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从陆游买鱼看宋朝鱼价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7月18日        版次:A07    栏目:    作者:李开周

    

  

  □李开周

  

  蔡京父子30文铜钱买了20条鱼

  

  宋徽宗大观末年(1110年),蔡京在宰相的岗位上被罢免,带着14岁的儿子蔡絛去杭州居住。他们走的是水路,坐的是大船,在大船旁边,时不时划过一些小船,船头上站着渔民,向他们兜售刚刚捕捞上来的鱼虾。

  蔡京招了招手,让一艘渔船靠近,随口问道:“你的鱼怎么卖?多少钱一斤?”渔民见有主顾,满脸堆下笑来:“回您老,不论斤,10条只卖15文。”说着从桶里摸出一条半尺来长、活蹦乱跳的鱼来,双手举着让蔡京看。蔡京见鱼不错,确实新鲜,让蔡絛数出30文铜钱,买了20条鱼。那么,当时一文铜钱的购买力究竟有多少呢?宋徽宗在位时,和平年月,一文铜钱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人民币0.8元(这个购买力换算主要是根据大米价格)。

  买完鱼,蔡京吩咐继续开船,没走多久,忽听后面有人高喊:“前面的客官,请等一等!”扭头一瞧,刚才卖鱼的那艘小船正分水破浪紧追猛赶。蔡京不解何故,对儿子说:“这个人肯定是捕到大鱼了,又赶过来向咱们这老主顾推销的吧?”说话间,那渔民已经把船拢了过来,将一枚铜钱轻轻扔在蔡京的甲板上,很有礼貌地说:“刚才卖给您20条鱼,应该收您30文钱,可是您家公子没有数清楚,多给了1文,我得把多出来的钱还给您。”  

  蔡京听了,大受感动,无论如何都不收那文钱,还要再赏给渔民一些贵重东西,但都被那个渔民拒绝了。只见他掉转小船,摇橹远去,消失在茫茫湖水之中。

  多年以后,蔡絛在其专著《铁围山丛谈》中提到这件小事,仍然情不自禁地大发感慨:“吾每以思之,今人被朱紫,多道先王法,言号士君子,又从驺哄坐堂上曰贵人,及一触利害,校秋毫,则其所守未必能尽附新开湖渔人也。”现在的大官啊,言必称古圣先贤,好像挺讲仁义道德,可是一旦涉及权位与名利,他们就锱铢必较、睚眦必报,道德操守离那个渔民差远了。

  蔡絛所说的大官,想必不包括他爹蔡京——众所周知,蔡京祸国殃民,坏事做尽,在北宋官场上,如果把蔡京的道德操守排到倒数第二,应该找不到还有谁能排倒数第一。不过,今天我们姑且不谈蔡京的道德水准,也不谈那个渔民的道德水准,只谈他们买卖的那些鱼。如前所述,从湖里刚刚捕捞上来的鲜鱼,半尺来长,活蹦乱跳,20条才卖30文,每条才卖1.5文,真是便宜得很。

  有宋一朝,鱼的价格通常比其他肉类便宜。陆游《买鱼》诗云:“卧沙细肋何由得?出水纤鳞却易求。”“两京春荠论斤卖,江上鲈鱼不值钱。”羊肉太贵,买不起,早春的荠菜也论斤出售,颇为稀缺,唯独鲜鱼极大丰富,要多少有多少,花一点点钱,就能买好多。

  

  陆游曾记“鱼贱如土”

  

  1170年,也就是蔡京父子船上买鱼60年后,陆游去四川奉节当副市长,经过苏东坡的流放地湖北黄冈。当地的鱼物美价廉,又大又便宜。陆游在《入蜀记》中写道:“鱼贱如土,一百钱可饱二十口,又皆巨鱼,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黄冈的鱼简直就像黄土一样丰富和廉价,花100文钱买鱼,能让20个人吃饱,并且都是个头超大的大鱼,陆游想买些小鱼喂猫,竟然买不到。

  南宋志怪小说集《夷坚志·支志》第九卷,讲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宁波某书生去杭州赶考,船过曹娥江,有渔翁抱鱼叫卖,一条七八斤重的大鲤鱼,喊价500文。

  陆游在黄冈买鱼,100文的鱼能让20个人吃饱;这位渔翁卖的鲤鱼七八斤重,10个人都远远不够,凭啥卖500文呢?据我分析,有三种可能。

  第一,《夷坚志》写的是志怪故事,免不了会夸张;第二,青鱼鲶鱼黑鱼容易长大,七八斤重很常见,鲤鱼长到七八斤就相对少见(不排除个别钓友偶尔钓到十斤以上野生大鲤鱼这种特例),宋朝1斤又是16两,比现在市斤略大,当时七八斤相当于现在9斤到10斤,这么大的鲤鱼,卖的不是食材,是稀罕,要价贵点儿,正常;第三,南宋物价经常用纸币计算,南宋前期为了筹措军饷和填补赤字,疯狂印钱,物价涨得快,当时500文钱的实际购买力不高,听起来是500文,只能当成几十文或者十几文。

  可是回过头来,再看看北宋开封的鱼价,你会吓一跳——北宋中后期,京城开封的鱼价竟然很贵,每斤竟然将近100文!《东京梦华录》第四卷有云:“诸远处客鱼来,谓之车鱼,每斤不上一百文。”外地的鱼进入开封市场,叫做“车鱼”,每斤不到100文。为什么叫“车鱼”呢?因为那时候是冬天,汴河封冻,外地的鱼走水路进不来,只能装车运输。每斤将近100文,是贵还是贱呢?跟陆游赴任四川途中买的鱼相比,很贵;跟蔡京迁居杭州途中买的鱼相比,也很贵;但是从《东京梦华录》作者孟元老的口气来看,“每斤不上一百文”,每斤还不到100文,意思是很便宜。

  

  宋徽宗时猪肉羊肉价格远比鱼贵

  

  每斤不到100文,那至少也得几十文。人家蔡京花30文买过20条鱼,陆游花100文买的鱼够20口人吃,开封的鱼都卖几十文了,怎么还配称便宜呢?据我分析,也有三种可能。

  第一,开封不是鱼米之乡,吃鱼主要靠外地供应,把运输成本加进去,鱼价自然贵;第二,开封人口稠密,北宋后期居住着百万人口,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都市,人一多,需求就多,需求一多,价格就能涨上去;第三,孟元老小时候在开封住过,《东京梦华录》却是他南渡之后许多年才动笔写的,人的幼年记忆不一定可靠,说不定他把鱼的价钱记错了。

  退一步讲,就算孟元老的记忆完全可靠,鱼的价格也比猪肉羊肉便宜得多。《宋会要辑稿·礼志》载有宋徽宗在位时的猪羊肉价格,猪肉每斤200文到300文之间,羊肉每斤600文左右。《夷坚志·丁志》第十七卷载有宋高宗在位时江南地区的羊肉价格,每斤涨到900文。当时的成年男人,饭量大一点儿,一个人一斤羊肉是绝对吃得完的,打个饱嗝,900文没了,等于900文喂饱一个人。再想想陆游买鱼时是怎么说的?“鱼贱如土,一百钱可饱二十口。”100文喂饱20个人,900文能喂饱180个人。从这个角度讲,吃鱼的成本比吃羊低了百余倍。

  鱼比羊贱,这个结论不一定处处适用,因为鱼的种类极其繁杂,羊的种类却要单一得多,一种名贵的鱼比一种普通的羊还要贵,这种可能性绝对存在。北宋王得臣《廛史》记载:“闽中鲜食最珍者,所谓子鱼者也,长七八寸,阔二三寸,剖之,子满腹,冬月正其佳时。” 福建出产一种子鱼(应该是现在的鲻鱼),到了冬天能长到七八寸长、两三寸宽,肚子里满是鱼卵,是当地最珍贵的食材。这种鱼卖多少钱一斤,不得而知,反正我们知道宋高宗的亲妈韦太后有一回召秦桧的老婆王氏进宫,曾经感叹“近日子鱼大者绝少”,意思是说连皇宫里都很少吃得到个头稍大的子鱼。如果买的话,子鱼一定很贵很贵。

  咱们现代人应该知道,将鲻鱼卵取出漂净,加工成型,就是闻名天下的乌鱼子。现在乌鱼子假货太多,真空包装,颜色橙黄,好像用哈密瓜做成的瓜干,一包只卖几十元。假如是真的,那可贵了去了,巴掌大一小块,没一千块钱根本买不到,顶级货甚至要价上万元。你听说过上万元一斤的羊肉吗?肯定没有。