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遏制高校“表格就业”须标本兼治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7月13日        版次:A07    栏目:首席评论    作者:冯海宁

  □冯海宁

  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遭遇特殊就业季。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高校、部分专业为追求就业率“好看”,变相要求毕业生提供就业证明等表格材料,以完成就业率的统计。令人烦恼的是,毕业生本就因求职而背负较大压力,却还得分心配合“表演”。(7月12日半月谈)

  显然,任何统计数据都应该实事求是,不应该有丝毫“注水”。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例,一旦数据不实,不仅影响就业形势判断,误导保就业政策决策,还会对高校专业设置、专业规模、资源分配等造成误导。为此,教育部三令五申严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6月下旬,教育部再次下发通知,严格核查各地上报的就业数据。

  从实际情况看,今年部分高校公布的就业数据或接近真实。比如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截至5月25日,该院本科就业率为35.17%(其中签约率仅14.48%)、研究生就业率为48.53%。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毕业生近400人中,截至6月3日协议就业率23.57%。据媒体的报道,往年不少高校的就业率动辄99%。

  即便数据已不好看,但从半月谈记者调查来看,部分高校仍然存在“表格就业”的情况——只是纸上就业,并未真正就业。为了让就业数据好看,有的高校拿报到证和档案作威胁,强迫毕业生证明自己就业;有的打感情牌,搞道德绑架,让毕业生帮母校“撑面子”;有的则软磨硬泡“骚扰”毕业生,迫使其松口……而被迫实施就业造假的基本是高校辅导员。

  由此可见,教育部要求严格核查各地上报的就业数据很有必要。此举对高校无疑具有震慑作用,因为一旦发现数据造假,视情况予以通报并从严惩处。作为高校,显然不想因为就业数据造假而“丢面子”、被严惩。但是,也有部分高校会心存侥幸,认为数据造假比较隐蔽,就业证明材料已被“做实”,因此不担心上面来核查。

  笔者以为,无论今年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落实“四不准”,还是严格核查高校就业数据,仍然是治标之举。但在治标的同时还更应治本。比如不少人建议,应着力转变高校就业评价机制,改变当前重就业数据、轻就业质量的评价方法。这种呼声已经出现很多次,期待用改革回应这种声音。

  再如,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长期以来,就业数据由高校自己统计然后上报,这种单一统计机制给了高校自我美化的机会。虽然教育部门会进行核查,但每年几百万高校毕业生,再加上造假手段较隐蔽,核查难度较大、效果有限。只有多元机制同时统计高校就业数据,通过数据对比,就能发现高校就业数据有没有造假。

  在统计方面可借鉴他国的经验。例如,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和评估通常是由政府专职部门、职业界(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自身三者承担。这种“三元化”统计,由于可以对比数据,就能防止造假。我国不妨对高校就业数据实行多方统计,教育部门或统计部门、委托社会组织及高校同时参与统计。

  可能有人认为,多方统计有重复统计、浪费资源的嫌疑。其实,只要有利于就业数据真实准确,多方统计并非多余。对于核查或数据对比发现的高校就业统计造假行为,也应该依据《统计法》严肃追责。因为高校就业数据真实与否,既关乎保就业的国策是否科学,也关乎毕业生的就业权益,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是北京知名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