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惠民政策接连出台 民生礼包加码幸福感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7月09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莫谨榕、张文、温建敏、李志文、姜雪媛、孔乐怡

     今年端午前夕,“广东粤菜学院”举行活动,由粤菜师傅现场手把手教市民如何包粽子 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摄

     市民在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就诊 温建敏 摄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儒林村卫生站 温建敏 摄

  羊城晚报记者 莫谨榕 张文 温建敏 李志文 姜雪媛 实习生 孔乐怡 

  感冒发烧、糖尿病、高血压在村卫生站看病只花一块钱,打针再加一块钱,这是广州市花都区的“一块钱看病”政策。

  加入了广东的“粤菜师傅”工程,数万名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乡劳动者学习厨艺、钻研食品知识,有了一技之长、一本证书傍身,打开了成长成才、奔康致富的道路……

  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就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当人民群众的荷包更鼓、生活更好,才能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广东接连出台一系列民生改革、惠民利民的新举措,促进收入增长、改善就业、加大医疗卫生和教育投入,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履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

  

  一元钱看病,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6月的一个炎热下午,80多岁的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儒林村村民罗叔来到村卫生站,进行例行身体检查和取药治疗。罗叔患有高血压已经20多年,每月需要四次到医院检查取药。在村卫生站落地之前,罗叔每次需要乘坐公交车数十分钟到镇上的医院取药。“有了村卫生站后,我每次来取药都很方便,医生跟我们都很熟悉,就像好朋友一样。”罗叔说。

  卫生站不仅给罗叔带来了便利,更让罗叔看病花销大大减少。“在这里看病,只收一元挂号费,药品及诊疗费全免。如果要注射,则再加一元。”罗叔说的是广州市花都区推出的“一元钱看病”模式。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健康问题,2008年5月1日,花都区开展“农村卫生站免费为农民治病”(后简称“一元钱看病”)试点工作。2010年9月1日在全区全面铺开。2016年“一元钱看病”实现了与城乡居民医保的衔接,村民在村卫生站就诊先行医保门诊报销,自付部分由区财政予以二次补助,可持续性大大增强。

  广州花都的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广东大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提升基层健康服务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缩影。只有让更多增进民生福祉的惠民措施落地,着力解决人民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力推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让民生阳光照进千家万户。

  近年来,广东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今年,广东省印发2020年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板项目计划,将加大在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总投资达214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14亿元,计划共涉及项目512个,涵盖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农产品流通、城乡环境治理、农业农村领域、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其他应急配套七个领域,把民生实事切实办好。

  

  免费技能培训,“粤菜师傅”促就业助脱贫

  

  “有了这本证书,我的工资从4000多元一下涨到了6000多元,现在我们一家五口除了吃穿用度,每个月还能存下几千元。有一技之长和稳定收入,我对现在的日子很满足。”广东韶关惠明客家王酒家的粤菜师傅朱能卿拿着一本中式烹调师职业中级资格证书,兴奋地对羊城晚报记者说道。

  在2018年以前,朱能卿一家还是村里的贫困户,母亲年迈多病,妻子和大女儿也疾病缠身。2018年,朱能卿在人社部门介绍下,参加了新丰组织的首批粤菜师傅培训班并成为惠明客家王酒家老板朱强明的学徒。

  像朱能卿这样通过学习粤菜烹饪这一技之长而实现奔康致富的劳动者在韶关并不是少数。2019年以来,韶关市以“粤菜师傅”工程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仅2019年一年,韶关就组织开展“粤菜师傅”技能培训2305人次,新增就业创业3024人,获得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职业资格证书939人;两所技工(职业)院校新增学历制烹饪专业学生220名,创历史新高。

  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广东昔日的城乡二元结构正在破局。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提高就业技能,转变就业方式,城乡居民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2019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18元,同比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18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58:1下降为2.5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万亿投入改善民生,居民生活更美好

  

  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家政服务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一件一件办好。这些年,广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出台政策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广东不断做“加法”,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提高民生保障标准。2013-2019年,广东各级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超6万亿元,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整体跃居全国前列,民生类支出占比维持在七成左右。2020年,广东安排民生类支出1.26万亿元,约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保就业就是稳民生。2018年11月,广东在全国率先配套出台《广东省进一步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即“促进就业九条”政策。今年2月,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冲击,广东又推出《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被称作“2.0版促进就业九条”,安排资金194亿元,全力稳定岗位促进各类群体就业。此外,广东还创新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机会。

  教育和医疗一直是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广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广东重视教育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使广东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广东教育投入就突破4000亿元,连续25年居全国首位。而广东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聚焦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到农村医疗网络建设均取得突破,点亮了深圳GPO、罗湖医院集团、广州花都、清远英德基层综改等众多“新名片”,在推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分级诊疗制度,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等环节,都贡献出广东经验、广东做法。

  借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广东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2018年5月,广东在全国率先推出集成民生服务的微信小程序“粤省事”,截至2020年5月17日,共上线1190项便民服务,零跑动983项,业务量突破10亿,其中办理类约3.8亿,查询类6.2亿。

  

  名词解释  

  “粤菜师傅”工程:

  

  为促进城乡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致富,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水平,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制订广东省“粤菜师傅”工程实施方案,致力于大规模开展粤菜师傅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提升粤菜烹饪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数说小康  

  

  ●2019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14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分城乡看,2019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18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年提高0.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18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年提高0.8%。

  

  ●201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58:1下降为2.5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评论  

  切实改善民生 共享小康成果   

  

  羊城晚报评论员 温建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视察广东时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家政服务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一件一件办好。

  近年来,广东省每年都公布“十件民生实事”,把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的热点难点民生问题列入工作安排,并回头“盘点”实施的情况,显示广东省委省政府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和力度。如深入实施的“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培训工程,计划在2020年开展“广东技工”培训100万人次以上,培训“粤菜师傅”1万人次以上,开展“南粤家政”培训16万人次以上,助力就业和脱贫攻坚。广东接连出台一系列民生改革、惠民利民的新举措,促进收入增长、改善就业、加大医疗卫生和教育投入。像广州市花都区“一元钱看病”就是给当地群众的惠民“红包”,并连续坚持十几年,显示该惠民政策的务实性和生命力。

  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是群众看得到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好处。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关注民生,保障改善民生,才能将全面小康的建设成果进一步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群众心声  

  

  在我的理解中,花山镇居民要能拥有小康生活,首先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认为,解决了看病的问题,就是一个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体现。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防保科主任杨玲

  

  我通过做粤菜师傅实现了脱贫。以前做学徒的时候,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元收入,现在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一个月收入七八千元。我对目前工作和生活都很满意。

  ——广东韶关新丰县烧鹅皇山庄厨师梁双华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孙  璇 林如敏

  统  筹/温建敏 莫谨榕   设计统筹/刘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