由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麦教猛牵头,在漳北村启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标准化建设工作。目前正在制订《乡村旅游民宿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此外,驻村工作队正在协调起草制订《广东农业公园旅游服务规范》。在已建成的休闲公园的基础上,大埔县委县政府投入1250万元,集约漳北村南部田园风光区土地200亩,打造以南药种植观光、长寿谷、养生堂、药膳房、观星台等为重点的百草园旅游度假区。 蔡若夫说,漳北的产业发展将以广东省蜜柚种植标准化示范区为龙头,通过智慧农业带动传统产业与新产业融合发展。以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发展集休闲观光、种植养殖、采摘加工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农业产业基地。 对话第一书记 发展订单农业 村民放心耕种 羊城晚报:疫情期间,漳北村是如何保证春耕复产的? 蔡若夫:疫情之下,工作队和漳北村干部一同指挥全村疫情防控,同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学、春耕备耕。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积极走访了解农民困难,从生产物资、就业机会、经济补助等方面帮扶。为了打开农产品销路,我们联系了很多电商、商超资源,开辟车辆、物流、人员等绿色通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让村民放心耕种。 羊城晚报:未来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增强农村自身“造血”能力? 蔡若夫:自身“造血”要依靠“两业”:产业和就业。希望通过发展标准化的农业,制定一些指南和规范,形成一套标准化体系,实现有效的管理。以“智慧农业+农旅结合”为方向,加强招商引资,统筹产品做到特色化。此外,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品牌意识。 数说成效 ●截至2019年,漳北村村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616.72元,比2018年增加了2000元。 ●累计向相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发放教育补助金8.6万元,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金4.2万元,危房改造20户。 ●全村贫困户适龄入学子女9人全部在读,入学率达100%,落实教育补助人数9人,补助发放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