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在一波推倒历史雕像的风潮中,建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也未能幸免

美国面临历史和文化的“灵魂拷问”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6月25日        版次:A05G    栏目:外媒观察    作者:钱克锦

    

  □羊城晚报国际评论员 钱克锦

  

  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全美游行抗议,带来一波“推倒历史雕像”的风潮,并再次引起美国的“雕像之战”。

  这次游行的主题是抗议种族歧视,而美国内战时期的南方邦联,正是维护奴隶制的势力,所以一开始推倒的,主要是那些内战时南方军政人物的雕像。但很快,其他一些有种族主义者和殖民主义者嫌疑的历史人物的雕像,也成为推倒目标。包括所谓的新大陆发现者哥伦布、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美国前总统格兰特等,连美国建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也不能幸免:他的一尊半身雕像,在以他命名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受到威胁,不得不暂时收起来保护——连华盛顿都这“待遇”了,接下来会怎么样?

  《华盛顿邮报》23日的一篇评论提及,这让人想起三年前特朗普所说的一段话。当时美国极右翼和自由派就因为拆除雕像问题,在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发生激烈冲突。美国绝大多数媒体谴责“白人至上主义”时,特朗普还因为说“两边都有坏人,两边都有好人”而饱受批评。

  不过他当时还说了这样一段话:“这一周是罗伯特·李(内战时南方将领)。我还注意到斯通沃尔·杰克逊(内战时南方将领)也将被推倒。我就想,下周会是乔治·华盛顿吗?再下一周是托马斯·杰斐逊吗?你们知道,你们必须要问问自己,这事到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啊?”

  这篇评论说,当时批评者认为特朗普这段话“荒唐”,但最近这几周的事态发展,却证明特朗普的话不无道理。特朗普虽然理论水平一般,但他对人的行为还是颇有了解。

  当然,特朗普本来就对“雕像之战”特别来劲。一方面,种族歧视问题是造成美国社会分裂的敏感问题,特朗普一贯善于借此类话题来制造矛盾,强化自己的选票基本盘;另一方面,这次推倒雕像运动造成的激烈冲突,正好让特朗普给民主党贴上“否定美国历史的激进左派”的标签。

  “政治家”网站23日的一篇文章说,特朗普现在把雕像之战看成一个机会,强调“激进左派”对美国文化的破坏,把自己打扮成美国文化的捍卫者。他的阵营相信,随着“雕像之战”深入,很多“沉默的美国人”会在11月份的选举中支持特朗普。但问题却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上周昆比亚克大学的一项民调显示,52%的美国民众,支持推倒各地内战时南方军政人物的雕像,反对者只有44%,所以特朗普可能错误地估计了美国的社会思潮。

  的确,在如何对待历史雕像问题上,美国民众心态复杂,有关争论也不是今年才出现,而是美国社会近年来间歇性爆发的问题。也是个关于美国历史和文化的“灵魂拷问”。

  近年来,在这个灵魂拷问的问题上,美国人大概分三派:一是“坚决破旧派”,认为这些人的雕像堂而皇之地立在公众场合,是对现代文明、多元文化的侮辱,必须推倒;二是保守派,认为这些雕像反映的是历史,甚至是美国的价值观,它们的存在正是美国言论自由和多元文化的体现;三是调和派,认为这些雕像中有很多的确不合时宜,需要推倒,但有些可以保留,还有一些可以推倒后从新的视角设计相关雕像。

  自由派的民主党大部分是支持推倒一些“不合时宜”的雕像,而共和党多是保守派,认为自己是美国文化的捍卫者。

  不过问题也不是那么黑白分明。正如美国一些媒体所说,尽管声势浩大,但被示威者推倒的雕像,在所有雕像中只占一小部分。美国大多数人可能还是“调和派”。

  怎么调和?英国《独立报》网站23日的一篇文章举了个例子。文章称,美国内战时期,来自波士顿的罗伯特·肖率领全是黑人士兵的麻省第54步兵团,参加对南方的作战,最后战死在美国内战战场。后来波士顿市要为他竖立雕像,一开始设计的是罗伯特·肖骑战马的形象,但肖的家人反对,改成肖骑着战马和一群黑人士兵共同行进的雕像。这样一来,这个雕像既刻画了肖的形象,也承认了黑人士兵的功劳,并体现多种族团结的力量——这也符合今天美国的政治正确。

  “雕像之战”最后能不能都有这样“皆大欢喜”的结局?很难说,毕竟从历史和现实看,极端更有煽动性,往往一呼百应,而妥协与和解则历尽艰辛才可能获得。特朗普大概还可以利用极端的主张,赢得一些选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