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许悦 阿里新零售的概念讲了4年,最近又用新零售的思路啃下了一块硬骨头:农业。6月30日,阿里巴巴宣布,位于广西、云南的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已全面运转,今年之内还将在四川、陕西、山东建设三个这样的“产地仓”,形成全国农产品五大集运枢纽,并在多个省会城市打造20余个销地仓。“产地仓+销地仓”模式,一张数字化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将初步成形,一年可以支撑100万吨生鲜农产品新鲜送往全国餐桌。 成立数字农业事业部 在此之前,6月28日,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官宣”了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数字化在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壮大农民合作社队伍、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这也是去年10月成立数字农业事业部后,阿里在数字农业上的工作阶段汇报。 在6月30日与媒体的线上交流会上,据盒马事业群总裁、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事业部总裁侯毅介绍,数字农业事业部是阿里巴巴集团下属的一个独立的事业部。成立的目标,一是希望农民能种出好的农产品,能卖出好价格,让农民增收;二是让城市消费者能吃到安全、健康、优质的农产品。 这背后的市场是:2019年,我国农产品总产量19.80亿吨,其中生鲜农产品产量超过11亿吨。 水果做CT测出酸甜度 但生鲜农产品影响农民收入的弹性最大,由于存在保鲜和腐烂问题,无法及时销售的生鲜农产品损失可达20%-30%,而这一损失主要由农户承担。阿里数字农业下的产地仓,想要解决的就是农产品的损耗问题。 据介绍,广西、云南已全面运转的产地仓建在南宁、昆明机场附近,空运、陆运便利,也是广西、云南规模最大的农产品集运加工场所。 数字化是两个产地仓的最大特色。在这里,水果被送上四通道的分选设备,如同做CT,光电分选机可以测出每一颗水果的酸甜度、果面光洁度,是否有霉斑、橘皮和划痕。至于水果果径,更可以精确到毫米,重量精确到0.5克。在昆明产地仓的双通道分拣线,熟练工一天最多能分拣出450公斤水果,而分拣线一小时就能将7吨水果“分门别类”,效率是前者的124倍。 产地仓就像是一个巨型水果保鲜箱,在南宁仓,4万立方米的冷库保持0-4℃,据估算,可以把生鲜农产品的损耗率从20%-30%降低到10%,把这部分利润“还”给农民。 不仅如此,通过数字化中控室,可随时了解两省农产品数据和入库情况。 目前,广西仓一期日发货能力近300吨,云南仓一期日发货能力约150吨,主要涉及生鲜类农产品,包括沃柑、火龙果、百香果、石榴、芒果、凤梨、木瓜、紫薯等数十种。在云南开辟的“水果班车”和“鲜花班车”,每天都能保证有水果从云南运出,全程冷链,运往北京、上海等城市。 侯毅表示,除了今年在全国建设五大农产品产地仓之外,阿里巴巴数字农业还计划在全国建设20余个销地仓,目前,一半以上销地仓都已运转。这产地仓、销地仓,就如同一个个大小中转站,将农产品高效运向全国。
-
即时新闻
阿里建“产地仓”推数字农业
每年百万吨农产品上餐桌全靠数字化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7月02日
版次:A20
栏目:
作者:许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