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堵住“假志愿”“滥收费”的驾考漏洞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6月24日        版次:A10G    栏目:热点快评    作者:斯涵涵

  

  □斯涵涵

  

  “真没想到,交了学费后,教练又跟我收了3次费。”假期回老家桐乡市学车的大学生燕青(化名)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吐槽”,自己要考驾照,培训时被驾校收取了油费、空调费、模拟费等一系列费用。其中,最令人不解的是一笔100元、用来抵扣“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的费用。(6月23日《新京报》)

  考驾照前先做交通文明劝导志愿者,是我国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的一项创新型举措。旨在提高驾校学员交通文明意识,规范行车。然而在一些地方,这项举措在“落地”时却变了味:桐乡市一些教练故意把志愿者“站口子”的流程说得复杂费事,诱使学员交钱了事,从而催生了“假志愿”的“生意”。

  不仅如此,除了抵扣交通劝导志愿服务的费用,空调费、油费、吃饭钱、香烟钱……这些被冠以各种名头的收费对桐乡市的驾校学员来说已是司空见惯。一些不良教练以权谋私、索要钱物,将考驾照搞成一门彻头彻尾的生意,“滥收费”成为行业潜规则,不良行业风气令人生惧却又无可奈何。

  根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第五十六条,“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存在索取、收受学员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等不良行为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合格的,予以通报。”

  “假志愿”“滥收费”泛滥,折射监管盲区。据新闻中的报道,不少教练能够掌握空白的联系单和回执单,只需学员的名字和参加文明交通劝导服务的时间、地点即可,有些教练还能拿到已有民警签名和盖章的单子,使得教练手握特权,随意填写,任性收费。让学员站马路、做志愿者才能拿到驾照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但初衷良好的“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却在桐乡市异化为中饱私囊、弄虚作假的“营生”。这里面究竟是某些交警对志愿者管理的不到位,还是一些公务人员与教练私下勾结,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亟待当地有关部门溯源查因。

  其他地区监管部门也应进行排查,本地是否也存在类似的“假志愿”“滥收费”现象?必要时可结合本地实际,借助行风监督员、智能化软件、设立有奖举报办法等多种途径,对此歪风予以整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